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腐皮病 中华鳖俗称甲鱼,甲鱼受损伤后,四肢、颈部、尾部及周边皮肤组织变白、糜烂、坏死,严重时骨骼外露,爪脱落。 防治:①控制甲鱼饲养密度,及时分养,经常更换池水;②每周用1×10~(-6)~1×10~(-6)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③及时隔离病甲鱼,用2×10~(-6)~3×10~(-6)生石灰或漂白粉反复药浴5~6d,确认痊愈后,放回原池饲养;④用鳖速康20×10~(-6)~40×10~(-6)全池泼洒,每天一次,并常换水,病甲鱼2~3d后即可停止死亡。  相似文献   

2.
一、腐皮病。甲鱼受损伤后,四肢、颈部、尾部及周边皮肤糜烂、组织变白、发黄、坏死,严重时骨骼外露,爪脱落。 防治:①控制甲鱼饲养密度,及时分养,经常更换池水。②每周用1×10~(-6)~2×10~(-6)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③及时隔离病甲鱼,用2×10~(-6)~3×10~(-6)生石灰或漂白粉反复药浴5~6天,确认痊愈后,放回原池饲养。④用鳖速康20×10~(-6)~40×10~(-6)全池泼洒,每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套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  相似文献   

4.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跃,一旦在管理上不注意,极易造成鱼病流行。总结各地经验,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清。即清塘消毒。水深1m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全池泼洒。以消灭传染原、病原体及增加钙质营养,调节酸碱度,改善水体环境。 二、防。即搞好鱼病预防。要搞好鱼种、工具、食场、饲料的消毒。具体方法是:在放养前用10×10~(-6)的漂白粉对鱼种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用5%漂白粉洗刷或日光曝晒;网具用10×10~(-6)硫酸铜  相似文献   

5.
鳖①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钟形虫病。②用4OO×10-6食盐和400×10-6小苏打合剂全地泼洒,或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鳖5分钟,可防治水霉病。③用5%食盐水浸洗病鳖约1小时,可防治颈溃疡病。④500×10-6食盐和500×10-6小苏打合剂全地泼洒,可防治白斑病。龟①400~500×10-6食盐和400~500×10-6小苏打合剂全地泼洒,防治水霉病。②10%食盐水浸泡3O分钟消毒器皿,防治白眼病和腐甲病。泥鳅①用2%~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水霉病。②每亩用4-6kg食盐兑水全地泼洒,治疗鱼苗阶段气泡病。牛蛙①用O.05%~0.1%食盐水浸…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新药“克虫王”在水产养殖中对鱼类的毒性,选用“克虫王”两种剂型渔用杀虫剂对大口鲶鱼苗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_2型“克虫王”对全长4.9cm大口鲶鱼苗的24h、48h、72h半致死浓度(TLm)分别为1.20×10~(-6)、0.88×10~(-6)、048×10~(-6),安全浓度为0.14×10~(-6)。C型“克虫王”对大日鲶鱼苗的24h、48h、72h半致死浓度(TLm)分别为4.65×10~(-6)、3.60×10~(-6)、1.15×10~(-6),安全浓度为0.64×10~(-6)。  相似文献   

