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6种杀菌剂对兰花枯萎病菌抑制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兰花枯萎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并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兰花枯萎病菌的室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啶菌恶唑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同时对病菌孢子萌发也有较高活性;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较高,但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最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该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其EC90值明显低于啶菌恶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啶氧菌酯在离体条件下对菌丝的抑制活性较低,但其对孢子萌发有较高活性;有机硫杀菌剂代森锰锌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很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对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很低。试验结果可以为兰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细辛精油对7种玉米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瘤黑粉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均较好,EC90均低于700mg.L-1;对小斑病菌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圆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差,EC90均高于900mg.L-1。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PDA平板和凹玻片法分别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适乐时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都最强,EC50分别为1.45×105mg/kg和0.10mg/kg;科博、敌力脱、扑海因、敌畏丹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也较强,EC50分别为0.04mg/kg,0.16mg/kg,0.16mg/kg,0.71mg/kg;敌力脱、扑海因和敌畏丹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分别为1.70mg/kg和1.74mg/kg。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室内测试了不同浓度钾元素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速率、菌丝形态、菌丝干重、分生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旨在为寻找更有效的抗腐烂病菌靶标提供理论基础。在基础培养基PDA和PDB中分别添加不同量KCl粉剂,配制成含不同浓度钾的培养基,通过生长速率法、菌丝干重法、孢子萌发法和伤口接种法研究钾元素对腐烂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钾浓度低于9.04 g/L时能促进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当浓度高于9.04g/L时则抑制菌丝生长,同时,该浓度下的分生孢子孢子萌发率也出现显著下降。当纯钾浓度达到12.82 g/L时,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致病性都受到显著抑制;从19.16 g/L高浓度钾处理菌株接种的病果上分离获得的腐烂病菌菌株KVm470,其致病力与野生型Vm470相比显著下降。因此,树体中保持合理浓度的钾含量除了提高树体抗病性之外,还能够显著抑制腐烂病菌的侵染和扩展,而且,钾元素对腐烂病菌致病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5.
番茄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活体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不同地区和生态环境的100株土壤放线菌进行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作用方式的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初筛后有36个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7个菌株抑菌带宽度大于10mm;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活性复筛结果表明,有5株放线菌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其中NY-20菌株抑菌能力最强,其发酵原液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9.28%和83.04%,并可导致番茄枯萎病菌的基内菌丝细胞畸形;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Y-20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具有较好的保护(56.67%)和治疗(50.18%)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芦荟黑斑病的发生规律,进一步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对三种越冬形式的病原菌分别采用直接镜检、组织分离法及致病性测定对芦荟黑斑病菌(Alternaria obpyriformis T.Y.Zhang)进行了越冬场所和越冬方式的研究。通过针刺法、涂抹法及玻片粘着法确定病菌侵入和传播途径。人工接种条件下测定了病菌对5科10种植物的侵染能力。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病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越冬,通过气孔和伤口侵入寄主,分生孢子能借助气流传播;人工接种时能侵染豆科、十字花科的部分植物。供试的7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对其病菌的菌丝体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4.24%;扑海因悬浮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7.44%。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研究了补骨脂提取物及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补骨脂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62.973 mg/L,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8.213 mg/L。此外,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对黄瓜炭疽病有很强的防效,当施药浓度为375倍液时,防效即达到90.90%。以上结果表明,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防治黄瓜炭疽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产蛋白酶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产蛋白酶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T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后的粗酶液可明显抑制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芽管短、孢子膨大变形呈泡囊状,菌丝呈串珠状膨大、细胞破裂、细胞质外渗,表明该细菌菌株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可能与病菌菌丝生长受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已糖和有机酸对葡萄炭疽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糖、酸、单宁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葡萄糖浓度达20%时,菌落直径最大,为7.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73.69%;果糖浓度达24%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3.33%.苹果酸和酒石酸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苹果酸和酒石酸浓度分别达4.0%和3.5%时,菌丝不生长,孢子萌发率为0.单宁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单宁浓度达1280mg·L-1时,菌落直径仅有1.9cm,孢子萌发率为9%.随着糖含量的减少和有机酸、单宁含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0.
