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主要农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2004年连续对河北省几种主要耕种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农田土壤耕层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比1989年第2次土壤普查值增加,而速效钾则下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均呈积累状态;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耕层中氮盈余、磷富积、钾盈缺各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及特征,开展地力评价,为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18年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进行采样和分析,明确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和田地区耕层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655克/千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0.84克/千克,速效氮平均含量为56.8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含量为31.4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9.6毫克/千克,pH值为8.62,总盐平均含量为1.4克/千克。和田地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状况较差,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速效磷含量较为丰富,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延边地区水稻土壤速效养分对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种植年限对延边水稻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采集了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值、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开垦年限影响了土壤0~20 cm耕层碱解氮的养分空间分布,开垦年限越长,碱解氮的空间异质性越弱,且随开垦年限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不断下降;稻田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明显增加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且导致下层速效磷含量增加;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对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但不同开垦年限对稻田土壤速效钾影响不同,开垦时间越长,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越高;稻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速效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对2018-2019年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博州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变化趋势,并开展肥力评价。当前,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9.76 g/kg,碱解氮平均值为86.69 mg/kg,速效磷平均值为16.75 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84.90 mg/kg。博州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博州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中等水平,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5.
2007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项目资助,对共和县地区2.91万hm2的农耕地采集耕层0~20 cm的代表性土样890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属中度变异性,pH值呈弱变异性;土壤养分含量方面,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高水平的分别占63.04%、84.38%、62.55%、88.31%,处于低水平的分别占36.96%、15.62%、37.45%、11.69%,说明共和县地区土壤养分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配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新化县2007~2016年稻田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与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化县稻田耕层土壤酸化趋势明显,pH值平均值为5.6;处于强酸性状态的稻田面积大幅增加,占比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提高了36.0个百分点。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平均值为37.2 g/kg;耕层土壤中有效磷大幅提升,平均值为13.72 mg/kg;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74.3 mg/kg。从总体上看,新化县稻田当前土壤肥力状况与全国水稻土变化趋势一致,土壤酸化加剧,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稳定增长,有效磷由大面积缺乏向过量累积方向发展,且养分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肥料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不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6%、106.6%、24.3%、18.2%、32.2%,而施肥处理其分别为22.7%、82.7%、41.4%、23.8%、19.5%,施肥可使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变异性降低。平均来看,土壤硝态氮的变异性最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性较小。在不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和速效钾均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仅在分蘖期较高,速效氮和有效磷没有明显的高峰和低峰期。在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出现3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速效氮和有效磷在分蘖期较高,速效钾在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较小。但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2006年对永安市14667hm2稻田采集1956个耕层土样,对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较丰富,碱解氮大都属中等水平,但土壤偏酸,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平均pH由1982年的5.4下降到5.1;土壤缺钾更趋严重,平均速效钾含量由1982年的90mg/kg下降到73.9mg/kg。由此提出改良土壤酸性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双辽市土壤速效养分变化分析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辽市耕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进行测试、统计,结果表明,与1982年全国土壤普查速效养分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施肥对策,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1 衡水市耕层土壤钾素状况 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养分普查时,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7.5毫克/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00毫克/公斤的地块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4%,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仅占6%,速效钾含量比氮磷丰富,从而得出当时衡水市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结论;1990年测定,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9.3毫克/公斤,速效钾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7%;1996年测定,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80.6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7%;2006年测定结果,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1.0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5%.  相似文献   

11.
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丘陵沟壑特征的陕西省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和养分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安塞县12个乡镇有代表性并能充分反映土壤特性的农田耕层(0~20 cm)土样4 231个,对其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为8.16,偏碱性,变异程度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8.73和0.5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1.11,8.79和100.68 mg/kg,其中只有速效钾的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以下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土壤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今后应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陕西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坡改梯"农田土壤的基本养分含量,旨在为"坡改梯"农田土壤培肥及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秦岭北麓26份"坡改梯"农田和4份坡耕地耕层(0~20cm)土壤,测其pH以及NO-3、NH+4、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根据陕西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此外,研究了更改年限对"坡改梯"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坡改梯"农田耕层土壤pH值为7.06~8.05,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7.54~16.72和0.48~1.10g/kg,两者均处在较低水平;土壤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90~14.79,0.38~12.98和92.80~158.00mg/kg,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处在中低及以下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处在中等水平。耕层各土壤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坡耕地>坡改梯。3年"坡改梯"农田土壤各养分含量均高于1年"坡改梯"农田,其中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更改年限的增加显著提高。【结论】与坡耕地相比,研究区域"坡改梯"农田初期土壤养分含量匮乏,但随着更改年限的增加,"坡改梯"农田土壤养分状况逐渐改善,建议"坡改梯"农田培肥时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岭市三县两市两区的大田作物耕层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大田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下降,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因此在大田作物施肥上应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利用河泥)及增加配方有机复合肥的投入等方法进行补钾和增加有机质含量,以达到土壤养分平衡,保证农作物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4.
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以高产潮土区2007年104个土壤采样点耕层速效钾含量为基础,基于地统计学原理,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建立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模型,形成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图,阐明了影响高产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不均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潮土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87.476gkg-1,最高为483.433gkg-1,最低为119.435gkg-1,球状模型是土壤速效钾连续性空间分布的最佳模型,其块金值/基台值为0.399,说明土壤速效钾在变程为57.691米的范围内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含量高低的区域分布比较明显,在地块东南部和中部为其含量较高的区域,含量较低的两个突出区域呈典型的圈层分布,由内向外含量递增,具有较强的渐变性分布规律。总的来看,土壤速效钾约有60.1%的空间变异来自于土壤母质、地形地貌、气候等非人为的结构性因素,39.9%的变异来自于随机性因素如施肥、灌溉、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豫北平原粮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豫北平原粮食主产县代表性地块,对耕层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调查玉米产量、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旨在查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54 g/kg、1.04 g/kg、63.80 mg/kg、20.72 mg/kg和101.9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了38.75%,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55.79%,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了40.63%。应重视施用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磷补钾平衡施用化肥,重视宣传推广作物专用复合肥和新型缓/控释肥的施用,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津南区土壤耕层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多年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盐、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项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园田区增长较明显,粮田区为持续下降趋势,以平均每年1%的幅度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原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原等级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盐含量下降,PH值上升。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我区近80%的耕地土壤肥力为3—4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与全国土壤第二次普查比,1980—2015年鄄城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从141 mg/kg下降至89.80 mg/kg,下降了51.2 mg/kg,降低了36.31%,表明鄄城县耕层土壤速效钾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鄄城县通过多种措施逐步提高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如增施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等,有效保...  相似文献   

18.
以盐丰47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的盐碱危害,活化土壤营养成分,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促进水稻返青、分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常规施肥(或减量)基础上,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各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9 897.0、9 550.0、9 148.5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5.16%、1.48%、-2.79%。因此,增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增加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渭-库绿洲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规律对农田土壤合理施肥和防治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具有中度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2)研究区内耕层土壤除速效钾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外,其它各项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块金效应都大于75%,在采样尺度内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且受随机性因素如耕作、施肥、点源污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结论】各土壤养分指标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出东部和南部的含量较高,而西部和北部的含量较低,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条件、土壤电导率与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20.
以盐丰47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的盐碱危害,活化土壤营养成分,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促进水稻返青、分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常规施肥(或减量)基础上,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各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9 897.0、9 550.0、9 148.5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5.16%、1.48%、-2.79%。因此,增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增加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