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蔟环境影响桑蚕茧解舒的机理及提高蚕茧解舒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良均  林柯 《蚕桑通报》1998,29(1):12-14
通过对上蔟环境与蚕茧解舒及茧丝质的关系、茧层丝胶的胶凝特性与胶粘功能的关系的系统研究,解明了上蔟环境蚕茧解舒的机理。通过提高蚕茧解舒率的农村生产试验,验证了蚕茧解舒理论,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桑蚕茧的荧光色与解舒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导。研究表明,蚕茧在3650A紫外光下会出现不同荧光色,而蚕茧解舒也随之有不同。同一蚕品种,黄白荧光色茧解舒好,紫色稍次,蓝、灰荧光色较差。冯家新曾对桑蚕原种、杂交种的荧光色与解舒关系进行探讨,得到了在不同品种条件下相同荧光色茧解舒水平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夏芳和秋白的原种熟蚕为供试材料,分别置于一楼和二楼蚕室上蔟,一楼的蔟中温度为24℃,干湿差1.5℃,相对湿度为85%;二楼的蔟中温度为25℃,干湿度差3℃,相对湿度为73%。夏芳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率为31.81%。二楼上蔟的解舒率66.67%,指数关系为一楼的209.19,一楼上蔟蚕茧解舒丝长333.76m,二楼上蔟的解舒丝长815.2m,为一楼的244.45;秋白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率54.81%,二楼上蔟的解舒率83.54%,指数关系为一楼上蔟的154.42,一楼上蔟的蚕茧解舒丝长426.93m,二楼的解舒丝长为720.91m,指数关系为一楼的160.02,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影响夏芳和秋白原种蚕茧解舒的主要因素是蔟中环境,而茧丝长因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在两种上蔟环境中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方格蔟上蔟环境条件与蚕茧解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湿度是影响蚕茧解舒的主因,多湿时蚕茧解舒劣,适湿时蚕茧解舒优;温度过高过低也会影响蚕茧解舒、而高温对蚕茧解舒的影响更大一些。在合理的上蔟环境中使用方格蔟时,才能获得解舒率高的优质蚕茧。  相似文献   

5.
解舒率的高低不仅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和原料茧的利用价值,也影响到缫丝工业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整体效益,并且影响到生丝的品质。对近年来淳安县的蚕茧解舒率实绩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蚕茧解舒的主要因素为蚕品种、蔟具、上蔟环境等;为此,淳安县采取了合理布局养蚕生产、选择优良蚕品种、使用优良蔟具上蔟、加强蔟中环境管理和蚕茧收烘管理等提高蚕茧解舒率的措施;2015年淳安县各庄口蚕茧的解舒率在68.54%~74.02%,平均解舒率为71.11%,创近10年来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1影响蚕茧解舒率的因素在蚕茧生产、收烘过程中,蚕品种、饲养条件、技术水平、蔟中保护、收烘技术…  相似文献   

7.
