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樟子松种子快速生产的途径有4种:对现有的樟子松母树林进行集约经营;将已划分的优良林分改建成母树林;将樟子松经济林改建成多种效益母树林和对樟子松用材林进行双向培育。  相似文献   

2.
关于樟子松种苗培育方法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樟子松的种苗培育的方法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培育方法的理论研究,对樟子松的种苗培育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天然樟子松幼苗选择移植与容器育苗方法,为人工培育优质樟子松苗木,加速培育樟子松资源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容器苗在山西中部地区生态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樟子松育苗的容器准备、圃地准备、基质准备、容器装填与摆放、播种苗培育、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属于省级Ⅱ级保护树木现已采伐殆尽,应建立珍稀树种基地,扩大樟子松这一大兴安岭林区的珍贵乡土树种的培育面积,使樟子松这一珍贵乡土树种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 ,是建国初期在东北西部与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营造的试验示范林。樟子松固沙林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 ,它改善了沙地土壤与小气候条件 ;樟子松林的生物产量比较高 ,为 2 .7~ 3.4t/ (hm2 ·a)。樟子松固沙林提早更新的原因 ,主要由于引种地区跨越的纬度大 ,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 ,引起树木自身生育规律的变化 ,生育期提前且缩短。另外 ,由于营造单纯林 ,林分密度高 ,水分亏缺 ,以及感染枯梢病等 ,使生育期更加缩短 ,章古台樟子松更新的林龄为 4 0~ 4 5a。更新的目标是 ,营造结构合理且稳定性比较高的乔灌草型、利用与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林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北方干旱地区造林先锋树种,适应范围广,在荒山荒地造林中得到普遍应用。樟子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高,要想保证其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其生长量和林分质量,必须选择合适的育苗技术,进行科学培育与种植。文章介绍了樟子松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阐述了苗期管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西林地区培育和各种苗龄型的樟子松苗以及野生樟子松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其中以1-1型苗为西林吉地区最佳苗型,2-5年野生樟子松苗直接移栽造林地,造林效果与前相同,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大量观测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樟子松种子处理、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先育苗,再移植到容器定植培育一段时间后再用于造林.介绍了左云县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和造林技术,旨在为山西省北部地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提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造林后第4年进行摘芽试验,结果表明,摘芽与不摘芽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摘芽处理的高生长较不摘芽处理高出13.9%,胸径生长高出9.49%;摘芽处理树干无节高度平均为5.0 m,无节处直径与根径相差2.7 cm,而未摘芽的直径与根径相差5.4 cm,树干圆满度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油松和樟子松2 a生苗木为材料,通过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处理,研究辽西地区油松和樟子松抗旱性生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各水分条件处理下,油松2 a生苗木MDA含量均小于樟子松,但CAT和Pro含量均高于樟子松,说明油松苗期抗旱性更强。在40%FMC处理时,油松MDA、CAT和Pro含量都小于对照,说明该水分水平未能使苗木出现干旱状态;而樟子松MDA、CAT和Pro含量都高于对照,苗木已经出现干旱状态。在30%FMC和20%FMC处理时,油松和樟子松苗木MDA、CAT和Pro含量都随水分胁迫程度加剧而增加。在干旱半干旱辽西地区培育油松和樟子松苗木时,土壤水分临界值应分别大于田间最大持水量40%和50%。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来源的油松种子营建的早期示范林,经过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7年生的油松示范林,早期生长优势以种子园种子营建的幼林为最好;其次是优树种子和母树林种子营造的幼林;而以天然林种子营造的幼林较差。  相似文献   

14.
森林健康项目信丰示范区主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永久样地,采用群落调查与测度方法,对江西信丰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主要森林类型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次生常绿阅叶林、灌木林等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较高,而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针叶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但从乔木层来看,只有次生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物种组成较复杂,其他类型都比较简单或为纯林,而且各类型间灌木组成相似性系数都比较小.这些结果说明天然阔叶林转变成其他林型后,不但乔木树种发生变化,而且灌木层组成也发生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森林健康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长期监测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5.
帽儿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帆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08,24(6):10-12
针对帽儿山地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实际情况,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参照,运用多样性指数、构成指数、结构-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通过对帽儿山7个典型示范区的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6营造樟子松与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健康恢复状况最好,符合实际情况,为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最优恢复技术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市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选取不同生长状况的样株制取胸径圆盘进行年轮测定,分析引起大树针叶枯黄、个体死亡的因素,结果表明:林分不同密度或相同密度的植株,不同年份胸径年轮生长量与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幼龄林和中龄林前期胸径年轮生长十分旺盛,而在中龄林的中后期则生长缓慢,部分年份年轮宽度显著变窄,呈现不规则变化。有大树针叶枯黄、个体死亡现象发生,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林龄大尤为严重;导致针叶枯黄和个体死亡的可能因素有个体的遗传性差异、个别年份的生理干旱、林分密度过大引起光合产物制造与积累受阻、立地环境不适或不良气候胁迫等。  相似文献   

17.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caused phenology change of vegetation.This is especially obvious in urban area.This paper reveals response mechanism of spring phenology of main gymnosperm in Harbin City proper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relationship study between two typical phenophases(beginning of bud burst and beginning of leaf expansion) of 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Koyama spruce(Picea koraiensis Nakai),needle fir(Abies nephrolepis) and 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and the temperature of every ten ...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泥使用量对樟子松幼苗叶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对樟子松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均有明显影响,且T3处理效果最好,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分别是对照的1.14倍、2.17倍和2.35倍。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分结构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Pinus koraiensis)是地带性顶极植被.本文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分类型分布的斑块和年龄特征、垂直分布特征,论证郁闭度对红松群落数量、幼林生长群落的影响,阐述不同林分类型对红松天然更新的影响、上层林冠抚育对红松幼树的影响、上层林冠抚育强度对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证明:透光抚育为红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上层抚育可显著提高林冠下红松幼树的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保存率,提出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1992~199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刺桐关办事处石狗头村,对遭受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334hm2云南松林,进行了营林防治技术、害虫种群防治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示范和研究。通过4年的综合治理,示范林被害株率由防治前的62.67%下降到3.72%,下降率94.06%;蠹害指数由33.30下降到1.29,下降率为96.1%;对照林地34hm2的被害株率由39.03%,上升到90.47%,上升56.85%;蠹害指数由20.10上升到47.22,上升率为57.43%。挽回经济损失30.79万元,提高了云南松林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