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莹  虞文超  栗静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8-298,300
阐述了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意义,并对有机农业的含义、特征和发展理念等进行分析,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低碳农业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天津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并提出天津低碳农业主要向碳汇农业、生态有机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循环农业等方向发展,以确保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们追求安全、健康的食品,我国的有机农业也应运而生。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很不均衡,地区差异性大。在发展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存在科研滞后、有机农业定位不准、生产销售环节不畅、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小、认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国未来在发展有机农业中要树立品牌战略、适度发展有机农业、加强认证、加强对农民培训力度、引进直接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发展有机农业存在着政府支持不够、缺乏有机农业技术和知识、没有形成产业化及有机产品认证难以及销售难等问题。转变观念,加大政府支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生产体系和认证制度及建立、培育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等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有机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改造大自然的一种生产活动,但由于部分人类的贪欲,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改造活动对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拒绝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方法培肥土壤、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本文综述了有机农业的定义、生产准则以及有机农业在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多角度反映出有机农业对环境友好的内在禀赋,认为政府、企业、农民应当合力推进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省有机农业产业分布、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的发展现状,针对经济发展滞后、缺少龙头企业、科技教育水平落后、有机认证费用高等影响云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因素,建议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引进农业知名企业,借鉴CSA模式发展不需要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的举措,加快云南省有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日本环境友好型农业认证制度中生态农户认证,特别栽培农产品认证以及有机农产品认证的认证体系与经验,总结在健全立法、认证机构社会化、强化政府扶持以及丰富认证体系等方面对推进我国农业认证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台湾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台湾的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减少农业生产对其环境的影响,中国台湾拟定了许多补贴措施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和农田保护,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并全面开展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有机农业高科技产品研发与应用,形成了多样的农产品运销途径与方式。有机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实践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兼顾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通过生态补偿措施来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政策措施实用且有效,推动了可持续农业的快速发展。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效果,并基于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生态农业和生态标记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实践,指出了制约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发挥更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补偿金额、补偿期限和补偿方式。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清单等政策建议,对于加快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补偿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属于推动农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都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是当前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农业现状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推动中国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The traditional command and control approach and the more recent free market have proven inadequate for promot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Organic certification represents a regulated market mechanism with the potential to stimulate ecologically based agricultural research, extension, and investment. Recent linkages between the global organic food industry and lo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test this potential. The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two largest organic certification systems for their potential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as a key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rganic certification is providing a format for research, exten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P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do much more. However, possibl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cological and market rationality, inherent in organic certification and marketing systems, may be exacerbated by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China.Paul Thiers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Vancouver where he teaches comparative politics, politic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Program in Public Affair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political dynamics of globalization in rural China,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global food trade and food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有机农业认证面积居全球第四位,整体水平较低。存在问题:有机产品单元规模小、产业化水平和附加值较低;单纯强调产品安全卫生质量, 而忽视生态协调、环境友好的理念和实践;现代生物防治技术、生物肥料技术、除草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不能满足有机农业规模发展的要求,生产成本高;山区有机农业基地的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壤和大气污染对有机农业带来新的的安全风险;国内有机认证尚未与国际接轨,缺乏国际竞争力。对策:将有机农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普及教育和宣传;国家对有机农业项目以重点扶持;开展国家层面的特色有机农业规模基地规划;完善有机食品专业人员的资格认定、职业规范,建立有机农业诚信体系;各大院所、有机农业相关机构和生产企业应加强合作,促进有机农业产学研结合,延长有机农业产业链;重视山区有机农业的水土保持问题,加强对区域有机农业基地土壤和大气污染的防控和预警;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切实可行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国际间有机证书的互认,提高中国有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机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7年我国有机农业面积已达358.6万hm2,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有机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目前国内消费已超过7.5亿美元。有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合本地的有机生产技术,在有机认证上不规范。另外,农民素质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到位等也制约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有机产品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起源及中国有机农业的现状,就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有机农业应该与有机认证分别对待,有机农业关注的是农业和生态,有机认证关注的落脚点是产品,对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就人们所关注的有机产品的安全营养做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发展的理念和宗旨完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0多年来,绿色食品在中国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与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并称为"三品一标",成为中国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示范性品牌。介绍了目前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绿色食品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并对如何进一步拓展其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于日本、韩国的自然农业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类应更多地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对抗,重视土壤,不使用化学资料,以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污染空气、水、土壤和农产品为原则。自然农业产品是有机产品。自然农业已在日本、韩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推广。日韩农业与中国农业具有同质性,自然农业对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起步早,并逐步形成体系相对独立、功能互为补充、并行推动管理的4大认证产品,及其配套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福建则以农业"三品"为重点,并逐步推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比较闽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机构、管理机构和认证体系的发展特点,福建应重视对台湾认证标准的研究、消化和借鉴,规范认证机构管理并提高公信力,推进两岸安全管理机构合作,逐步与国际通用认证方式接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现代有机农业日益复杂的网络结构及生产组织下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空间区域格局与核心区(即北京市)综合影响力的类型特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综合评价法,基于有机农业企业的认证数据,对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的发展演化、区域格局及北京市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发展呈现初期平缓后期持续不断增长的态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地域极化特征显著性、区域集聚性和市场腹地渐次地域扩大化特征与趋势。2)有机农业认证中心三大片区内部分布格局分为高—高型、中—中型和低—低型等10种类型。3)核心区北京市各市辖区有机认证产品产量和有机生产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同样存在着内部不均衡性特征。4)北京市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影响力评价主要可分为综合性、均衡性、成长性和起步性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四类,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与市场结构。针对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及组织有效性问题,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有机认证财政补助体系,培育起中西部的区域性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并推进起步性和成长性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应学习均衡性和综合性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的发展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起自主品牌;综合性有机农业认证中心应开拓国外市场,推动中国有机认证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推动中国有机认证产品的扩大出口和提高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有机农业的种植越发受到重视,谈到有机农业,就与绿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种 植有机农业有很多的优势,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减轻对土壤的危害,还能给人们提供绿色食品,所以, 有机农业的种植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是中国的第一产业,但是由于过去盲目的种植,给土壤带 来危害,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对现代有机种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芳  徐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13-2615
在界定有机农业内涵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农业可持续经营的做法。一是介绍日本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简述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程序,即确定生产计划,整理栽培管理记录,制作向登记认证机构提交的认证申请书,实地检查与判定,给予认证,完成认证后的业务;三是分析日本有机农业的经营情况,归纳了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的6种主要形式,总结了农产品流通与消费的4个基本特征,即注重食品的安全性、鼓励销售宅配化、推行订单产销、加强产销沟通交流;四是介绍日本有机农业的运行机制,重点介绍了其生产者-消费者"提携"系统。在考察日本与中国国情差异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提出了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转变思想与观念、建立网状的有机农业协会、完善有机农产品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