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很强,不仅对其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菌丝抑制试验明确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EC70及EC90分别为920.21mg/L、1387.39mg/L,及2510.15mg/L.康地蕾得浓度在1500~2500mg/L.范围内时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52.19%~82.35%.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韭菜和葱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对峙和加入法,观察了新鲜韭菜和葱的根、茎、叶等部位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4 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平板对峙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和葱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韭菜茎基部的汁液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3.18%;加入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汁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抑制率均达94%以上,并以茎基汁液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葱叶汁原液的抑制率也可达到100%;韭菜和葱各部位汁液质量分数超过55%时,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影响显著,病菌孢子萌发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水、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了青蒿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其中0.1 g/ml浓度的水提取物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对辣椒疫霉病菌、蘑菇湿泡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制率为29.70%,对其余供试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0.60%以上(茄子枯萎病菌除外)。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0.04 g/ml浓度下,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丙酮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15%和64.98%;青蒿各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青蒿水提取物稀释2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40.70%,对照药剂嘧霉胺1 000倍液的防效为61.14%。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药剂(单剂和混剂)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进行了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单剂中,施宝克、使百克和浸种灵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147 3、1.464 5和9.244 5 μg/m 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84 2、3.757 4和0.804 1 μg/ml.混剂中,施宝克+百菌清和使百克+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47 8和0.036 3 μg/ml,共毒系数分别为615和7 893, 抑制孢子萌发最好的为施宝克+百菌清和使百克+浸种灵,EC50分别为0.059 7和0.089 4 μg/ml,共毒系数分别为3 253和1 482.  相似文献   

15.
10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10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 .0 5 g/ml时,桂枝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 0 % ;藿香和木香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次之,对5种供试菌中的至少4种抑制率在75 %以上;淫羊藿提取物抑菌活性也较好,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在6 0 %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 .1g/ml时,桂枝和黄柏提取物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 0 % ;藿香、木香和木鳖子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75 %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茄链格孢菌毒素,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其粗提物(TIC及TOC)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番茄煤污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IC及TOC对2个供试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度与毒素浓度呈正相关,最高抑制率达99.1%;TIC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TOC对番茄煤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TIC与TOC对番茄煤污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小麦赤霉病菌.  相似文献   

17.
β-蒎烯抑制柑橘意大利青霉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饼法评价β-蒎烯对意大利青霉菌的作用效果,分析β-蒎烯对病菌菌丝几丁质分布、菌丝活性氧代谢、排酸能力和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山梨醇、胆固醇或半胱氨酸作为保护剂探讨其对β-蒎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β-蒎烯对青霉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0.087~0.696mg/mL的β-蒎烯能有效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β-蒎烯处理改变菌丝细胞壁几丁质分配,促进活性氧积累,降低菌丝排酸活性,显著降低菌丝中麦角固醇含量;添加麦角固醇替代物胆固醇、渗透调节剂山梨醇以及活性氧清除剂半胱氨酸均能有效促进受0.348mg/mL β-蒎烯抑制的青霉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这些结果说明,β-蒎烯发挥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作用与损伤真菌细胞壁结构、促进活性氧积累和抑制膜脂组分麦角固醇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菌株的抑菌作用,以草莓根腐病菌C16-4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孢子萌发法、产孢量统计法和光学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的菌株和代谢产物都能够抑制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生长,并且在代谢产物中含有脂肽类物质;这些脂肽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度可以达到9.5、8.5、7.0mm;3株枯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抑制率分别为79.2%、50%和33.3%;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推迟和抑制的作用,在处理24h内的任意时段孢子萌发率均低于对照;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变化,发现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能致使菌丝细胞壁表面粗糙,出现细胞膨大、扭曲等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19.
微孔板法检测番茄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楠  王猛  申瑞平  刘峰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075-3082
【目的】利用酶标仪建立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杀菌剂敏感性的快速、高效测定方法。【方法】以OD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确立微孔板法检测灰霉病菌敏感性的测试条件,并对啶酰菌胺、嘧菌酯、乙霉威、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将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进行比对。【结果】微孔板法测定条件为:酶标仪测定波长为630 nm,测试培养基为灰霉分生孢子萌发刺激液(PDE),孢子悬浮液浓度为8×105-1.6×106个/mL,培养条件为21℃黑暗条件下振荡(150 r/min),孔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与药剂培养24 h作为药剂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孔中孢子悬浮液培养12 h后再加入药剂培养12-24 h为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测试时间。测试结果与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用该方法测得啶酰菌胺对山东省3个地区57株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EC50均值分别为1.9311和5.6488 μg•mL-1。【结论】微孔板法综合了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的优势,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定特戊酸柠檬酯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其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所测6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338.72~829.20 mg/L之间,其中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38.7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59.63~131.69 mg/L之间,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59.63 mg/L。比较了该物质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对番茄早疫病菌及梨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抑制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虽稍高于甲基托布津,但接近或低于多菌灵。同时经特戊酸柠檬酯处理后的病菌菌丝隔膜不明显,原生质浓缩,菌体扭曲变形、断裂;孢子不能正常萌发,部分畸形,出现疱疹样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