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正一、计划制定背景1.国际畜禽改良计划美国、加拿大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National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s for Dairy Cattle,肉牛、羊、猪也有类似规划美国家禽改良计划(NPIP)通过组建"国际企业联盟"有效运用养殖和疫病控制新技术,从而改善全美家禽和家禽制品品质。最初NPIP主要内容是实行鸡白痢检验标准化,控制鸡白痢病。后逐步扩展到多种禽类疫病的防控。通过NPIP,到1985年美国有30个州扑灭了鸡和火鸡白痢和伤寒。  相似文献   

2.
肉鸡遗传改良计划制定背景,国际畜禽改良计划,美国、加拿大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肉牛、羊、猪也有类似计划。美国家禽改良计划(NPIP)通过组建“国家企业联盟”,有效运用养殖和疫病控制新技术,从而改善全美家禽和禽肉制品品质。最初NPIP主要内容是实行鸡白痢检疫标准化,控制鸡白痢。后逐步扩展到多种禽类疫病的防控。通过NPIP,到1985年美国有30个州扑灭了鸡和火鸡白痢和伤寒。  相似文献   

3.
引言由于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抵抗力强,因而该属细菌引起家禽慢性感染十分普遍。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在进行着从家禽中消灭沙门氏菌的斗争。美国农业部于1941年开展了从鸡群消灭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有组织的计划。作为全国家禽改良计划的一项成果,雏白痢和鸡伤寒已有十多年不再是鸡群的主要病因(Hall,1965;Van  相似文献   

4.
雏鸡白痢     
李文京 《畜牧与兽医》1992,24(3):130-131
<正> 家禽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对家禽的危害性极大,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疾病称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由鸡伤寒沙氏菌引起的疾病称鸡伤寒(Pullorum typhoid),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称禽副伤寒(Pullorum paratyphoid)。(前两者都没有鞭毛)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感染动物和人类,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1家禽沙门氏菌病及其分类家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分别被称为鸡白痢和禽伤寒。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主要引起雏鸡和雏火鸡的急性、全身性疾  相似文献   

6.
<正>1 对环境中肠炎沙门氏菌呈阳性的蛋鸡和肉鸡种群进行细菌学检查的实验室推荐程序环境监测后,从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的蛋鸡和肉鸡种群中抽样进行细菌学检查,应按照本"方案标准"第2(a)节所述方法进行。2 对家禽进行沙门氏菌细菌学检查的实验室推荐程序(a)蛋鸡、肉鸡、火鸡、水禽、观赏用家禽和野禽。所有对鸡白痢-鸡伤寒试验有反应的禽类(至多  相似文献   

7.
家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曾分别被称为鸡白痢和禽伤寒。最近,已统一使用“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名称来命名这两种沙门氏菌,因此,有专家认为可将这两种疾病统称为禽白痢-伤寒(或鸡白痢-伤寒)。另一类为大量有运动性的沙门氏菌(归类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统称为禽副伤寒。  相似文献   

8.
十一、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类急性或慢性疾病,其中包括引起鸡和人发病的肠炎沙门氏菌。这类疾病当中对家禽危害比较大的有: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 (一) 病原 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  相似文献   

9.
沙门氏菌感染可以引起禽类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第二种是副伤寒沙门氏菌,其中第一种沙门氏菌病的危害更严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禽伤寒,两种沙门氏菌病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控制及消灭措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鸡白痢是危害雏鸡的一种主要疾病,多表现为白痢和败血症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最主要的贮存宿主。该菌根据细菌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则能广泛感染多种动物和人。1鸡白痢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