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塔里木大学数字西域文化博物馆的制作为基础,探讨了基于3DSMAX、Premiere Pro等软件实现三维虚拟博物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揭示了实现数字博物馆过程中的三维建模、材质与贴图、灯光以及后期合成的方法与技巧。使"数字西域文化"作为古迹的精美电子标本得以永久保存,使西域文化在不同空间、地域得以广泛传播,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研究者来说,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孙素芬  郑怀国  邱琳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99-14501
农业科普是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出发点、规划、内容、系统实现和发挥的作用,并期望与同行广泛探讨农业数字博物馆这一崭新的科技知识传播方式及其在未来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凌云  郑怀国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45-16547
阐述农业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并结合农业特点,探讨农业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及建设农业数字博物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农业历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定位应是以专门人才培育为中心,服务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关教学、科研活动,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国内高校创建最早且运转良好的农史专题博物馆,它适应了农业大学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校农史学科的发展和以农业科技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大学农业史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不去过度追求其衍生性的社会服务及公务接待功能,可以消除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5.
《古今农业》2021,(2):115-120,104
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上,农业博物馆的建设是开发农业文化精髓、发展农业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农业博物馆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农作物本身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不同作物研究、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单位将农业作物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不同种类的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用以增加农业文化底蕴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操作系统、录入系统和检索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传统村落调研资料库设计,并针对传统村落调研资料库在完善中国传统村落网、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明确传统村落调研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翠萍  郑怀国  李凌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321-12323
可用性评估是以用户为导向的,用户从数字博物馆中所获得的体验就是数字博物馆门户可用性评估的对象。用户从中得到的体验来源于两个方面:数字环境及门户提供的服务与功能,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数字博物馆可用性评估的具体对象。数字博物馆门户可用性评估指标可从有效性、效率、满意度这3个方面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辉  邹承俊  阎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196-3199
作为数字化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农具进行三维展示是虚拟农业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内容。针对当前数字博物馆虚拟展示缺乏动态模拟、低集合层次交互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为原型,采用3d Max和Unity3D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现了传统农具展品三维模型、结构展示、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交互式动态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人机交互式控制展品的方法,能有效增强用户的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也为重要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泽学 《古今农业》2010,(3):99-106
2010年6月15日,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农展宾馆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北京代表处代表维多利亚·赛奇托莱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代表阿比曼纽·辛格、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区域执行主任卡拉伦·巴古勒、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沈镇昭、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唐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张力军等领导、国际机构官员,来自国内相关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  相似文献   

10.
农业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农业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国内高校建立的第一所系统展示中华农业文明和历史渊源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博物馆的传播现状,利用新媒体技术从应用层面建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互动智慧传播模式,以期对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农业文化遗产传播与国际交流层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