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保护地蔬菜土壤主要是指在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用于栽培蔬菜的土壤。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往往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等障碍因素,不利于蔬菜生产。因此,只有弄清障碍因素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才有利于蔬菜生产。 一、土壤障碍的主要因素 1.土壤盐分积累:土壤盐分积累是保护地蔬菜生产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保护地蔬菜土壤由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肥力、盐渍化及酸碱度的影响,采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0~20 cm土样进行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和p H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露地和大棚蔬菜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大棚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这与设施蔬菜化肥投入过高有关,必须控制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从而避免肥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盐分均无显著变化,但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是露地蔬菜的2.2~2.3倍,土壤电导率是露地的2.0~3.3倍,说明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应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加以防控。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p H值均无显著变化,两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晋南南部300个蔬菜土壤样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土壤钙含量比大田土壤钙含量低1.52g/kg;保护地蔬菜土壤钙含量比露地蔬菜土壤钙含量低1.47g/kg;保护地蔬菜土壤钙含量基本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钙含量最高层为50~100cm,而露地蔬菜土壤钙含量在不同土层间的变化没有规律;无论是保护地蔬菜,还是露地蔬菜土壤钙含量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钙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钙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蔬菜产量与土壤钙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影响土壤钙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从土壤中携带出的钙量相对较多,含钙肥料使用量减少及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和土壤PH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集陕西省安康市富硒区土壤配制成五种不同含硒量土壤,分别种植四种蔬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含硒量对四种蔬菜产量及蔬菜中硒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蔬菜产量受土壤硒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四种蔬菜中硒累积量均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四种蔬菜对硒的累积能力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蔬菜中硒累积量和累积能力与土壤含硒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蔬菜对土壤中硒的累积除与土壤中硒含量有关外,还与蔬菜生长过程中对硒的吸收机理有关系,这些都需结合土壤硒的含量特点及蔬菜对硒的需求特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棚室蔬菜土壤,因连年种植同一种蔬菜,易造成土壤板结,生产的蔬菜口感不好,需对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一、土壤恶化的表现及原因(一)土壤变板结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肥力出现活性衰退,有机质匮乏,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蔬菜生长。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农作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养分含量多寡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2010年进行了露地蔬菜地土壤养分调查,初步摸清了露地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为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壤的酸碱度用PH值表示,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土壤酸碱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掌握简便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因地制宜地研究栽培对策,对蔬菜种植特别是保护地生产蔬菜有重大意义。一、土壤酸碱度对蔬菜吸收利用肥料和生长的影响在酸性  相似文献   

8.
高山蔬菜土壤在长期习惯施肥、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势必阻碍高山蔬菜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土壤酸化对高山蔬菜生产的危害,以提高耕地地力和保护耕地质量为着力点,以保护高山蔬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开展手机导航种地对酸化土壤治理试验,探求治理酸化土壤合理方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宝红  鲁耀  杨文柱  段宗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10-16313,16326
[目的]了解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连作地耕层土壤肥力、盐碱化、土壤CO2含量及蔬菜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云南通海县九街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蔬菜连作种植造成了耕层土壤养分耗竭,地力衰退,土壤盐碱化;从连续3季蔬菜种植管理养分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促进耕层土壤pH值降低,从而有利于蔬菜连作土壤酸碱性改良,但耕层土壤Na+含量反而增加;动物粪肥增施有利于土壤CO2含量提高,从而促进土壤呼吸。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对连续3季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第3季蔬菜〉第2季蔬菜〉当季蔬菜。[结论]通过有机物质增施来培肥和改良土壤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明显,尤其是稻草施用对当季蔬菜的生长反而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蔬菜种植中应谨慎使用,从养分长期管理角度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改善蔬菜连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镉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镉的吸收能力,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同步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各220个(包括16个蔬菜种类).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土壤及蔬菜中总镉含量.应用箱线图、方差分析、聚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蔬菜种类在自然条件下对土壤镉吸收能力的差异,并探讨了土壤pH、镉含量等对蔬菜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蔬菜对镉元素的吸收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叶菜类的吸收能力大于果菜类蔬菜,油菜吸收镉能力最强.叶菜类蔬菜其吸收系数变异性较大,而果菜类较小.自然条件下,土壤镉活性较差,土壤pH、镉含量的差异性没有对蔬菜吸收土壤镉的能力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蔬菜种植时要注意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注重对微量元素富集性的把握可以更好的指导蔬菜的种植。而在文中通过六种蔬菜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富集性的比较和研究,对蔬菜和土壤中微量元素进行了解,并就不同的蔬菜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富集的规律进行把握,为蔬菜的种植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土壤盐分障碍已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一大难题,土壤盐分障碍主要是土壤盐分含量的增高,它不仅影响蔬菜产品质量与蔬菜产量,而且使蔬菜病害发病重、防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正>菜地合理轮换种植蔬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有机质,而且能调理土壤中养分平衡,有效抑制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减轻或消灭病虫的效果。1.合理轮换种植蔬菜,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不同,把需氮较多的,需磷较多的和需钾较多的蔬菜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同浅根性蔬菜轮作,就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  相似文献   

