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串叶松香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串叶松香草株高、每株生殖枝数、每株花序数、每花序种子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这6个产量因子中,除株高和千粒重在不同生长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花序数和每花序种子数与单株种子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是串叶松香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串叶松香草单株种子产量的回归模型为:Y=-87.50047+0.14578X3+4.19497X4(F=23.51,Pr0.0001)。  相似文献   

2.
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做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找出呼和浩特地区扁蓿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的限制性因子是生殖枝数/株;预测栽培扁蓿豆单株实际种子产量的模型为Y=1.651+0.025X1。利用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计算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密度对红豆草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红豆草种子产量,试验以奇台红豆草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通过对株高、分枝数、荚果数、千粒重、种子产量等指标的测量,探寻密度与红豆草生殖格局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30 cm×25 cm时,单株花序数、荚果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最高,依次是81.1个、839.2个、23.8 g、1995.8 kg/hm2。通过相关性分析,种子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1;种子产量与单株荚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8。  相似文献   

4.
油菜高产群体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菜高产群体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按照常规田间试验方法种植了1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每个品种(系)设15万、30万、45万、60万和75万株/hm2等5个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群体高产的最佳密度在30万~60万株/hm2。采用灰色关联梯度分析方法就油菜14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其重要性表现为: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分枝角果数>株高>每角粒数>分枝子拉千拉重>单角果子粒重>一次分枝高度>单位面积花序数>分枝单株产量>密度>主花序角果数>主花序子拉千粒重>主花序单株产量。对高产群体中的角果数、每角拉数及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每角拉数分别与分枝子粒千粒重和主花序子拉千粒重极显著负相关,但与主花序单株产量和分枝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分枝子粒千粒重和主花序子拉千拉重均与主花序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枝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油菜群体获得高产主要依靠较多的分枝数和角果数,同时兼靠单角果子粒重。研究结果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可减少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5.
高羊茅种子产量因子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佺珍  周禾  韩建国  刘富渊  仲勇 《种子》2005,24(5):9-11,16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后表明,高羊茅5个种子产量因子对种子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排序为:生植枝数/m2>小花数/小穗>种子粒数/小穗>单粒种子重>小穗数/生植枝;提高小花数/小穗和种子粒数/小穗可最有效提高高羊茅的种子产量,其次是提高生植枝数/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为当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支撑,对 21 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间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高度、分枝角果数、角果长的变异程度较高,是引起单株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能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更多遗传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分枝角果数、株高、千粒重、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对油菜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1.115、0.527、0.519、0.382、0.406,具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各农艺性状间存在相互影响,株高、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单株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 21 个油菜品种划分为 4 类,其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类群Ⅰ表现为植株较高、主花序长、主花序及分枝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多 、千粒重小;综合分析得出,盆周山区移栽高单产油菜的选育当以多分枝角果数、长角果、多角粒数为主要选育指标,以高植株、低一次分枝高度和多主花序角果数为次要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7.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7份苜蓿雄性不育材料的单株种子产量及其与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生殖枝数>花序数/枝>株高>种子数/荚>千粒重>小花数/花>荚果数/花序.其中对苜蓿雄性不育杂交制种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株的生殖枝数,其次是花序数/枝和株高,这为提高雄性不育系的种子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构成肉苁蓉种子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对种子产量的影响,采用相关、通径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肉苁蓉花部主要形态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与种子产量显著相关的7个构成因子为有效果数(X1)、总果数(X2)、单果种子数(X3)、花序长(X4)、大苞片长(X5)、结实率(X6)和花数(X7);其中有效果数(X1)对种子产量(Y)的直接效应最大,最优回归方程为:Y=-8.721+0.0919X2+0.00954X3。结果表明,肉苁蓉单株种子产量可以通过果数和单果种子数进行预测,打顶、增加授粉量以及选育种子高产品种等措施有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研究结果为制定肉苁蓉的育种目标和栽培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羊茅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佳海  尚以顺  牟琼 《种子》2000,(5):64-65
对高羊茅的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茎重>株高》叶片重.7个性状与单椿种子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叶片重>株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茎重>穗长.叶片重、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较大,茎重和穗长的效应较小,提高单株种子产量,要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并兼顾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花序长度与植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以649 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室内考种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花序长度平均为45.67 cm,变幅范围为(28.00~66.65 cm),且长主花序材料很少;主花序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较高,不易受坏境条件的影响,适合早代选择;主花序长度与株高(r=0.8262)、主花序角果数(r=0.7804)、单株角果数(r=0.7466)、一次分枝数(r=0.4680)、主花序角果长度(r=0.3164)、角粒数(r=0.232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花序长度与有效分枝位及千粒重呈不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主花序长度、株高、一次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花序角果长度与角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相关性分析可知,选育长主花序的材料,能有效提高株高、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从而达到提高油菜产量的目的。结合当前直播或机播油菜高密植生产要求,应当选育主序长、主花 序角果数多、角果较长、单株产量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