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黔东低山丘陵区引进栽培油茶优良无性系(家系)并开展品比试验,采集其每个品种的生长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引种的2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适应性表现良好,开花结实正常;2)湘林210、湘林15、湘林XLJ 2、湘林81、湘林14、德字1号等6个品种的丰产性及其经济性状趋优,适宜推广栽培;3)油茶鲜果产量总体上随种植年份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在第9-10年产量大幅上升,油茶林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增长显著;4)8年生油茶林郁闭度0.7~0.8,林下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结实数量分布不均匀,同品种单株个体间产量变化差异性较大,试验林测算表明油茶林丰产种植的优选密度以74~89株/667 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铜仁秋季甘薯生长规律,对湘紫1号、湘幅1号、紫薯2号3个品种进行了秋繁试验.结果表明:湘辐1号产量最高,单产为1087.4 kg/667 m2;其次是紫薯2号,单产为630 kg/667 m2;再次是湘紫1号,单产为585kg/667m2.除湘辐1号有少量中薯外,其余均为小薯,单薯重130g.  相似文献   

3.
铜仁地区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燕  代世学  杨超  周梅  田永国  田元 《种子》2012,31(2):105-108
2011年铜仁地区沿河县农技站承担了“国家花生产业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建设”的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供试品种8个(含对照),分别是湘花生2008、黔花生2084、99115、珍珠花生、贵育99-1-L、货油525、贵育99-1201、黔花生1号(对照).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最高产是黔花生2084为324.22 kg/667 m2,其次是贵育99-1-L为286.68 kg/667m2,第3是湘花生2008为263.38 kg/667 m2,其产量排名依次是黔花生2084、贵育99-1-L、湘花生2008、货油525、贵育99-1201、黔花生1号、珍珠花生、99115,产量分别为324.22、286.68、263.38、253.34、249.65、244.88、244.43、228.85 kg/667 m2.与对照黔花生1号相比,黔花生2084增产79.34 kg/667 m2,增长32.4%;贵育99-1-L增产41.8 kg/667 m2,增长17.07%;湘花生2008增产18.5 kg/667 m2,增长7.55%.所有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食葵引种试验,对6个食葵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筛选出适合塔额垦区种植的优良食葵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食葵品种中同庆5号和同辉32较对照增产,其折合单产分别为282.00 kg/667 m2和256.36 kg/667 m2,较对照分别增产12.80%和2.53%,这2个品种在本地表现适应...  相似文献   

5.
对4个油茶品种的种子在3个不同栽培地点的含油率和形态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西桂林地区引种高产、优质油茶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种至广西桂林的4个油茶品种中,岑软2号种子的综合性状下降最为显著,而长林系列的2个品种综合形态指标有所增加,特别是长林40号,果实和种子千粒重增加最为明显,较原产地分别增加了213%、44.1%.4个油茶品种引种至广西桂林后,种子的含油率较原产地栽植的相应品种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由小到大依次是:岑软3号(8.67%)<长林40号(13.30%)<长林4号(27.19%)<岑软2号(34.33%),引种后岑软2号、长林4号种子的含油率较低,分别为31.60%、38.59%,而岑软3号、长林40号种子的含油率较高,分别为50.38%、47.05%.因此从果实和种子形态指标以及出油率角度综合来看,4个品种中岑软3号、长林40号是广西桂林地区引种的较好品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油茶生产管理粗放,只取不予,在生产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油茶残次林比例大,普遍存在着"老、劣、病、残、荒"等现状,林龄老化,林地严重荒芜,林分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由于林地长时间荒芜,导致油茶品种低劣,因而造成大面积油茶林单产低,生产效益差。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油茶低产林改造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对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可采取科学改造林地,合理疏伐、修剪低产  相似文献   

7.
黔引07-01甘蔗新品种引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引种品比试验中,黔引07-01表现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植株均匀一致,生长势优良,抗倒伏,高产早熟高糖。平均产量为8998.4 kg/667 m2,分别较桂引9号(ck1)增产661.7 kg/667 m2,增幅达8%;较F134(ck2)增产2649.1 kg/667m2,增幅达42%。成熟期平均含糖分为16.62%,比桂引9号高1.37个百分点,比F134高2.02个百分点。蔗茎含糖量1495.5 kg/667 m2,分别较桂引9号(ck1)224.2 kg/667 m2,增幅为17.64%;较F134(ck2)高568.3 kg/667 m2,增幅达61.29%,是一个具有增产增糖双增优势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1个具有一定耐热性的菜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选出了翠芸1号、翠芸2号、青龙1号、宝贝架豆2号等几个比较优良的品种。这些品种共同特性是耐热性、产量、品质、抗病性都比较好,适应春露地栽培。除宝贝架豆2号外,其他几个品种每667m2产量均在2000kg以上。宝贝架豆2号虽然产量略低(1500kg/667m2),但品质上乘,嫩荚紫色,是一个优良的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9.
蓖麻杂交种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鉴定和筛选最近培育成功的蓖麻优良品种,我们按照杂交蓖麻区域试验的标准要求,采取三次重复,随即排列的方法,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试验表明淄蓖麻7号、5号和6号产量分别达到330.13kg/667㎡、320.10kg/667㎡和305.24kg/667㎡,分别比对照淄蓖麻2号增产59.43%、54.59%和47.41%,各品种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我国蓖麻产区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应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当地主推品种遵玉8号杂交玉米开展了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通过对建立的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域种植遵玉8号,当肥料的最大施用量为N、P2O5、K2O分别为11.97kg/667m2、9.72kg/667m2、19.92kg/667m2,玉米最高产量594.82kg/667m2;当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26kg/667m2,5.77kg/667m2,7.92kg/667m2,玉米产量572.63kg/667m2。  相似文献   

