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软包装即食香椿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嫩香椿芽为原料,研究了椿芽的护色技术、腌制后复绿技术和软包装即食香椿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椿芽洗净后,经0.6?Cl2溶液硬化处理1h,再用0.1%的NaHCO3溶液在100℃下烫60s,可获得较好的质地及护色效果;椿芽经护色、腌制后用pH值4.0、浓度200mg·kg-1的醋酸铜复绿液浸泡20min,再用0.5%Na2CO3溶液调pH值7.0左右并保持10min,可获得较好的复绿效果;杀菌参数为100℃,10~15min。  相似文献   

2.
铁棍山药片护色工艺与无硫护色剂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决铁棍山药片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无硫护色剂,在对其护色工艺(厚度及处理方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柠檬酸、乙酸、植酸、次氯酸钠、EDTA二钠、氯化钙对铁棍山药片进行单一和复合护色处理,并研究其护色效果。结果表明:经0.25%柠檬酸+0.1%植酸+0.25%氯化钙处理的山药片感官质量最好,可替代含硫护色剂,护色工艺关键是将铁棍山药切成2mm左右厚的薄片,室温下在含0.25%柠檬酸和0.1%植酸的溶液中浸泡2h后,放入0.25%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h,40℃烘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木棉花花脯产品护色和表面粗糙、入口有轻微毛感的问题。[方法]对木棉花加工中护色和脱除表面毛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采用3.0%柠檬酸溶液浸泡20 min或1.0%氯化钙溶液浸泡15 min控制褐变效果明显,干花产品贮存3个月无褐变现象。纤维素酶脱除木棉花表面茸毛的效果比果胶酶效果好,30℃下,0.5%纤维素酶处理木棉花60 min,脱除表面茸毛效果最好。[结论]氯化钙和纤维素酶是一种较好的护色和脱除茸毛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桃的速冻加工工艺 ,采用半自动板式冻结器 ,在 - 2 5℃下冷冻 4 0~ 5 0min得速冻桃产品 ,在加工中以 2 %浓度的NaOH溶液 ,10 0℃喷淋处理 30~ 4 0s去皮 ,1%的Vc溶液护色处理 ,严格控制桃块∶糖液为 6 5∶35 ,以保证产品质量 ,使用该技术不仅延长桃的贮藏期 ,而且可以丰富桃加工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59-260
以鲜嫩蕨菜为原料,研究了蕨菜护色技术及其罐头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用0.03%氯化镁、0.02%醋酸锌、0.4%氯化钙、0.03%醋酸铜复合护绿液在pH=6.5条件下浸泡30 min,然后在95℃条件下用0.3%柠檬酸烫漂3 min,护绿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护蕨菜原有的质地。以1%食盐溶液内含0.3%柠檬酸作为汤汁,杀菌公式为10 min-15 min-10 min/100℃,可保持蕨菜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6.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中柠檬酸对山茶花的护形护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作质量优良的山茶干花,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对山茶花干花的护形护色效果。结果表明:当山茶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为-80℃冰箱预冷冻30min,真空冷冻干燥机中-60℃冷冻30min,-40℃真空干燥20h,-35℃恒温干燥2h,得到的山茶干花形状变化小,平均含水率为11.69%。15%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15min,山茶干花颜色鲜艳,形状变化小。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以香蕉和花生为原料,对香蕉的护色、干燥方法及香蕉花生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香蕉去皮后,用0.2%柠檬酸 0.01%维生素C溶液浸泡10 min护色、打浆,在75 ℃下热风干燥60 min,得到香蕉粉;香蕉花生酱的最佳配方为花生酱73%、香蕉粉15%、单甘酯2%、蔗糖5%、植物油5%.  相似文献   

8.
<正>原料仙人掌、过氧乙酸、低聚果糖、柠檬酸、抗坏血酸、白砂糖和黄原胶。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护色→打浆→过滤→调配→均质→灌装→杀菌。操作要点1.原料处理:加工前需要进行消毒,一般采用体积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浸泡3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护色:在温度85℃~90℃下热烫1分钟,热烫后用体积分数为0.1%的抗坏血酸与0.05%柠檬酸护色,由于抗坏血酸与柠檬酸可协同作用,护色效果更好。3.打浆、过滤:热烫后,加入体积分数为0.1%的抗坏血酸与0.05%柠檬酸及一定量的热水进行打浆,先进行粗  相似文献   

