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闽南丘陵山地柑桔园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主要品种有芦柑(碰柑)、早桔(蜜桔)、本地早、朱红、温州蜜柑、细皮广柑、雪柑、柳橙等。为常绿果树,周年抽梢次数多,果实生长期长,冬季也进行同化作用和花芽分化。每生产50公斤果实,需从土壤中吸收NO.3公斤,P2O50.06公斤,K200.28公斤。幼年树应以施氮为主,以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
1发展特迟熟柑桔品种 福建省果树栽培面积已高达55.8万hm2,柑桔面积达1 3.3万hm2,占果树总面积的23.86%.福建省主栽柑桔品种有温州蜜柑、芦柑、桶柑、印子柑,本地早、南丰蜜柑,近年柑桔季节性滞销,价格低下,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相似文献   

3.
浙江黄岩柑桔脉突病毒病的发生与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黄岩桔区一些商品化柑桔品种和杂种如本地早,早桔,桔,少核本地早,Peng柑,温州蜜柑,朱红,乳桔,北京柠檬,华盛顿脐橙和红玉柑等的田间植株的叶片上观察到由柑桔脉突病毒(CVEV)引起有特征性的叶脉突起症状,通过兰卜来檬,墨西哥米檬,巴西酸橙,代代酸橙,粗柠檬和本地早等指示植物实生苗的嫁接接种,以及用无毒株心系的伏尔默柠檬芽高接到田间病树等方法,在上述品种的植株上的出现柑桔脉突病毒症状,生物  相似文献   

4.
用薄层层析法(TLC)分析了椪柑、雪柑、温州蜜柑、早桔,福桔、夏橙和瓯柑7个柑桔种和品种的病健株在萤光物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瓯柑、雪柑和温州蜜柑中,病株的萤光斑数均比健株多1个,而其它供试柑桔种类的病、健株间仅有萤光强度的差异,无萤光斑数差异,该方法的诊断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试验。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析上述7个柑桔种和品种在蛋白质种类上的差异,初步结果表明,在黄龙病病株中存在1—2种健株所没有的特异性蛋白质,这种差异与供试柑桔种类和症状严重度无关。这种特异性蛋白质也不存在于类似黄龙病症状的生理性病株中,故今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诊断柑桔黄龙病。  相似文献   

5.
改良橙是甜橙(印子柑)嫁接在红桔上得到的嫁接嵌合体,有“橙型红肉果”、“怪型红黄肉嵌合果”、“橙型黄肉果”,“嵌合桔变”知“桔变”五种变异类型。在无性繁殖情况下,改良橙的变异性状表现不断分离,而实生繁殖时变异性状则消失。通过解剖各变异类型的果实,得知改良橙的嵌合性状系源自芽顶分生组织的 L—Ⅰ和 L—Ⅲ。根据改良橙的嵌合体结构和变异性状的遗传动态,在生产利用上,既不能采用实生繁殖亦不能采用分离同质体的途径,而必须选择橙型红肉果类型的具高度嵌合的芽条,才能保持改良橙的优良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雪柑×福桔、雪柑×芦柑、雪柑×(福桔+芦柑)、雪柑×枳壳、芦柑×柚、柚×枳壳等6个组合为实验材料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30d.合子处于单细胞状态;授粉后40d,合子开始分裂;授粉后50d,合子形成球形胚,珠心胚尚未侵入胚囊;授粉后55d,合子胚为球形胚或早心形胚,开始有少数珠心胚侵入胚囊;授粉后60d,合子胚为心形胚,珠心胚已大量侵入胚囊;授粉后80d,合子胚为珠心胚所包围,分不清合子胚与珠心胚.不同授粉组合对合子胚、胚珠及果实发育均有一定影响,主要取决于杂交亲本.与种间杂交相比,属间杂交其合子分裂较迟,合子胚发育较慢,珠心胚侵入时期也较迟.  相似文献   

7.
湖南几种野生宽皮柑桔的植物学性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4种野生宽皮柑桔和5种栽培宽皮柑桔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莽山野柑与玛瑙柑亲缘关系接近,是柑的原始类型,道县野桔、通道野桔、莽山野桔与栽培桔类亲缘关系近,是桔的原始类型。湖南是宽皮柑桔类果树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顺昌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拥有柑橘面积11万亩,年产柑橘1亿公斤,是国家农业部列出的宽皮橘种植最适宜区和福建省优质甜橙适宜区。近年来,该县确立了以“优质早、中熟芦柑为主;早、中熟优质甜橙(雪柑、脐橙)和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桔为辅的定位”。成立了柑橘协会  相似文献   