11.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 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29.47%)采用低温(65℃)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8.69%)采用高温(95℃)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优良的辣木果用种源,对30个辣木家系(每个家系15~30株)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观测及综合评价,以辣木种子产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株高、冠幅、地径以及果荚的相关性状指标(包括单果重、果荚长、果荚宽、单荚种子数等),经初选、复选和决选,从30个家系中最终筛选出丰产、果型好、种子饱满的果用优良单株30株。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辣木良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同时为干热区辣木树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珊 《种子》2007,26(8):24-26
以贵州黎平杉木初级种子园混合种作对照,对8年生树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个杉木无性系高径材积存在显著差异,5、20、11号无性系生长材积量居前3位。用系统聚类法将参试无性系分成Ⅳ类,Ⅰ、Ⅱ类无性系材积增益107.99%和107.66%,具有较大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贵州高寒山区优良牧草引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宜贵州高寒地区种植利用的优良牧草品种,对4科27个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大多供试牧草品种综合性能表现较好.经过评价,适宜贵州高寒地区高产人工草地建设利用的优良牧草品种有威宁洋萝卜、海湾黑麦草、饲用玉米、维多利亚紫花苜蓿和海发白三等8个,其中禾本科牧草产量都达到42521.25 kg/hm2以上,豆科达2284.48 kg/hm2以上,新品种海湾黑麦草比当地主推品种特高黑麦草增产37.68%,本地品种威宁洋萝卜鲜草产量最高,高于其它品种27.45%以上;适宜建设放牧型人工草地的禾本科品种有扁穗雀麦、黔草2号高羊茅、黑麦草普瑞纳和百盛等8个;兼作蔬菜的凉山圆根1个.根据各品种生育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选用优良牧草品种在该区域进行配套种植实现草畜平衡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优异甜菜种质资源筛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评价优异的甜菜种质资源,为在育种上科学利用提供可靠信息支撑。本研究对277份甜菜种质资源的块根产量、含糖率、有害性非糖分以及主要病害抗性等8个主要性状的试验数据,按规范标准进行分组划类,分别对各类型种质资源进行筛选与评价。筛选出块根产量52 t/hm2以上的高产型种质资源37份,含糖率17%以上高糖型88份。其中,高产高糖型4份、高产中糖型的21份、中产高糖型的72份。种质资源中有害性非糖分:钾含量低于3.79 mmol/100 g的25份、钠含量低于2.00 mmol/100 g的96份,α-N低于4.76 mmol/100 g的49份,其中,低钾、低钠含量的4份,低钾、低α-N含量的4份,低钠、低α-N含量的20份,低钾、低钠、低α-N含量的3份。参试种质资源中具有高抗褐斑病兼中抗立枯病的种质资源10份,高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的5份,抗褐斑病兼中抗立枯病的14份,抗褐斑病兼抗根腐病的5份、抗褐斑病兼中抗根腐病的3份。结果表明,现有甜菜种质资源中高产型较少、高糖型的比较丰富;抗褐斑病种质资源较多,抗立枯病和抗根腐病的数量少并且抗性级别低。  相似文献   

16.
优良玉米自交系698-3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98-3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集成了高配合力、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组配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等玉米杂交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胡麻优良新品种宁亚2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秀霞  钱爱萍  张炜  陆俊武  剡宽将 《种子》2019,(8):111-112,160
宁亚2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根据宁夏胡麻生产和产业发展对优良新品种的需求,母本选用定亚19号和抗38杂交选育品种,父本选用宁亚10号,通过人工杂交、系圃法选择新品种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区域试验,2年4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37.40kg·hm^-2,较对照品种宁亚14号增产13.42%。2013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082.40kg·hm^-2,较对照宁亚17号增产23.34%,增产极显著。宁亚21号生育期112d,2年区试平均植株高度51.35cm,单株产量0.72g,单株果数17.30个,平均每果6.35粒,千粒重7.24g。该品种耐寒性、抗旱性、抗胡麻枯萎病较强,耐瘠薄,田间生长整齐,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含油率为36.46%。适宜种植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水浇地、宁夏中部干旱带以及周边省区。  相似文献   

18.
高职食品生产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围绕食品生产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理念、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涵建设、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特色等方面,论述了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弥补国内在园林绿化攀援植物抗旱能力方面的研究空白,为园林绿化实践提供优良抗旱攀援植物品种,试验以叶片保水力、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态学指标,对项目组从资源圃中27科共54种攀援植物中筛选出的13种综合性状优良的攀援植物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攀援植物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来的反应差异比较明显,其中耐旱性最强和耐旱性最弱的材料在许多指标上的差异达到了1倍左右甚至更大,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对13个供试攀援植物品种在抗旱性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了模糊评价,初步确定鸡蛋果、红萼龙吐珠、美丽赪桐、金银花、麻雀花、星果藤和清明花等7个品种为比较抗旱的品种,同时也具有较为优良的景观性状,可供将来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已成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的主要途径。以“食品化学”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分别从教学内容的构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有机结合闭环式教学、实践教学资源单元分解和考试方式的改革方面探讨了课程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