9.
浓缩苹果原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苹果原汁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比柠檬酸的护色效果明显,而把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结合起来护色效果更显著,比单一的酸用量少,能降低成本。确定了最佳的护色工艺:在100℃的热水中热烫1.5 min,再在室温下的抗坏血酸浓度3.5 mg/L和柠檬酸浓度7.5 mg/L混合溶液中浸泡30 min。  相似文献   

10.
以苦菜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苦菜蔬菜纸最佳护色条件及胶黏剂复选配方。结果表明,苦菜蔬菜纸最佳护色条件为:碳酸钠用量为1 g.L-1,醋酸锌用量为0.1 g.L-1,烫漂时间为4 min。胶黏剂最优配方为:CMC-Na用量为0.4%,可溶性淀粉用量为3%,海藻酸钠用量为0.8%。干燥条件为:60℃下处理6 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苦菜纸色泽鲜艳,易揭,具有较好的黏弹性。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不同部位中天然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纤维素酶与超声提取相结合;采用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乙酸(40∶60),柱温为2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槲皮素在0.1~14.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鱼腥草根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3.9%,茎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3.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以鱼腥草单作、玉米单作为对照,研究了鱼腥草与玉米间作对鱼腥草根茎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单作根茎叶产量比间作的高147.06%,产值比间作的高154.99%;鱼腥草单作的植株生长状况、根茎叶产量和营养成分都比间作的高;总产值鱼腥草单作〉鱼腥草+玉米〉玉米单作;投入产出比鱼腥草单作(5.67)〉玉米单作(3.39)〉鱼腥草+玉米(2.48)。  相似文献   

13.
来林康  邓尚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6-12649
[目的]优化酸法提取鱼腥草多糖工艺并研究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酸法提取鱼腥草工艺;以不同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鱼腥草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鱼腥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h、浸提1次、料液比1∶40 g/ml;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6.17%、57.50%、60.43%.[结论]优化鱼腥草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鱼腥草多糖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鱼腥草资源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胡椒内酰胺、芦丁和葡萄糖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真空冷冻干燥法和自然干燥法对鱼腥草中多糖、黄酮、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的鱼腥草中多糖、黄酮、生物碱的含量高于自然干燥法。说明真空冷冻干燥法能较大限度地保证鱼腥草的药效。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鱼腥草根际环境pH和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铅浓度胁迫对2个来源地鱼腥草根际环境pH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根际环境的pH明显低于对照,说明铅处理可造成鱼腥草根际环境的酸化,但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来源地鱼腥草根际环境的pH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鱼腥草抑制了根际环境的酸化;电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铅胁迫对2个来源地鱼腥草根际环境pH和电导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黎晓英  魏麟  伍贤进  饶力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26-13528
[目的]针对蕺莱ISSR的反应特点,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分子指纹标记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蕺菜的居群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并设定影响蕺菜ISSR反应各因素的浓度,检测ISSR不同反应体系的扩增效果;通过分析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原因并进行条件优化,建立蕺菜ISSR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可用于蕺菜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反应体系。砌酶质量、退火温度、Mg^2+浓度、dNTP浓度均对ISSR反应结果具有较大影响。[结论]建立的蕺菜ISSR反应体系具有省时、经济、简便、扩增条带清晰而稳定以及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蕺菜的居群鉴别及居群分子生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鱼腥草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以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鱼腥草中药注射液,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通过活菌记数法、加氨苄西林钠辅助法对鱼腥草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注射液在体外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比生理盐水明显要强.以活菌记数法、加抗生素辅助法测定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可行,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究鱼腥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06年5~10月采集鱼腥草花果期不同器官及不同季节的器官,烘干至恒重后测定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结果]鱼腥草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总黄酮的含量在各器官高低顺序为叶子>果实>花>全株>地上茎>地下茎;槲皮素的含量在各器官高低顺序为花>叶子>果实>全株>地上茎;鱼腥草全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在6~10月逐渐升高,10月含量达到最高;二者含量的分布在不同器官和不同季节中具相似性,且鲜草中槲皮素的含量比干品的含量高。[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鱼腥草药材质量、促进综合利用、规范化栽培、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涛  伍钧  许杰  吴兴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79-3980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Cu、Pb及其交互作用对鱼腥草累积Cu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中Cu、Pb累积量随土壤中Cu和Pb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增加.鱼腥草各部位对Cu的累积量为:地下茎>地上茎>叶,Pb的累积量为:地上茎>地下茎>叶.表明鱼腥草体内对Pb和Cu具有不同的转运机制.土壤中少量的Pb对鱼腥草累积Cu具有促进作用,当Pb添加量达到2 000mg/kg时又抑制鱼腥草累积Cu,Cu对鱼腥草累积Pb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