9.
柑桔是锦屏县水果优势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是该县农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柑桔生产发展较快,目前连片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种植面积已达2566.7 hm2.占全县果树面积的62.3%,种植的品种为碰柑、小香桔、甜橙(冰糖橙、脐橙)、温州蜜柑、沙田柚、早熟蜜桔、本地红桔等.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的柑桔商品生产中,葡萄柚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不断扩展分布于世界各个柑桔主产国。世界的柑桔果树生产及其产品的贸易一直是归总为4个大类:即甜橙类,包括普通甜橙、脐橙、血橙及无酸甜橙等大量栽培品种;宽皮柑桔类,包括温州密柑等柑类,还有朱桔、红桔、乳桔、桔柚及桔橙等杂交品种和所有容易剥离果皮的品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物技术,将自然界的二个同源二倍体棉种杂交成异源二倍体,因杂种不育,经染色体加倍成异源四倍体,育性恢复,现已繁殖到高世代大群体,经细胞学鉴定和同功酶分析,为人工合成的[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  相似文献   

12.
13.
邵治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53-14655
对300多个纯合二倍体结球甘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发现自然条件下纯合二倍体甘蓝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以及中期Ⅰ出现了高频率的1~3个四价体和中期Ⅰ有高频率的1~3对染色体提早分离和滞后分离2种异常现象,探讨了甘蓝结实率不高与染色体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蕉柑Jiaogan[Citrusreticulatavar.tankan(Hayata)H.H.Hu]育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配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配子不育.通过核型分析得知,蕉柑的染色体不对称性大于桔类和甜橙,说明蕉柑在长期的栽培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某些染色体节段的易位.  相似文献   

15.
对 [(亚洲棉×比克氏棉 )× (陆地棉×黄褐棉 ) ]种间杂种的形态性状和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元杂种F1的叶片性状主要受父本的影响 ,苞叶与萼片属中间类型 ,花部变异最大 ,既受父本的影响 ,也受母本的影响。四元杂种F1在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配对极不正常 ,大多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 ,且分裂不同步 ,最终导致形成的四分孢子不正常或形成多分孢子 ,这是四元杂种F1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东北梅花鹿与东北马鹿的F#-1代杂种鹿的能育性进行了研究。从F#-1的染色体组型、G带、C带和Ag—NORs的观察表明,F#-1双亲鹿的染色体高度同源,差异只涉及一个罗伯逊易位;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显示出F#-1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能很好的配对,形成31个完整的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1个端着丝粒染色体/中着丝粒染色体的三价体和XY双价体。三价体的顺式构型有利于同源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产生平衡配子;睾丸组织切片证实了F#-1的生殖腺生长发育正常。所以,F#-1两性皆育。说明其亲本鹿之间隔离机制不完善。这两种鹿应属同一个孟德尔群体。  相似文献   

17.
毛花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植物,但雌株和雄株的花器结构,仍分别保留着雄性或雌性的退化器官。毛花猕猴桃的染色体数2n=58。无论雌花或雄花,花粉母细胞均能进行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分裂的终变期或中期,有29个二价体。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染色体行为正常,但雌花的花粉最终则完全败育。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在雌雄花形态上分化之后才进行的,表明雌雄株花粉发育的差异,是由各个体的基因型所决定的。毛花猕猴桃各个植株的性别功能表现相当稳定,但性别的决定机制至今仍未搞清,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的机制,在学术上和育种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间杂种后代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间杂种:G.hirsutum(2n=52)×G.thurbeti(2n=26),F_1的染色体数2n(3x)=39,属于三倍体,因而杂种植株高度不育。从花粉粒形态鉴定,大都是不规则形,其中正常园形的约占14%,但花药又不破裂。用染色剂测定其花粉生活力,不着色者占89%,浅红色者占11%,均为失活花粉。观察杂种F_1(3x)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大都不配对,单价体数20个左右。而且分裂未期多数P.M.C形成具有5—12个的多分孢子体。这都表明雄性配子败育,导致杂种植株表现为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碱和DMSO等药物处理杂种枝条,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嫁接植株,镜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中期相,其二价染色体数为25—32对。分裂末期,形成正常四分体数占95%以上,花粉生活力也显著的提高,因此杂种株的育性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随着回交世代的延续,杂种育性逐渐提高。利用棉花种间杂种后代的多样性,从中选出抗病、抗虫高纤维强度等新类型,已供棉花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1.查明中国水仙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了明显的不规则、不均等现象。2.观察了花粉粒的发育和人工萌发情况。表明含有微核的小孢子最后形成败育花粉粒。不含微核的小孢子则继续发育,但它们的染色体组成不完全一致,发育不同步,不积累淀粉,发芽率低(<30%)。最后对中国水仙高度不育的主要原因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0.
梅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