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防林针叶树新品种的引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防林树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按照气候相似论及品种同源性理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常绿针叶树品种17个,历经40余a定点试验,从生长发育、抗逆性及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国外引进的10个品种先后3次在6个地点试验,因不能适应该区严寒、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在苗期即被淘汰。国内的7个品种中东宁赤松、长白松、兴凯湖松、红松在该区从播种育苗到试验造林获得成功。从生长特性看,其生长速度为兴凯湖松>樟子松≥红松>长白松>东宁赤松;抗逆性上,东宁赤松最弱,其余3个品种与樟子松稍有差异;从生长特性及树种特性上看,兴凯湖松、长白松较适宜作为农防林树种,红松作为农防林则还需进一步驯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针叶树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增加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造林树种,改善当地的森林结构,特从外地引选了班克松、红松和长白松3个造林树种。根据12 a的调查,3个树种均能在该区正常生长,从苗高、胸径、冠幅几方面看都不比当地的樟子松弱,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寒、耐旱特性。3个树种不仅能正常生长,并能开花结实,说明这3个树种均能适应试验地区的气候。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辽西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进行了长白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引种地长白松自14年生时开花结实,与当地栽培的樟子松相比,初期生长速度较慢,10年生以后逐渐超越樟子松,年高生长量可达95 cm,且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2013年至2016年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新江实验林场进行了阿拉斯加落叶松的播种和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龄阿拉斯加落叶松林分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生长量与当地对照品种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文章概括了阿拉斯加落叶松的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为该落叶松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白松是我省长白山林区的稀有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白河一带。为大量发展长白松造林,于1976年开始对长白松进行全光育苗。一年出圃的长白松苗平均高10厘米,地径0.3厘米,选部分苗上山造林成活率很高。现将全光育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林业厅下达,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樟子松、长白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建立与经营技术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效益评估体系研究",与龙江县绿色海洋林场合作项目"彰武松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和与富锦市东风岗林场合作项目"三江平原区东风岗1号杨选育与栽培"四个科研课题于2014年12月2日在哈尔滨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由黑龙江省林业厅科技处宋春姬处长主持。"樟子松、长白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建立与经营技术研究"课题,选择樟子松和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191个,建立樟子松、长白落叶松1.5  相似文献   

7.
范英 《内蒙古林业》2012,(10):12-13
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是欧洲赤松的一个地理变种,为松科、松属常绿针叶大乔木,为我国所特有,是我国北方珍贵的针叶树种之一。大同地区引种樟子松已将近40年,基本掌握了该树种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其育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很细致,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在我省发展较快,已成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长白松俗称美人松,仅见于长白山二道白河及和龙境内中部山脊上有零星小片天然林。长白松外形挺拔秀丽、娇娆多姿,是我省很有希望的造林绿化树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扩大引种试验。因此,本文就两个树种的苗期生长特性及有关问题,做一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北方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文章论述了樟子松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沙地育苗技术,主要从樟子松育苗时圃地的选择、圃地选定后的整地和改土、施肥、播种育苗和播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的沙地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alicaLitv.)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和呼伦贝尔草原沙地,而樟子松人工林可见于东北各地.从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现状来看,樟子松耐旱,不苛求土壤,适生半干旱地区的特点尤为突出,是黑龙江省西部“三北”防护林营造地区很有前途的珍贵造林树种之一. 建国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营造了一些樟子松人工林,认真总结这方面的造林经验,对当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现将我们几年来有关樟子松人工林的调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