14.
土壤-蔬菜系统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毒性有机污染物和环境激素类污染物。随着人们对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担忧,土壤-蔬菜系统的有机污染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对土壤-蔬菜系统的PAEs进行了较多的调查和研究。综述了土壤、蔬菜中PAE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包括迁移分布、吸收累积规律和降解作用等。文献资料显示,土壤和蔬菜中频繁检测到PAEs化合物,以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的检出频率和含量水平较高。来源于不同基地的土壤和(不同品种)蔬菜中单个PAEs化合物浓度及其总浓度差异较大。国内外主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PAEs在土壤-蔬菜系统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土壤中的PAEs会被蔬菜根系吸收、向蔬菜的地上部运移并在地上部累积,但蔬菜体内累积的PAEs量占土壤初始含量的1%以下。  相似文献   

15.
土壤是蔬菜种植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肥沃的土壤能够促进蔬菜健康生长,如果土壤的养分、水分、肥力不足,则无法满足蔬菜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由此会导致蔬菜减产,并且还会对蔬菜品质造成影响。为此,加强蔬菜的土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蔬菜种植地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对蔬菜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蔬菜种植地土壤的改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瓯海区蔬菜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温州市瓯诲区蔬菜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初步探明瓯海区蔬菜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酸化程度及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土壤限制因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温州市瓯海区蔬菜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分析,掌握了瓯海区蔬菜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酸化程度、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影响该区蔬菜生产的主要土壤限制因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商品有机肥、蔬菜废弃物堆肥、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蔬菜废弃物堆肥+微生物菌剂4种处理对青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及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一定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孔隙度,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增加,以蔬菜废弃物堆肥处理效果为好。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好于商品有机肥,以蔬菜废弃物堆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效果为好。各处理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对土壤影响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蔬菜废弃物堆肥+微生物菌剂、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蔬菜废弃物堆肥、商品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宜兴市典型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采样,并做土壤养分均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且耕层(0~25 cm)酸化程度大于亚耕层(25~50 cm),大棚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两种栽培模式下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有在表层过量累积趋势,且大棚蔬菜地较露地蔬菜地土壤更明显,而速效钾在露地蔬菜地土壤的积累较大棚蔬菜地更明显.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及有效锌、有效硼等都处较丰水平,而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增施硅肥可能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大棚蔬菜进行盐分分析表明:10个点的蔬菜大棚土壤已达到中盐土盐渍化水平,其中盐分大于1.0 g/kg小于2.0 g/kg的占50%,盐分接近3.0 g/kg的比例为40%,对应的土壤电导率也呈相同趋势,且所测定土壤盐分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重施氮肥造成的硝态氮积累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受经济效益的驱使,设施栽培蔬菜种类仅限于瓜类、茄果类等少数几种蔬菜,很难象露地蔬菜那样实行轮作。因此,出现了大棚设施内土壤盐分障碍严重、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养分不平衡等一系列土壤障碍因子,造成蔬菜产量降低、品质恶劣,严重威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