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饲料资源,提高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水平,对于推动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牛羊生产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辽宁省年产农作物秸秆2000万t,其中70%以上可以作为饲料资源用于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禽生产。近年来,全省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秸秆养畜,秸秆饲料化利用数量、质量以及牛羊生产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青贮饲草的主要原料是青玉米秸秆,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秸秆饲喂草食家畜的传统,但直接利用秸秆饲喂牛羊其效果比较差,为了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牛羊对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把农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地加工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山区农作物秸秆量多,价格低廉,经过氨化,可以提高适口性、消化率及营养价值,喂牛、羊时,增重提高,是发展草食动物养殖业的良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种植及草食动物养殖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环境,促进山区牛羊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来,本人组织牛、羊养殖户进行了农作物秸秆氨化,经饲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农作物秸秆氨化相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西宁  王飞 《当代畜牧》2023,(11):136-137
当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畜牧养殖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但在牛羊养殖规模发展壮大背景之下,人畜争粮争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拓宽饲料来源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副产品,是优质的粗饲料来源。对秸秆进行青贮处理,能够提高秸秆的适口性,激发牛羊的食欲,从而提升牛羊肉的品质。秸秆青贮技术不受季节的限制,并且操作相对较为简单,不会投入过多的劳动力,能够大大降低牛羊的养殖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中纤维素分解,使牛羊容易消化吸收,还可以使氮化秸秆中粗蛋白的含量提高16%。这不仅增加了秸秆等粗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而且适口性良好,可增加采食量,成为喂羊的好饲料。合理地利用了农作物秸秆,可显著提高养殖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张湘云  刘利珍 《中国饲料》2022,1(12):126-129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不仅能避免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解决反刍动物粗饲料缺乏问题。为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秸秆饲料化的补贴政策。为便于分析,本文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入手,强调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根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优化建议,力求全面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7,(21):14-18
农作物秸秆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但因其自身复杂的细胞壁结构阻碍了它在瘤胃中的有效降解。提高秸秆利用率的调制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农作物生物发酵秸秆作为饲料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日粮中,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深受牛羊饲养者的重视。系统、客观地评价发酵秸秆饲料的饲用价值对于秸秆用作反刍动物日粮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秸秆生物发酵的概念、应用效果及评定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作物的秸秆资源被生产出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环境也开始恶化,可以用于牲畜喂养的饲料越来越少,人们开始使用青贮技术,来实现秸秆的向饲料的转化,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青贮技术是解决冬季牛羊养殖在冬季缺少青绿饲料,导致营养不足的问题。青贮饲料可以保证冬季,青黄不接的时候,牛羊吃到营养充足的饲料,保证牛羊在冬季也可以保证肉质的鲜美,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在收获粮食同时,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不少地方将农作物秸秆弃于田间,焚烧或堆积烂沤,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淅川县从2007年以来在近百个牛羊规模养殖场开展农作物秸秆生化喂畜,既充分利用资源,减轻污染,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县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秸秆生化养畜就是运用复合生物菌酶—粮化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牛羊养殖场收购玉米草和玉米种植户销售玉米草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了如何将种、养、加产业链有机结合,解决牛羊养殖场饲草短缺和广大农村玉米秸秆浪费的矛盾,增加种、养双增收,降低农村因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