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初步探讨假色槭种子休眠原因,比较了假色槭完整种子和剪裂种皮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假色槭种子休眠影响较小。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处理后,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但却严重影响了小麦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降低了叶绿素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了小麦种子对自身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吸收利用,而且随着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的不断提升,其抑制活性也表现得愈加强烈。在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抑制影响强于种皮和果皮。说明假色槭种子果皮透水性不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各部位存在发芽抑制成分,尤其是胚的抑制活性最强可能是其休眠期较长、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在于种皮和胚乳,包括机械阻力和含有萌发的抑制物质,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其萌发的重要因素,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去除种皮、低温层积处理、激素处理和胚培养等,在应用中常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拧筋槭种子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拧筋槭种子深度休眠的原因,以拧筋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浸提液提取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抑制物质,研究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及根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除30%种皮浸提液对白菜苗高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外,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提高,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说明拧筋槭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均含有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是拧筋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石灰花楸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灰花楸种子休眠解剖结构基础、休眠影响因素和解除方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花楸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形态发育完全,种皮木质化程度较高、透气性障碍显著,在种皮和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PY+PD).低温层积40~45 d,石灰花楸种子萌发率可达85%以上,是解除休眠的有效途径.种子去除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种胚去除不同量子叶处理,萌发率为18.33%~51.67%,种子萌发后幼苗多不能正常生长;种子经各种浓度和时间梯度的NaOH、H2SO<,4>和GA<,3>处理,仅75%H2 SO<,4>处理5 min可以打破休眠,种子萌发率为25.67%.  相似文献   

5.
王鹏  林辰壹  陈伟  隆燕 《种子》2016,(8):1-6
为明晰多籽蒜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处理和4种化学物质对多籽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纸摩擦处理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4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50 mg/L GA3、5 mg/L 6-BA、0.1 mg/L SA、300 mg/L PG;提高种子萌发率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6-BA>SA>GA3 >PG;多籽蒜种子的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和因胚尚未完成生理成熟引起的胚生理休眠共同引起的混合休眠,可以通过机械处理和一定浓度的化学物质调控后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形态解剖、破损种皮以及激素处理等,探讨铜钱树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铜钱树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空瘪粒也较高。铜钱树果壳和种皮存在机械障碍,水分难以透过果壳,种皮表面存在蜡质层,对水分和空气有一定阻碍作用,未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较难萌发。铜钱树种子休眠主要由果壳、种皮限制以及生理休眠导致。赤霉素、过氧化氢浸泡1h和60℃热水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均可破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但以100~150mg·L^-1赤霉素浸泡24h为打破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且发芽率最高,为44.1%。  相似文献   

7.
云南金钱槭果实各部分水浸提液含有内源抑制物,种子吸水性良好,果皮和种皮结构复杂,赤霉素(GA3)和变温(10~20℃和15~25℃)不能解除种子休眠,而低温(6℃)条件下:种子培养150 d,萌发率达到98%;果实培养260d,有58%的种子萌发.刮开种子胚芽处少许种皮.6、15 ℃=和25℃条件下培养60 d,种子萌发率分别达78%、38%和76%.云南金钱槭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8.
马蔺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分析马蔺种子的体眠机理,对马蔺种子种皮透水性、种胚发育状况、萌发抑制物质以及暖层积(25℃)期间的一些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及胚乳组织较致密,种子吸水缓慢,种皮携带萌发抑制物质;暖层积之后种子内的萌发促进物质GA<,3>含量上升,抑制物质ABA含量下降,种皮萌发抑制物质消失,发芽率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马蔺种子属于综合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有限制作用,种胚存在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9.
羊柴种子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是栽培上存在的关键问题。该文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证明:室温下贮存一年的羊柴种子活力很高,本身不存在生理休眠。种子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其原因在于果皮坚硬、致密影响种子吸水;果皮内有萌发抑制物;种皮阻碍O_2进入种胚,限制种子的呼吸代谢。  相似文献   