酶法制备蚕茧层抗氧化多肽水解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力宏  董英  孙艳辉 《蚕业科学》2006,32(3):442-445
基于利用蚕茧层开发抗氧化剂的目的,采用mu ltifect neutral细菌中性蛋白酶酶解蚕茧层,并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分析法(FRAP)测定蚕茧层酶解液总抗氧化能力,确定原料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比较蚕茧层多肽与丁基甲基苯酚(BHT)和VC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蚕茧层在100℃水浴加热2h后,添加质量分数为7.0%的mu ltifect neutral细菌中性蛋白酶,55℃下,pH 6.5、底物质量浓度0.033 3 g/mL、酶解210 m in时的水解物总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影响蚕茧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顾国达  范作冰 《蚕业科学》2000,26(2):99-104
蚕茧是丝绸工业的原料 ,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低不仅影响蚕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 ,而且影响丝绸工业的经济效益 ,关系到蚕丝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就蚕茧价格政策、蚕茧的供求关系、养蚕成本、蚕茧与粮棉比价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与蚕茧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史建中 《北方蚕业》2006,27(1):20-21
蚕茧的解舒是指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环与缫丝工业关系非常密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解舒丝长”和“解舒率”表示。近年各用茧厂家白推行缫丝计价政策以来,我省汉中蚕茧因质量下降,尤其是茧解舒的大幅度降低,鲜茧收购和干茧销售的价格与优质茧区比差极大,大量干茧无法机械自动缫丝而被用作绢纺原料,造成了茧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降低。从饲养技术措施和收烘管理上提高蚕茧解舒率,对改善茧质、挖潜增效和促进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简单易行的办法改变蔟中环境,试验调查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蔟中管理期间适时关闭蔟室门窗能提高蚕茧的上车率、出丝率、解舒、洁净等成绩.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冬季,在如东县组织进行了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农村养蚕试验,生产的鲜茧上车率为75.91%,粒茧丝长为926.9m,解舒率仅45.28%,茧丝纤度为1.891D,光折为319kg。通过加强饲育管理和簇中管理,好蛹率上升,茧层含水率、公斤茧用料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山东、陕西、山西等7家蚕业科研单位9对桑蚕新品种,从虫蛹率和茧质、丝质成绩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9对家蚕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产茧量高,茧形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在虫蛹率、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茧色等方面与对照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择性状优良的中系、日系材料若干,以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为主,辅以对死笼率及产卵量的选择,经过6年11代的选育,初步选育出一对春秋兼用的桑蚕新品种。该品种虫蛹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头蚕产丝量、生丝率、解舒率分别高于对照种。茧层率与对照种相仿,茧丝长及净度低于对照种。克蚁制种量高出对照种16.5个百分点。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在山西省及气候条件相同的中西部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5.
按照《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蚕新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要求,山西省蚕桑研究所2009年春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2对桑蚕品种、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2对桑蚕品种及本所1对桑蚕品种,从虫质、茧质及丝质成绩三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5对家蚕品种具有上车率高、茧丝长长、解舒好特点,品种其它性状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限性黄茧蚕品种的实用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限性黄茧品种的初交试验成绩,表现出减蚕率高,产茧量及茧丝质不及现行品种的缺点。但是采用诱导三眠化处理,其解舒及出丝率及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春用家蚕新品种923.925×928.9214。经四川省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鉴定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蚕体粗壮,茧形大且匀整;产量高,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7.96%、8.63%、7.38%;茧丝长、解舒率、洁净、鲜毛茧出丝率分别为1 240 m、70.94%、95.25分、18.90%,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交选育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效、好养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川蚕23号。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养表明,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高温多湿、龄期经过短、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特点,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春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9.11 kg,比对照品种871×872提高8.58%;在实验室鉴定的成绩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虫蛹率96.20%,解舒率79.86%,鲜茧出丝率17.72%,洁净97.91分。新品种秋季在农村试养鉴定的100 kg桑收茧量7.54 kg,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3.98%;在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93.05%,万蚕产茧量18.77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1.74个百分点、2.46%,一粒茧丝长1 150 m,解舒丝长932 m,解舒率81.04%,洁净94.82分,鲜茧出丝率16.90%,分别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提高41 m、83 m、4.50个百分点、3.06分、0.38个百分点。新品种在饲养条件和气候环境较差的蚕区饲养,能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生丝新标准与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的几个关键性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以主检5个项目中最低的一项成绩确定生丝基本等级,5个补助检验项目对基本级只降不升。针对生丝新标准的特点,结合自动缫丝工艺和市场对高级丝绸原料需求等新变化,认为家蚕新品种选育中应主攻制约生丝品位的关键性状,提高洁净、解舒率,合理制定茧丝纤度和茧丝长等审定指标,适当考虑抱合、伸长、吊糙等指标,并加强育种过程中的茧丝质检测,选育出具有优良茧丝性状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