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养鱼》1986,(4):8-8
为了探讨开发湖泊养殖的新途径,1985年,地区水产局同省水科所一起,在沅江县榨南湖渔场进行了大潮围拦精养试验,取得了可喜成果。11月8—9日,省科委、省水产局、湖南农学院和益阳地区农业局等单位参加了验收,核实围拦面积2.4亩,起捕鲜鱼2816公斤,每亩产鱼1173.5公斤,亩净产1003公斤,其中草、鳊、鲤、白鲫等优质鱼占93%,鱼纯收入3074元,亩平纯收1280.7元。  相似文献   

2.
我市有可养水面111.16万亩,其中外荡(湖泊、河道)89.76万亩,目前已养76.49万亩,其中精养面积14.76万亩.去年外荡精养11.48万亩,产鱼29.05万担,平均亩产253斤,比粗养提高4.87倍.其中单产超过千斤的有1,078亩,超过500斤的有6,696亩,超300斤的有9,629亩. 1980年以前,我市外荡养鱼仅限于利用水中天然饵料资源的粗养,以肥水鱼为主,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平均亩产30多斤.1980年,我们将内塘精养方法应用于外荡,在吴江县八坼乡西联村“烂泥斗”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经过四年的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外荡精养已从几十亩的小荡发展到几百亩、几千至几万亩的湖泊,并在十几万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域中进行围拦精养、增殖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宜兴县官林林滆湖围养场在24.6万亩的滆湖中,用竹箔和网片结合,围拦1496亩水面,实行人工投饵精养,共投放各品种鱼种7.8万公斤,投喂菜饼、麦、混合饲料等精料20.5万公斤,水草3650吨,年终产商品鱼19.24万公斤,平均亩产128.5公斤,亩利润85.47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天然河道鱼产量,进行了围拦河沟养鱼的试验。围拦面积29.84亩,共放养鲢、鳙、草鱼、鲂、鲤、白鲫大规格鱼种及夏花33,262尾,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经半年时间,获亩净产255.44公斤,亩净利润330.64元。  相似文献   

5.
南县三仙湖镇渔场是1962年建场的国家商品鱼基地之一,现有人口370人,总水面5040亩,其中精养池540亩,莲湖4500亩。该场从1976年开始精养,当时的产量每亩不到50公斤。1978年以来产量逐年上升。1989年每亩平均产量达到425公斤,最高亩产达650公斤。全场年纯收入27.7万元,上缴镇政府9万元。现在,渔场不欠银行贷款,已有一定积累。他们的办场经验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天然河道鱼产量,进行了围拦河沟养鱼的试验。围拦面积29.84亩,共放养鲢、鳙、草鱼、鲂、鲤、白鲫大规格鱼种及夏花33,232尾,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经半年时间,获亩净产255.44公斤,亩净利润330.64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河沟养鱼产量,我们于1985~1986年在苏州市昆山县进行了分段拦养试验,2 516.1亩河沟水面分为81段,每亩放养鱼种64.8公斤。其中草鱼、鳊鱼、鲤鱼、鲫鱼、青鱼等吃食鱼占49.36%,以池塘精养方式饲养,获得亩产288.55公斤、商利润366.43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泰安市近年来水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已从1985年的4866吨,发展列1992年的11670吨,养鱼水面已发展到41万亩,其中精养水面已达4万多亩,网箱养鱼已发展到13.5亩,网围5000多亩,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达到3.5公斤,吃鱼难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1992年,江苏省金湖县着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积极推广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万多亩,特别是湖荡围拦鱼蟹混养和河蚌育珠发展势头猛,全县湖荡围拦鱼蟹混养2万多亩,生产商品蟹30.0万公斤,吊养手术蚌750万只,产珍珠5100公斤,初步形成了既有螃蟹、珍珠等重  相似文献   

10.
我乡龙湾河是原有湖荡围垦起来的河沟,养殖成鱼长期处于“人放天养”的状况。成鱼单产一直是10多公斤,1985年开始进行围拦精养,围拦面积250亩,当年捕鱼12 500多公斤,1986年围拦面积扩大到400商,投放斤两鱼种8 500公斤,以草鱼、鲢、鳙鱼为主,适当搭配青鱼、鲤鱼、鲫鱼。使上、中、下水层都有鱼。並由乡渔场技工组  相似文献   

