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动物及动物食品中的化学残留、激素残留和病害毒素不仅影响其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有害,也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肉类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防止病害、毒害肉类上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产品向无公害、无激素、无病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方向发展,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步伐,必须从饲养的源头抓起,并制定从动物品种、饲养管理、防疫检疫到屠宰监督相配套的安全肉认证标准。在动物来源上,要求认证单位的动物必须来源于区境内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规模饲养场。饲养场要卫生、整洁…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6,(1):56-56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244.8万t,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1%。在国际畜产品贸易中,我国的畜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如我国的猪肉价格低于国际市场40%、牛肉低50%、羊肉低80%、禽肉低30%、禽蛋低30%,按说这种价格竞争优势可使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近年来我国畜产品出口却步履维艰,屡屡受阻,肉类出口仅占国内肉类总产量的1.3%,占世界肉类出口总量的3.6%。其主要原因就是动物疫病问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3.
禽业信息     
山东省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悉,2002年,全省畜牧业依靠科技和体制两个创新,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据调查,禽肉所占肉类比重已达到30%以上,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40%。据介绍,去年我省通过实施沿黄牛羊产业带、黄河三角洲绿色畜产品基地、秸秆青贮和种草养畜等工程建设,畜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一是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猪肉所占肉类的比重降到约46.5%,牛羊禽兔肉等的比重达到了53%。其中,禽肉所占肉类比重达到了30%以上。养鸡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二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以上杂交猪…  相似文献   

4.
开发肉类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名优产品,是肉类行业开拓市场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要坚持科技兴业的方针,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肉类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小包装、分割肉、冷冻肉产量比重;各类熟肉制品实施名牌战略,传统肉制品现代化,西式肉制品提高档次,加快速冻方便食品、保健功能产品的发展;改善包装、提高质量标准、增加花色品种,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肉品加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5.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数达到了11051万头只,同比增长4.1%。从2007年1月15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6年,内蒙古肉类、牛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肉类产品预计达到257万t以上,增幅超过11.8%,其中羊肉产量达85万t,增幅超过20%.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畜产品出口呈停滞状态。2001年肉类产品出口额为29.4亿美元,同比上涨1.03%,比1996年下降6.43%。出口量占肉类产品的比重为3.3%,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比1996年下降1.05个百分点。从品种来看,除了羊肉、乳制品出口下降外,其他畜禽产品如牛产品、猪产品、牛肉、猪肉、家畜产品的出口都分别比上年同期有增长。农业部专家蔡萍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畜产品出口质量较低、初级产品占比重大外,还与我们缺乏国际贸易人才、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安全生产标准、产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有出口潜力的食品、农产品中,畜产品被认为最有价格优势,但有消息显示,我国的肉类产品受到壁垒的制约也最严重。有关人士认为,加入世贸以后出现贸易纠纷是常见的现象,另外,欧盟肉类市场在入世之前其实就很难进入,这里面也有客观原因。欧盟国家的消费习惯不像中国是把肉加工熟透了吃,因此一旦有病疫,后果特别严重,所以他们的要求一直很高。在较长时间内,欧盟市场不会是中国畜禽产品的较大市常因为在欧盟看来,中国的畜禽产品是整体,因此,局部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形象。事实上,中国畜牧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为了配合…  相似文献   

8.
正京津是国内一线特大城市,畜产品需求量大,对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因此,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加快发展畜牧产业的关键。近年来,国内肉类食品供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对肉类食品的需求由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避免发生"瘦肉精"猪肉、三聚氰氨牛奶、苏丹红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是发展  相似文献   

9.
肉类、肠衣、蜂蜜等动物产品是四川传统大综出口商品,年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加入WTO后,技术贸易壁垒作用凸现,动物源性食品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研讨对策,扩大出口,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畜牧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1四川出口动物源食品概况目前,四川获得检验检疫部门卫生注册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27家,其中20个肉类加工厂获俄罗斯卫生注册,有1家猪肉加工厂获得新加坡注册,1家兔肉加工厂获欧盟注册,有14家肠衣加工企业获得检验检疫部门卫生注册,其中有11家获得欧盟注册。有35个畜产品和15个动物生化制品…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是指导畜产品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引导畜产品消费,推进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畜牧业发展总体状况 1 畜禽饲养量与产品产量明显增加 我国主要畜禽饲养总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畜产品产量持续上升,目前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肉类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显著增加,见表1、表2、表3、表4、图1、图2。  相似文献   

12.
肉类食品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由此开始了中国肉类工业迅速发展的步伐。但是.中国肉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尚未完全形成.肉类转化率很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动物及动物食品中的化学残留、激素残留和病害毒素不仅对消费者有害 ,并影响其产品的质量 ,也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肉类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防止病害、毒害肉类上市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畜产品向无公害、无激素、无病害的绿色畜产品方向发展 ,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步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试点要求 ,并结合自身实际 ,泰安市岱岳区出台了《安全肉标准化生产认证办法》(试行 )。《办法》要求生产安全肉要从饲养的源头抓起 ,并制定了从动物品种、饲养管理、防疫检疫到屠宰监督相配套的安全肉认证标准。在动物来源上 ,要…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从1985年到2000年,中国肉类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肉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人均肉类占有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猪肉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禽蛋产量自1985年以来,多年保持产量世界第一;我国奶业发展也很快。总体而言,我国畜产品由改革前的供不应求达到目前的供求基本平衡。在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畜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88.8%下降到1999年的67.3%,禽肉、牛肉和羊肉比重由1980年的5.1%,2.1%和3.5%上升到1998年的19.6%,85%和4.2%。  相似文献   

15.
我国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产品加工现状 畜产品加工业是由肉、蛋、乳、皮、毛、绒等多项产品加工形成的庞大产业。经过50年尤其是近20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已初具雏形。2001年,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肉类总产量达到6340万吨,比上年增长35%;禽蛋产量2288万吨,增长2%;奶类产量1029万吨,增长12%。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6590万吨,比上年增长4%,禽蛋、奶类  相似文献   

16.
我市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日益重视,对畜产品安全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加入WTO后,我国产品的低成本经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国际市场上有  相似文献   

17.
畜产品加工业是由肉、蛋、奶、皮、绒等多项加工组成的庞大产业,经过50年尤其是近20年发展,我国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已初具雏形,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现就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现状谈谈我国畜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一、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⒈肉类加工业现状肉类加工是畜产品加工业中最大的加工行业。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肉类屠宰加工企业3728个,拥有固定资产近500亿元,从业人员近500万,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90家,出口注册企业200多家,获出口经营权的39家,工业产值超过20亿元的已有6家。在3728家企业…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11年上半年中国畜产品,包括肉类(生猪产品、家禽产品、羊产品、牛产品)、蛋产品和乳制品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量变化以及主要畜产品进出口市场情况。2011年上半年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较上年同期增加12.59亿美元。肉类贸易中生猪产品继2008年后再次贸易逆差,羊产品贸易逆差较上年同期增加,而牛产品贸易逆差下降,家禽产品保持贸易顺差,且顺差增加;蛋产品继续保持贸易顺差,且顺差增加;乳制品贸易继续保持逆差,且逆差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是指导畜产品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引导畜产品消费,推进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我国的畜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上有着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在优质安全检查上处竞争劣势。加入WTO后,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不符合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生素残留于畜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等危害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动物产品中的抗生素要求越来越严,而且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