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  相似文献   

2.
发展高山蔬菜增效山区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植被丰富,气候适宜,工业三废污染小。境内有农田1万hm^2,大多为山中盆地,其中海拔650m以上的农田占30%,很适合无公害反季节高山蔬菜生产。1999年我县就开始发展高山蔬菜,但由于规模小,品种老化,产品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下。为了大力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积极开展高山蔬菜品种的改良和引进,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新品种开发、信息服  相似文献   

3.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山蔬菜栽培是在一定海拔高度(500~1 800 m)的山区进行蔬菜生产,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的方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山蔬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安徽、江西、浙江、重庆等省市的高山蔬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广义来讲,在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地区生产的蔬菜统称为高山蔬菜;狭义所指的高山蔬菜通常是指在高山、二高山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  相似文献   

5.
《长江蔬菜》2009,(9):49-49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别山、武陵山、武夷山区周围,涉及18个省市120多个主产县市。年播种面积33.3余万hm^2,产值逾150亿元。  相似文献   

6.
蕉城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蕉城区地处闽东北沿海,依山面海,北部山区的虎贝乡、洋中镇、石后乡、赤溪镇等的部分行政村海拔800~1000m.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冬长夏短、温凉潮湿的山区冷凉型气候,为该地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州耕地面积28.69万hm2,平均海拔1 000 m,60%以上处于高山地区(海拔800 m以上),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16~17℃,夏季气候冷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特别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  相似文献   

8.
在鄂西山区进行越夏反季节花椰菜生产,不仅可丰富秋淡市场花色品种,且经济效益很高。根据实践,高山花椰菜种植宜选海拔1200m及以上地区、种植60天以上花椰菜品种,最适宜海拔1600m左右;1200~1600m海拔5~6月播种,1800m以上海拔5月播种。  相似文献   

9.
高山蔬菜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市丘陵地区特别是海拔高度在700~1000m的山区年降水量不足且降雨随季节和海拔分布不均衡,在5~7月初经常发生干旱,该区域反季节种植高山蔬菜受供水影响较大。如何充分利用雨季的雨水进行节水栽培对缺水地区高山蔬菜种植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高山蔬菜节水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县50%的耕地为海拔650 m以上的山垄梯田,山区农民在耕地上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为引导山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2-2003年,我们在海拔900m的黄源乡进行无公害反季节高山西瓜示范试验.示范面积7 hm2,平均单产2 548 kg/667 m2,667 m2产值达2 000多元,为山区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导读:辣椒是宜昌市高山地区主栽蔬菜之一,其中以海拔1000~1200 m地带栽培辣椒最为适宜,海拔800 m以下山区,夏季气温高,易引起落花落果,病虫害严重;而海拔1400 m以上山区,后期温度下降快,果实膨大慢,采收期短。利用不同海拔生态差异进行辣椒低山保护地育苗、高山定植栽培,不仅延长了辣椒在高山开花结果适温时间,而且辣椒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寒能力强,提高了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2.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全县海拔600米(m)以上的高山地区,有耕地23710.8公顷(hm2),发展高山秋淡蔬菜是文成县的一大优势,种植高山蔬菜是引导农民迅速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995年以来,全县高山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一年一个台阶,现已成为温州市4个主要高山蔬菜基地县之一,面积、产值在全市占第2位,全省列第7位,发展势头很好。1 文成县高山蔬菜发展的特点1.1 生产基地化 文成县高山蔬菜生产形成了以南田镇、二源乡为重点的高山蔬菜基地,面积约600公顷,产值约2800万元。1996年南田镇的三源、隔水村,二源乡的驮田、上塘村蔬菜基地被市政府列入温…  相似文献   

13.
刘剑虹  刘涛 《蔬菜》2008,(3):42-43
湖北省在宜昌市长阳县建立了高山蔬菜实验基地,由省科技厅提供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支持。高山蔬菜是指海拔800~1800m的地区,利用地理优势与环境,生产反季节蔬菜。湖北省的高山蔬菜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当前种植面积8万hm^2,产值超过2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张志发 《广西园艺》2006,17(6):54-56
利用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是投入最少的反季节生产形式.在广西南部利用海拔400 m左右、冬季极少有霜冻的山区种植秋番茄,可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上市,正值北方蔬菜淡季,是南菜北调的主要品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宁德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4~10月。而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气温低,多数山区基本上停止了蔬菜的生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冬闲田。近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利用大棚在冬季进行青花菜早春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武陵山区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带,充分利用了武陵山区海拔较高,生态环境好,夏秋气温较低(7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10月平均气温在18℃以上)、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优势,采用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模式,建成3333.3hm2高标准生产基地,夏秋反季节生产荷兰豆,产品销往深圳、香港等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文成县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从单纯满足数量供应的第一步,走到了数量足、品种多的第二步,下一步是如何发展文成县的蔬菜产业,实现蔬菜优质均衡供应,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1 文成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1.1 自然资源优势 文成县发展蔬菜生产有两大气候资源优势。一是低谷平原优势。大镇、樟台、龙川等乡镇春天气温回升快,比邻县春天平均气温高2~3℃,是温州市独一无二的小盘地,发展春淡蔬菜极为有利。二是海拔在600米(m)以上的高山、南田镇、二源乡等地,高温季节平均日气温都在27℃左右,是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是发展高山蔬菜的有…  相似文献   

18.
刘波 《上海蔬菜》2005,(3):44-44
利用浙南中、高海拔山区(海拔600-800m)夏季气候凉爽的特点,发展春播辣椒生产,可以在夏、秋蔬菜淡季供应高品质的新鲜蔬菜。反季节辣椒在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至初收100d(天)左右,延续收获可达80-100d(天)。高山反季节辣椒辣味中等,品质优。根据2003年和2004年在浙南山区进行小辣椒示范生产的经验,我们认为辣椒反季节栽培需要把握好“五关”。  相似文献   

19.
温变英 《蔬菜》2005,(11):20-21
阳曲县地处山西东部山区,海拔在800~2100m之间。夏季气温温凉,大气清新,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6—9月份降水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0%,雨热同期,光能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1992年以来,我们在充分考察、论证、试验的基础上,利用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并开始规模化生产。其基本定位是:在炎热的夏秋季,低海拔平川地区因气温高,怕热菜不能种植,而在高海拔山区,  相似文献   

20.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州耕地面积28.69万hm2,平均海拔1000m,60%以上处于高山地区(海拔800m以上),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16~17℃,夏季气候冷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特别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1恩施州高山蔬菜发展现状1.1基地规模稳步发展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州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24万hm2,见表1。2006年2.33万hm2,2007年2.97万hm2,2008年3.33万hm2,发展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