7.
硫酸铜、生石灰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对水产养殖是有害的,生产上多采用硫酸铜或铜、铁合剂杀灭,为了确切了解硫酸铜对微囊藻的致毒效果和生石灰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我们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生石灰检验了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对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硫酸铜对微囊藻的生长有抑制甚至杀灭作用,0.6×10~(-6)以上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两种药物对脊尾白虾各期(氵蚤)状幼体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水实验法进行甲醛和孔雀石绿对脊尾白虾 (Exopalaemoncarinicauda)各期状幼体 (Z1~Z6)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pH值为 7 9± 0 5、水温 (2 6 0± 0 5 )℃的条件下 ,甲醛对脊尾白虾Z1~Z6的半致死浓度 (48hLC50 )分别为 176× 10 -6,16 7× 10 -6,15 0× 10 -6,16 7× 10 -6,113× 10 -6,5 5× 10 -6,安全浓度 (Cs)分别为 30× 10 -6,17× 10 -6,32× 10 -6,11× 10 -6,4× 10 -6,9× 10 -6;孔雀石绿对脊尾白虾Z1~Z6的 4 8hLC50 分别为 0 4 5 1× 10 -6,0 4 4 8× 10 -6,0 5 91× 10 -6,0 4 4 0× 10 -6,0 380× 10 -6,0 15 8× 10 -6,Cs分别为 0 0 6 9× 10 -6,0 0 5 8× 10 -6,0 10 2× 10 -6,0 0 90× 10 -6,0 0 71× 10 -6,0 0 34× 10 -6。其中Z5和Z6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壳多糖对罗氏沼虾苗的生长和抗菌防病作用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探讨壳多糖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在室内使用玻璃缸放养健康虾苗,人为感染气单胞菌等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体中放入壳多糖(50—100×10~(-6))可以净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因此,可进行不换水育苗;(2)在水体中加入壳多糖(25—100×10~(-6))可以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繁殖,增强罗氏沼虾的免疫功能,提高虾苗的成活率;(3)25—50×10~(-6)壳多糖可促进虾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与方法1.1 水源与养龟器具 水源为含细菌总数低于3个/升的自来水并经加温,调至27~29℃;养龟器初期为水泥池,后改换成玻璃钢水槽,共10个,19米~2。每天结合换水,对龟体和水体进行消毒。每2~3天分别用400×10~(-6)“龟体宝”、10×10~(-6)高锰酸钾对小鳄龟和养龟器交叉药浴2小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鱼免)状黄姑鱼网箱养殖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细菌性烂鳃病:流行季节为5—8月,危害各生长阶段鱼,川浓度10×10~(-6)漂白粉和10—20×10~(-6)呋喃西林分别浸洗3—5min,连续2、3次可治愈;细菌性竖鳞病:发病季节为4—12月,危害各生长阶段鱼,治疗用40×10~(-6)高锰酸钾浸洗5—10min及呋喃西林粉末涂抹患处,或注射链霉素15—20mg/kg鱼;肠炎病:发病水温18—30.5C,流行高峰25—30C,危害各生长阶段鱼,防治方法为,每100kg鱼用呋喃唑酮3—5g或氟哌酸5—10g拌饵投喂,连用4—6d;湖蛭病:流行于12—5月水温22C以下吋,寄生于各龄鱼,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可用捕捉去除、淡水浸泡5—10min或5—6%盐水浸泡3—5min使虫体脱落;气泡病:发病季节5—9月,水温25—30.5C,危害体长150mm以下幼龟,将发病早期的个体移入水温较低、水质较清洁新鲜的水中,可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将158日龄、体长11.04毫米的金眼狼鲈分别放养在盐度为0、4×10~(_3)、8×10~(-3)、12×10~(-3)、16×10~(-3)、20×10~(-3)的水中,每个水族箱(64升)放养10尾,每种盐设四个重复。投喂配合饲料,半月取样一次,养殖70天。结果表明:养殖在盐度为12×10~(-3)以下水中的鱼个体显著较大(体长146.8~155.7毫米)  相似文献   

13.
1 准备工作 虾池底质以砂质为好,含砂率55%以上,水深80cm以上。秋季收获后,排干池水,对池底进行冷冻、曝晒,直到池底开裂为止。放苗前半个月,用拖拉机耕耙、疏松,施用100~150×10~(-6)的生石灰或25~30×10~(-6)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继续曝晒数日,然后经几次进排水  相似文献   

