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溯源性食品的安全性控制已成为整个食品行业有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动物溯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检疫,只有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保证,才能真正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可靠。这就使检疫工作不仅仅作为控制动物疫病的基础,而且成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源头和根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日程,为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本文主要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养殖环节的几个主要方面论述如何防止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3.
杜山 《动物保健》2010,(8):66-66
畜产品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设立"动物食品安全"栏目,主要针对我国各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检测情况;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及研究进展情况;动物源性食品卫生与安全理论探讨、实践及制度建设进行报道。为兽医工作者提供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兽医导刊》2010,(4):16-16
畜产品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设立“动物食品安全”拦目,主要针对我国各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检测情况;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及研究进展情况;动物源性食品卫生与安全理论探讨、实践及制度建设进行报道。为兽医工作者提供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向讲求质量安全转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需要,也是农民增产增收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得不谈且无法回避的问题。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1动物源性食品生产过程中饲料、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中存在的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因素。1.1.1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一是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  相似文献   

6.
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网络的重要部分。由于农村的交通运输、信息交流相对滞后,使得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通过对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的分析,查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状况和加强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探析,主要从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检测方法在速度、准确性和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发展基于分子生物学、光学和化学等新兴技术的检测手段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提供一些有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参考,以便相关机构和研究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民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现代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示范区已成为适应"食安中国"新形势下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建立现代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示范区的意义,提出了示范区是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以期为社会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通过叙述RFID技术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的应用,表现RFID技术在动物识别、跟踪、饲养及动物类食品安全溯源等方面的成效,同时也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一是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二是动物和动物产品处于食物链的高端,且对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富集作用.人类处于食品链的终端,动物源性食品关乎子孙后代的繁衍和健康.  相似文献   

11.
在告别短缺,社会供给日益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食品安全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来源于动物可食用组织的食品被人摄入后引起的安全问题。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屠宰检疫、联想到兽医。其实,屠宰检疫只是抓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一小方面,它也只是兽医工作的一小部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兽医工作密切相关。本刊记者日前在采访原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现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张仲秋先生就谈及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想 《畜牧市场》2007,(6):43-44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引起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关注。本文就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与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应改变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蛋、奶及其制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指动物源性食品中不应存在危害性因素,被食用后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广义包括疫病、残留、非法添加物、重金属等,狭义则重点是指非法添加物和兽药残留。大力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切实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确保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体系安全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已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了我国现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对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快速溯源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消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但在牲畜耳标管理实践中还存在有一定问题,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从监管机制、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准入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进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避免和减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笔者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认真总结了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阶段的特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坚持"重在建设、科技创新、以法为依、以人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贸区的建设在提供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增加消费者实际利益的同时,也对我国农产品带来诸多影响,尤其是国内的动物源性产品面临着自贸区双边认可的压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不断被推倒舆论浪尖.民以食为天,从源头上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为了在自贸区博得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本文着眼当前国内外实际,从动物养殖、产出及消费、人畜共患病危害等方面阐述动物源性食品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上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二恶英、大肠杆菌O157中毒等兽医卫生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生产及畜牧业经济领域,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加入WTO后,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管理,尽快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出口贸易是检验检疫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生产,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公众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列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今天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食品卫生或食品污染的范围,而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保证人类发展的整个食物链  相似文献   

20.
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概念所谓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就是来源于动物而供人食用的物品(不包括畜禽或动物的所有产品),正常食用后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畜(禽)产品安全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有区别的。2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包括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