10.
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原因及提高萌发率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瑛  高亦珂 《种子》2006,25(2):42-45
鸢尾属植物种子普遍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种皮的机械阻碍;种子中存在抑制物;种子需要后熟。针对其休眠特性,提高其萌发率方法有:去除珠孔端种皮:淋洗;低温层积;化学物质处理;电离辐射等。  相似文献   

11.
芍药属植物种子双重休眠特性与破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属植物种子具有上胚轴和下胚轴双重休眠的特性,对育种工作的进行和种质资源的保护造成了较大的障碍,关于其休眠机理及破眠技术亟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归纳分析了芍药属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萌发特性,该属植物主要休眠原因包括外源因素(胚以外的组织的限制)及内源因素(胚本身的限制)两方面;常见的破眠技术有机械破皮、变温处理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试剂处理等化学方法,另外也介绍了一些综合方法,本文对提高芍药属植物播种萌发率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茄子种子休眠特性与休眠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贵余  陈举新  郭景新 《种子》2005,24(1):54-56
用生产上常用的几个茄子品种试验,研究其休眠特性及休眠因素.结果表明:新采收的茄子种子普遍存在休眠现象.茄子种子的休眠特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同品种间休眠程度差异很大,一些品种为浅休眠,一些品种休眠程度较深,为中度休眠.导致茄子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种子内部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如ABA)及种皮透气性差.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块茎休眠和块茎顶芽萌发生长过程中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块茎贮藏过程中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消长,与块茎形态上的休眠及萌发有密切关系。处于休眠期间的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很低,随着休眠的解除及顶芽萌动活性逐渐增强,当顶芽开始生长时活性再镒降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在块茎休眠时活性较高,顶芽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这四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伏毛铁棒锤种子休眠与破除休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伏毛铁棒锤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利用TTC法测定伏毛铁棒锤种子活性;流水冲洗种子、不同层积方式处理、赤霉素浸种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伏毛铁棒锤种子提取物对白菜、伏毛铁棒锤种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伏毛铁棒锤种子生活力可达到90%,14 h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种皮透水性较好,种仁粗提物浓度为0.8 g/mL时,白菜种子发芽率仅为38.3%,说明种子含有内源性抑制物质。流水冲洗种子可以部分地去除抑制物,提高萌发率;低温层积和变温层积可以有效地打破休眠,尤其低温层积,发芽率达到79.67%;200 μg/mL赤霉素处理24 h对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15.
冯国明 《种子科技》2010,28(12):44-45
在促成栽培中,由于低温和短日照,易诱导草莓植株休眠。因此,在促成栽培中,抑制其休眠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半促成栽培中,保温开始时期草莓植株正处于休眠期。因此,打破休眠是半促成栽培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影响种子休眠的因素众多,其中ABA在种子休眠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总结分析了水稻种子休眠相关QTL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同时探讨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为进一步发掘、利用控制水稻种子休眠的基因和选育抗穗发芽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桔梗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桔梗种子内含有活性较高的萌发抑制物质,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新鲜种子在适宜条件也不易萌发,常给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不便.通过研究外源物质对桔梗种子休眠的影响,以探讨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结果表明:20-100 mg/L 6-BA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KMnO4、H2O2和NAA浸种对种子萌发和解除休眠无显著作用;KN03和GA3浸种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以O.5%KNO3和250mg/LGA3浸种24 h效果最佳,是解除桔梗种子休眠的2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麦胚休眠的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1-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一些蛋白在已知的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种子休眠的解除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环境胁迫反应(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NAD(P)H脱氢酶)、细胞循环(生长素反应蛋白)、信号转导(钙调素相关蛋白)和贮藏蛋白(2S种子清蛋白)代谢等生理活动.为研究H2O2打破小麦休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研究弱秋眠性紫花苜蓿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2个供试品种中选出生长势良好的半秋眠、不秋眠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13份,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个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数目在1~14条之间。其中12条引物占所用引物的40%,在13份材料中共产生分子量不同的126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条带116条,占92.06%。说明半秋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