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垦殖与稻作》2005,(1):15-15
2005年元旦前夕,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和“水稻好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和会在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后,一致认为两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信息选萃     
2005年元旦前夕,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水稻超高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和“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后,一致认为两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是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理和稻田生态特性的研究,明确了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合理土壤水分指标和灌溉模式,改变传统灌溉引起的弊病,有利于水稻生长,减少病害感染,改善群体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一套“三水三湿一干”的核心灌溉技术,即“寸水插秧…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保山市水稻生产的产量差异极大,中低产田面积比例高。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将中低产田水稻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作为保山市水稻综合试验站的重点工作,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介绍了保山市水稻中低产田生产现状及主要成因、中低产田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的成效及中低产田品种与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花生学报》2005,34(2):22-22
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花生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主要阶段性成果之一,小麦花生两熟制前重型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成果2005年3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28日 ,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 ,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浙江大学夏英武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 ,对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成果进行了鉴定。“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成果利用籼粳中间型亲本、形态指数和籼粳特异分子标记检测等 ,育成籼粳亚种间优质三系超级稻组合协优9308;提出了以单茎 (蘖)生物产量优势为基础 ,茎蘖顶端优势、粒间顶端优势和根系顶端优势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纵横行)、不同播种量(穴粒数)、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栽培管理方式,为推广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先进栽培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水稻人工直播栽培方式,适宜瑞安当地水稻栽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方正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示范的主要组织措施和获得的多方面效益。示范区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包括农业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药剂防治以及专业化防治等。开展和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了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防治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均有很大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也给农民创造了实惠。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耙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集保护性耕作和轻型栽培于一体,是对传统耕作方式和粮食栽培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广西农耕革命自主创新系列成果之一。由于它具有稳产高产、节本增效、节省劳力、节能环保等多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稻生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苦耕田”的艰辛历史,使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脱,为农民外出打工和经商创造了条件。2001—2006年,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六年六大步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推广速度最快、实施面积最大、农民参与程度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5个“全国之最”。经国内外专家鉴定,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面积、应用效果等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稻宽窄行高产栽植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是根据盘锦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增产难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水稻生产采用高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增产、优质、高效目标,推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5a的研究探索实践证明,宽窄行栽植技术具有稳定、明显的增产效果,栽植机械技术性能可靠,适应盘锦地区高中低产田示范推广应用。水稻宽窄行高产栽植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水稻种植史上栽培形式的又一次改革实践。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组织群众认识、认可和使用新技术,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促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使盘锦地区粮食生产不断攀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俞卫星 《中国稻米》2002,8(3):27-27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水稻生产成本增加 ,效益下降 ,播种面积萎缩。为探索水稻节本栽培技术 ,永康市在大力推广水稻抛秧技术的同时 ,于1997年开始进行水稻产业化育秧技术研究 ,几年来进行多项试验 ,生产技术不断完善。该技术经示范实用方便 ,成本下降 ,2001年早稻育秧成本为634.50元/hm2,而农户自育秧成本为982.50元/hm2,节本348.00元/hm2;应用该技术可明显提高秧苗素质 ,从而为水稻高产高效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将5年来该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秧床准备秧田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抓好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加快良种推广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是种子工作的基础,是经营的参谋。多年来,闽侯县始终坚持把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作为种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 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所取得的成绩1-1 品种引进多、后备来源足重点引进了近年来刚通过省级审定或在省区试中表现突出的水稻新品种,同时凭借靠近省城的地理优势,积极从福建农大,省稻麦所、福州市农科所、三明市农科所和外省科研育种单位、兄弟公司引进水稻新品种,每年均引进30个以上。1998年,引进了30多个新品种(组合)安排本县进行多点…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示范及其效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农业部跨越计划中国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的“超级稻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于1999年开始实施 ,当年研究超级稻生产技术集成 ,2000年和2001年在研究技术集成的同时 ,开展多点、不同季节的技术示范。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攻关 ,提出了适合超级稻协优9308的集成技术。集成技术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使超级稻生产技术在示范中获得成功 ,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体现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与普通的水稻品种和组合不同 ,超级稻协优9308等组合植株高 ,生长量大 ,穗大粒多。超级稻的特性需要相应…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结束了水稻栽插“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是稻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和改革。然而,目前该技术主要以塑盘抛秧为主,农民一次性投八较大,且塑盘育秧秧龄受到限制,不适用于中、大苗,从而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规模与速度。而肥床旱育秧矮壮多蘖,“爆发力”强,且苗床疏松,拔秧方便,也适于抛栽。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博士等人经15年的艰苦奋斗完成的,这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继1999年后又一次荣获国家级奖励,也是本次获国家级奖励的两个超级稻品种之一,标志着中国水稻研究所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了质的跨越,超级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北京稻区的水稻育苗,大部分还是常规的半导青苗,这种育苗方式,耗水量大,秧苗素质不高,严重妨碍水稻产量的提高.因而,在北京稻区开展卓有、稀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与应用,对节约用水、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西郊农场一分场在1994~1995年两年连续进行了旱育、稀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初步成功。西郊农场土壤属石灰性洪积母质,多为强石灰性期土,石灰含量为什.6%~8.4%,高的达10%以上,PHS.3左右,缓冲性强。青苗期间北京西北风多,气温变幅大,干旱.2~3叶期常出现低温。如育苗方…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一队试验示范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出该项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移栽保全苗、生育进度快、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同时指出,水稻实行钵育摆栽选用日本产钵盘,重点抓好营养土质量、严格选种、机器播种,稻田实行三化管理,提早移栽,本田要加强水肥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长俊 《北方水稻》2010,40(2):77-80
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水稻品种潜力的充分发挥、不同的水稻栽培制度和方式、现代稻米产业化等都需要精确定量栽培。邳州市2008年~2009年,通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集成技术的示范与研究,实现水稻增产超过25%,并介绍了选择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培育适龄壮秧、合理稀植、采取精确施肥、科学水浆管理、病虫草无害化防治、实行秸秆还田与清洁栽培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湖南水稻免耕直播、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任泽明 《作物研究》2003,17(4):174-175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示范推广效益,提出了我省研究示范推广水稻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玉烛  刘云开  曾翔 《作物研究》2006,20(4):312-314
探讨了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的研究背景、技术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关键操作技术。水稻节氮增苗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增加种植的基本苗数和应用促进前期分蘖发生的育秧技术,大幅度降低前期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氮肥总施用量。将现有前期施用的20%以上的氮素肥料推迟到穗分化期施用.从而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和节氮增效的目的。提出氮肥追施宜采用“M型”施肥方法,即按分蘖肥、保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用.比例为2:4:3:1。该技术于2004-2006年在湘阴县兴隆村和浏阳、汉寿、醴陵等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均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