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通过对在江西北部试验地的温度记录及对6个桉树树种其9个品种的耐寒表现进行研究,发现了试验地的气温变化特点,并判断极限低温、不充分的耐寒锻炼是导致桉树寒害的主要原因;在-6.8℃低温中,本沁桉、溪谷桉的耐寒能力强,多利桉与邓恩桉具有一定的耐寒力,柳桉和巨桉不具有耐寒能力。选择出耐寒能力与速生性均优良的邓恩桉20748种源、本沁桉为推荐发展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耐寒桉树树种/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1996年引种栽培的9种耐寒桉树连续6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巨桉、邓恩桉具有耐寒、速生、丰产优良特性,可作为永安市及福建省冷凉地区发展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主栽树种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3.
耐寒桉树树种及种源引种试验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1996年引种栽培的9种耐寒桉树连续6a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巨桉、邓恩按具有耐寒、速生、丰产等优良特性,可作为永安市及福建省冷凉地区发展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主栽树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无性系DH3229、EC14、C6、巨桉、尾叶桉U6为参试品种,对参试品种3年生林的各项生长指标、抗逆性指标等进行了系统观测、评价。其结果表明,桉树耐低温寒害、耐高温干旱是重庆地区抗逆性状的核心指标,DH3229速生丰产树种可作重庆西部低海拔生态区域的优良种源,其无性系种苗可用于重庆地区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园林绿化。本项研究结果扩大了尾巨桉DH3229的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5.
南方桉树人工林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2008年初,中国南方8省(区)桉树人工林遭受严重雨雪冰冻寒害.调查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受灾的地理范围是24°15′-26°54′N,104°-118°E,其中,重灾区是湘南、赣南、桂北和粤北地区,在粤、桂、赣3省区,寒害的垂直分布发生在在海拔300~600 m范围以内.受灾树木断顶、折干、弯曲、倾覆、树皮冻裂或枝叶冻枯,多数植株以遭受机械损害为主,发生生理冻害的情况极少.根据综合受害等级分析,巨赤桉无性系DH201-2受害程度最重,尾巨桉DH32-29和巨尾桉无性系GL9等次之,邓恩桉和巨桉耐寒性较强,受灾程度相对较轻.通过对灾情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关于今后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西省宁都县引种、试种的多个桉树品系/种源的生长量及冻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品系)仅本沁桉、邓恩桉和赤桉冻伤程度相对较轻,但是生长较慢;其它速生品系冻伤较重,冻伤等级均达到Ⅲ级(含以上),如巨桉、尾细桉、尾赤桉、韦赤桉、尾巨桉等。赣南北缘大规模发展速生桉树风险较大。综合考量情况下,局部地区发展速丰用材林可选择亚林巨桉、韦赤桉GY-66、尾细桉M1、DH184-1四种品系,邓恩桉、本沁桉和赤桉等较耐寒品系适宜生态公益林、园林绿化或公路旁栽种。  相似文献   

7.
几种不同桉树在福建省中部区域引种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中部地区永安市分别进行尾巨桉、邓恩桉、尾细桉、赤桉等几种不同桉树引种栽植试验,调查它们当年的成活率、生长量、保存率、冻害状况和病虫害危害以及两年生和三年生的胸径和高生长量,比较分析上述几种树种3年生胸径、树高的生长。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年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尾巨桉、尾细桉生长量较高,但抗寒性较差,赤按有良好的抗寒性,但生长量较差。对于桉树北移栽植而言,极端低温是该树种的限制因子。在比较速生性状的同时,应考虑它的抗寒性状。该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区域引种栽培是较理想的选择树种,可减少按树在该区域投资风险,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桉树纯林为对照,设置了巨尾桉+望天树,巨尾桉+红椎,巨尾桉+马尾松和巨尾桉+降香黄檀4种混交模式,研究了桉树和不同树种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冠幅、单株积材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和其它树种混交能够促进桉树生长,其中巨尾桉+红椎模式下,桉树胸径、冠幅最大,单株积材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11.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2种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为混交树种,对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与红锥、米老排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与米老排(3∶1)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生长量明显高于桉树纯林。而混交模式下,红锥生长量增加,而米老排生长量降低。初步认为,混交能促进桉树生长,但最佳混交造林模式因混交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12.