14.
大弹涂鱼寄生蛭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几种化学药物以及淡水和高盐度海水治疗大弹涂鱼寄生蛭的实验结果。单独使用 1 0mg/dm3 的敌百虫或 1 0 0× 1 0 -6(V /V)~ 2 0 0× 1 0 -6(V /V)的福尔马林以及混合使用 1 5 0× 1 0 -6(V /V)福尔马林 +0 5mg/dm3 (或 1 0mg/dm3 )的敌百虫对杀灭大弹涂鱼寄生蛭有明显的疗效且较安全。采用淡水浸泡治疗大弹涂鱼寄生蛭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高盐度海水浸泡能使鱼蛭脱落 ,但也会导致大弹涂鱼死亡。硫酸铜和“鱼虫绝杀”不宜作为治疗大弹涂鱼寄生蛭的化学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铜、锌、锰、钼、钴为钝顶螺旋藻培养液的必需元素,并确定了最佳浓度依次为:2×10~(-7)、2.2×10~(-5)、4×10~(-5)、8.3×10~(-8)、5.5×10~(-5)mol/L。本文以Zarrouk培养基为基础,并对五种微量元素作了修订。本文研究表明:铜、锰的浓度与Zarrouk培养基基本相同,锌高2个数量级,钼低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诱导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人工诱导西施舌产卵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氨海水浸泡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对诱导排放精卵具有明显的作用。NH_4OH的有效当量浓度为1.5×10~(-3)——3×10~(-2)N,其中以7.5×10~(-3)——1.5×10~(-2)N氨海水诱导排放率最高。采用阴干加流水刺激和阴干加升降温刺激,都能促使性成熟的西施舌排放精卵。  相似文献   

17.
药物对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美美  郭平 《水产科学》1993,12(1):11-15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对26种抗生素和15种中草药的敏感性及3种常用杀菌剂的杀菌效力。结果表明:对抗生素中氯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吡哌酸高度敏感;对白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痢特灵中度敏感;对中草药黄岑、黄柏、大黄、黄连高度敏感,对地榆、苦参、野菊花、桉叶敏感。在每ml含有4×10~6个细菌悬液中,经1ppm漂白粉、20ppm生石灰、0.5ppm硫酸铜杀伤作用60min后,存活率基本为零。为防治对虾红腿病的用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对虾早茬苗的技术措施如下: 1.清池、进水、施肥 放苗前10—15天,用100×10~(-6)的漂白粉(或每亩施40kg)彻底清池消毒,并反复冲刷干净。2天后注入40—50厘米清洁的海水,至放苗时逐渐将池水注满。进水须经60目左右的尼龙筛网过滤。进水后向池中施5~10×10~(-6)的氮肥(硝酸钠、尿素等),繁殖基础生物饵料,为虾苗入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放苗时间及放苗密度 放苗时间一般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棚水温稳  相似文献   

19.
为更科学地使用硫酸铜治疗淀粉卵涡鞭虫病,该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有效驱杀浓度和作用时间,并评估其对卵形鲳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安全质量浓度小于43.06mg·L~(-1)。用3.13、0.78、0.20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处理10、30、60 min可100%驱杀涡孢子;用2.0、1.0、0.5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浸泡鱼体2、4、8 h可100%清除鱼体上的营养体;而包囊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用100 mg·L~(-1)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仍有90%以上的包囊能继续分裂。治疗实验显示,在0.2、0.4mg·L~(-1)硫酸铜溶液中连续药浴10 d,对患病鱼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80%和90%,表明使用低浓度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可有效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  相似文献   

20.
本尼登虫是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之一。本实验采用十二种渔用杀虫剂对大黄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6℃时,处理90min,大黄鱼的半数死亡浓度(LC50)分别是:甲醛500×10-6、氨水200×10-6、过氧化氢1200×10-6、硝酸铵3.5×10-6、敌百虫0.5×10-6、36%醋酸100×10-6、高锰酸钾8×10-6、盐60‰、水烟浸出液290×10-6。对自然感染本尼登虫的大黄鱼进行药浴试验,杀虫效果较好的有:过氧化氢、高浓度盐水、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