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性评价与管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生产源头性的质量安全管控是生产过程管控的基础和终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首要关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重要的环节和切入点。本文深入分析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水、土、气,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农产品生产的前置要素对农产品生产生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及存在的隐患,提出了当前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性评价与管控急需构建的制度和开展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化肥的施用、农药的使用、农膜的使用、污水灌溉、农作物秸秆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置等多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架、建立农产品安全数据库,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图1,参28。  相似文献   

3.
农业投入品的严密监管和科学开发使用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关键,是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操作主体,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控制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投入品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如何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农业投入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尝试性地探讨了农用投入品在研发创新、监督管理、现代经营机制、合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具体问题探索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产地是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工业生产、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等都会导致农产品产地的污染,并威胁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关键在于农产品产地的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就建立与之配套的标准和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其对掌握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安全质量等级划分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又不会生产出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居民日常食用的其他类别食品,其有着极鲜明的特征,可以说,农产品在我国居民食品构成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农业强国,在我国居民日常饮食中,生鲜农产品的频次和数量上都位居第一,生鲜类的农产品同时也是受农药残留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初级农产品,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监管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保障正常农户生产行为有效进行、切实铲除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一大路径。基于此,以蔬菜为例,从农户、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等角度,对政府对农户施药行为应设定的监管力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监管蔬菜农产品药物残留方面的不同处罚措施下,抽次检查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生鲜农产品,尤其是以蔬菜为主的易残留药物的农产品生产,务必要使农户自觉遵守农药操作规范、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6.
赵力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2):48-50,57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营口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多个因素,提出今后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和县农业环境现状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调查与环境问题调查,分析了目前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影响问题,阐述了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生产思路。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动力,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能否顺利地推进,其关键则取决于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何加快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从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传播体系、应用体系及其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叶新新  孙波 《土壤》2012,44(3):360-365
稻田受重金属镉(Cd)污染后,土壤中的Cd可能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而水稻品种和土壤类型对Cd吸收和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Cd的农产品安全阈值制定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时,需考虑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和不同水稻品种对Cd吸收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品种和土壤类型对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于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模型,以期为环境风险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农产品安全阈值制定提供有效的工具,并为生产安全(无公害)稻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北京市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农药使用及污染现状,针对农药对环境及农产品安全的污染影响,提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及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用地养地观念的逐渐淡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呈现恶化的趋势。另外,近年来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料中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等物质残留,对土壤、农产品、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绿肥是一种生物肥源,有提高土壤质量、改善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农产品客观特性的质量安全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农产品固有的生物学属性和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生产消费者质量安全知识总体缺乏、政府执法分段监管和国家公共财力有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客观分析,阐述了农产品中存在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污染物残留的客观必然性,论述了政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责任和突出重点抓监管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联动和提升农产品生产消费者质量安全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祎  周光凡 《南方农业》2010,(4):93-94,10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它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技术措施和保证。本文对重庆市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导致目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4.
慈溪市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系统具有农产品生产技术支持、生产记录、上市记录、安全检测、质量查询等功能,并提供了农产品标识的管理功能,可满足生产、管理和消费三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产品的供给者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本文对吉林省农产品加丁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是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少技术是影响企业实施质量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认为"构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农药残留监测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推广农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对接"等方式,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昆山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昆山市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细调查,重点对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和灌溉水质进行检测,并应用国家标准和农业部的评价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当下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坝美镇是广南县蔬菜生产的重要核心区,坝美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本地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此,介绍了坝美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其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管控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众多因子的基础上,立足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加快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管控能力的重要性和推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理念、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公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情操等外部环境角度,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认识,发现当前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并非完全源于人为,也并非完全是实际意义的质量安全问题,其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复杂系统性3大特征,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探析要嵌入到当前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