短周期桉树无性系苗木低温胁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共测定了54个短周期桉树无性系在人工气候培养室中的低温胁迫伤害指数和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对无性系伤害差异极其显著;苗木不同培育年份对低温伤害指数的影响明显,但对苗木死亡率的作用不大。苗木在低温胁迫处理后1~3 d内观察评分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由于受测试的不同树种和无性系苗木的低温伤害或致死低温范围窄,而直接影响林分的野外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外界环境的极低温限制应是制约桉树往偏寒地区扩大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低温胁迫伤害指数在无性系间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适度提高无性系抗低温胁迫能力,而结合耐寒桉树树种选育和改进环境与养分条件应可以获得更好的抗性效益。苗木或林木的生长状态对受低温伤害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巴西桉树面积达到470万hm2,占人工林面积的83.93%,是巴西林业经济的大部分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是巴西桉树发展的翅膀,使生长量从1960年代的10 m3.hm-2.a-1大幅提高到目前的40 m3.hm-2.a-1水平,帮助巴西成为世界桉树人工林水平最先进的国家。巴西特别重视桉树的遗传改良,林纸公司都有自己的育种计划,不断生产新品系;目前,巴西各林业公司以巨桉×尾叶桉无性系为主,在生产一线使用的有5~8个巨尾桉无性系,储备的无性系更多一些。最小耕作法,使巴西桉树持续高产,其要点是必须保留采伐剩余物,拿走采伐剩余物5 a后的土壤分析表明N、P、K和Ca分别损失4%、13%、31%和5%,这将严重改变立地质量;整地必须严格控制扰土面积,在地势较平坦地区采用全机械"深耕裂土"方式整地,在丘陵区用小型手工机械挖暗穴整地方式或者人工用镐松土;造林采用小型手工机械栽植和施肥,这样可以减少扰土面积,但效果不减。机械化或小型机械化是桉树种植、经营和采伐的必由之路。白蚁和杂草严重影响桉树生长,必须严加控制。萌芽更新是巴西桉树人工林主要更新方式之一,与再造林相比,桉树萌芽更新有诸多优势,造林程序少、成本大幅降低;生长量方面,到7年生砍伐时,可能减产16%,利润却可增加21%。"镶嵌式"造林格局在巴西最典型,在河流、道路、小班分界、林道等地方要保留一定的次生林,以保护环境、隔离病虫害、美化生态以及防火等。对劳工的保护、尊重、提高劳动待遇是高质量完成各项造林、经营和采伐任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魏润鹏 《林业科学》2012,48(7):153-160
分析63个桉树无性系种植后第2年的顶梢伸长过程,并用一个Sigmoid-Logistic混合生长方程对每一无性系分别予以拟合。所有拟合结果均极为理想,拟合度(R2)高达0.97以上,拟合显著性水平P<0.0001,4个方程参数在拟合中作用突出,大多数情况下P<0.0001。顶梢伸长节律和林木生长均呈现出无性系间的变异;所有无性系均明显地呈现出早晚缓慢生长期和中间速生期;大部分无性系,特别是快速生长者,顶梢在气温较低的冬天仍然继续生长。秋冬季顶梢伸长是否停止或快慢可能说明桉树无性系林木对低温危害的敏感程度。根据顶梢伸长特征,可以将桉树无性系分成不同类型,选择适合不同需求的无性系。建议将种植区分成3类区域,并采用相应的无性系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is)是在桉树人工林下间种的多种药用植物中初步筛选出的对水土保持作用强、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从鸡骨草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管护、采收等方面总结介绍了鸡骨草在桉树林下栽培经营技术,并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多数桉树资源主要集中在较为温暖的沿海地区.目前在湖南和江西等华南和中南省份较为冷凉的内陆地区,通过选择一些合适的耐寒桉树品种,种植了一些规模不大的桉树人工示范林,这些示范林显示出了较好的适应性与丰产性.这些较为冷凉的内陆地区有着立地条件较为优越的适合人工林发展的广大林地.对于较冷地区,尤其是湖南省来说,通过分析所...  相似文献   

17.
广西国营林场租赁林业用地发展速丰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广西不少国营林场特别是区直林场除在场内发展速丰林外,利用林场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在社会租地积极营造速丰桉,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几年的种植,一方面发展呈现一定规模,另一方面租赁林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对广西国营林场租赁林业用地发展速丰桉实际情况比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国营林场对外发展速丰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和措施,以期为解决租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营林场和广西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联烽 《林业科技》2011,36(1):56-58
通过时南方集体林区县——永安市桉树造林状况以及群众反映桉树造林导致土壤板结、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抑制林内其他植物生长和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正视桉树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推广桉树混交造林与平衡施肥技术,引导种植户采用科学的桉树造林、经营管理方式,促进桉树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立地选择、整地技术、良种壮苗、密度控制技术、抚育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水分管理技术和病虫控制技术等八个方面讨论了速生桉人工林栽培技术的精准化问题。根据作者的营林实践,提出了速生桉人工林栽培技术精准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