11.
里下河地区有水面373万亩,滩地90多万亩,经过近几年开发,1989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16.1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12.57万吨,养殖面积114.8万亩,亩平109.5公斤,分别比1985年增长1.12倍、1.74倍、3.49倍和1.03倍;250公斤以上精养池塘14.78万亩,亩平418.9公斤,其中500公斤以上精养池塘已达7万亩。与此同时,河沟精养、湖泊网围养鱼等多种养殖方式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1.制定合理开发方案根据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水域类型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近年来水产业发展迅速,养鱼水面已从1984年的6.3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15.5万亩,其中精养水面已达4万亩,网箱养鱼1000平方米。稻田养鱼已达2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已由1984年的6140吨.上升到1992年的1.45万吨,其中养殖产量9000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达6.2公斤,吃鱼难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金庆良 《淡水渔业》1986,(6):31-32,30
<正> 浙江省有可供养鱼的外荡一百多万亩,传统的外荡渔业,白水养鱼靠天收,单产35公斤左右。七十年代以来,上虞县对传统的外荡养鱼进行了改革。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使网箱与外荡养殖结合起来,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上虞县水产场叶家湾泊二百亩精养水面,七年累计产鱼394.3吨,平均单产鱼56.33吨,年平均亩产281.65公斤,比粗养增长10倍。1985年产鱼73.88吨,平均亩产达到369.45公斤。在二百亩水域内,连同养鸭、育珠,产值22.95万元,平均每亩水面产值达1148元。肖金乡屯北村的洪池面  相似文献   

14.
黄板刁学名细鳞斜颌鲴和黄尾密鲴。我县试养推广已全面获得成功,1991年池塘套养1.3万亩,平均亩产29.1公斤,湖泊套养2.1万亩,平均亩产2.1公斤,共产鲴鱼411吨,总产值140万元,纯利润126万元。生产实践已充分揭示了它的秘密。 1.习性特征。黄板刁原系天然水域自然生长繁衍的一种优质鱼类,性温和,耗高氧。过去,许多水产工作者认为它难于移殖到精养塘。可实践证明,它不仅适宜广泛地套养于精养塘,并且不需发花育种,精养塘每亩直接套养1000尾鱼花(下塘10天内禁止施用毒性鱼药),下塘前在塘边水中撒些菜籽壳,有利于鱼苗栖息和生长发育,成活率高达60~80%。它长到夏花阶段后,便长期生活在水体最上层,由于水体上层光合作用强,溶氧高,故其生长正常,平时也未发  相似文献   

15.
邵阳县渣滩电站于1980年竣工发电以后,淹没1947亩田土,为了开发利用水面,发展渔业生产,助民脱贫致富,我站从1983—1985年,对淹没区进行了五次考察,并先后在朝阳、望江、永兴等地搞了三处围拦养鱼试点,基本上取得成功。朝阳处围拦水面8亩,实行精养,1985年底出水鲜鱼1827公斤,亩产228.4公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继而于1985年底,  相似文献   

16.
在河道实行分段围拦、分级养殖、立体利用水体进行综合开发,1985—1987年,试验面积累计2508亩,总产鱼143万多公斤,平均亩产572.7公斤;其中鱼种25万多公斤,鱼种自给率156.78%。共收获珍珠504.2公斤。三年总投入131.92万元,获利润493.6万元。本文报告了试验方法、结果,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渔机简讯     
1988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上海鱼虾增产机械化技术项目执行情况良好。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推广淡水鱼机械化面积6000亩,对虾精养机械化面积4000亩。采用机械化技术后,池塘养鱼单产从1987年的350公斤/亩提高到500公斤/亩;对虾单产从1987年的100公斤/亩提高到120公斤/亩,增加利润148.8万元。据统计,1988年上海市机械化鱼塘单产已达506.8公  相似文献   

18.
信阳地区水库养鱼水面30多万亩,平均亩产鱼只有12.6公斤,水面利用水平低。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从l989年开始在全区进行大面积网箱养鲢鳙鱼推广试验.1990年网箱养鲢鳙达到63亩,平均亩产达到5700.00公斤,被列入1990年农业部。丰收计划”的8.4亩网箱,亩产鱼7701.2公斤,亩均获利2.29万元,亩均投入1.0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回龙山水库养鱼面积170亩,1986—1990年,通过开荒种草以广辟饲料来源,实行养猪、牛及家禽以广辟肥料来源,吃食鱼与肥水鱼并重的放养方式,并拦汊70亩进行精养,5年共生产成鱼27.04万 kg,共盈利31.59万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东莞市鲤鱼塘水库养鱼水面500亩,属乡级管理的小型水库。1984年前粗放粗养,多年平均亩产鱼1-1.5公斤。1985年引进联营户到库养鸭养鱼,实行鱼鸭结合,养鸭10多万只,1986年鱼产量已达3万公斤,亩产60公斤。综合利用水库水体,一养鸭,一亩水面养20只鸭;二养鱼,鸭粪养鱼一只鸭带养三尾鱼,一亩水面年产成鱼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