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测交筛选是选育杂交水稻新恢复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大量测交配组,得出如下结论:IR系统,我国台湾及南朝鲜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恢源入选率,特别是南朝鲜的密阳、■里、水源三大系统是今后开发的重要恢源,IR系统恢复力最强,但熟期偏长者较多,南朝鲜材料恢复力稍逊,但较耐肥、耐寒;通过系统选育、辐射诱变、杂交转育等方法可获得较理想的恢复系。不育系利用方面,珍汕97A的恢源比协青早A要广。  相似文献   

2.
天优596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广东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抗稻瘟病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南恢59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11—2012年在建阳市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强等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五丰优998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五丰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五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998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稻米品质较优和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五丰优316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五丰优316系汕头市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五丰A与自育恢复系汕恢316配组育成。该组合在丰产性、适应性、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合华优8830和中九优207,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5.
B优817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803A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选育的恢复系泸恢17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品质较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2003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内恢10595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优质抗稻瘟病香稻恢复系内香恢3306与引进的恢复系辐恢606杂交选育而成的香稻恢复系,具有抗病性强、配合力强、稻米有香味等特点。利用内恢10595与内香6A配制的组合内6优595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所配其他新组合甜优2595、野香优595、早香优595等已进入四川省区试或联合体试验。  相似文献   

7.
特优00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009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了福建省区域性审定。在闽西北稻区试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为促进特优009示范推广,2002年在邵武市洪墩镇安排制种试验,初步观察了恢复系南恢009的特征待性,并总结出配套高产制种技术。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998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998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强和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合华南早晚季种植和南方稻区作后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68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两优688是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两系不育系SE21S和自选恢复系南恢68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两优688双亲特征特性,结合建阳、武夷山等地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平荣 《中国稻米》2001,7(5):25-25
蜀恢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黎汉云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用1318与88-R3360杂交育成的一个高配合力、抗病、优质中籼迟熟恢复系,其中母本1318系该所利用强恢复材料圭630、古154和抗稻瘟病品系IR1544聚合杂交育成的高抗稻瘟病强恢复系,父本88-R3360是米质优良的辐36-2和恢复系IR24杂交育成的优质恢复材料。蜀恢527于2000年7月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一、蜀恢527的特点 1.农艺性状优良 蜀恢527植株比明恢63高5~10cm,播抽期比明恢63早3天…  相似文献   

11.
天优12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广恢122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强和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合华南早晚季种植和南方稻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谷优596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经上杭县南阳镇2011-2012年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可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谷优596在上杭县作双季晚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粳型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一是采用籼粳架桥人工制恢 ,将籼稻的基因导入粳型材料之中 ,通过基因重组 ,选育粳稻恢复系及其中间材料 ;二是利用已育成的粳恢骨干系 ,通过亲本改良 ,性状互补培育新的粳型恢复系。C4 18具有米质优良 ,抗病性强 ,株型好 ,配合力高、适应区域广等优点 ,是继C57之后北方粳杂育种的又一重大突破 ,它不但被我们直接用于配制三系法、两系法杂交水稻 ,而且还被做为骨干系用于新的恢复系改良之中。近年来 ,我们针对C4 18在辽宁中北部应用时 ,生育期偏长、制种区域受限制的问题 ,采用多种配组方式 ,选育新的具有C4 18优点…  相似文献   

14.
粳恢35是用"人工制恢"法选育的能恢复野败型粳稻不育系的粳型新恢复系,与野败型粳稻三系不育系热粳1A配组育成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花粉量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杂交粳稻组合热粳优35(热粳1A/粳恢35),在区试中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于2014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扩种早杂优有其更大的潜力。1987年全国杂交早稻面积为1740.47万亩,1988年已达2500多万亩。我省1988年杂交早稻已发展到255.07万亩。然而,当前推广的组合如威优64和威优35等,生育期偏长,抗稻瘟病性较差,进一步扩大种植,已受到限制。本文结合早杂优的育种实践,对杂交早稻恢复系及其强优组合的选育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人工制恢选育早稻恢复系 (一)品种资源收集与亲本选配 1.早熟恢复好的材料。早熟不同恢源材  相似文献   

16.
抗稻瘟病杂交晚稻新组合广8优67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2):76-77
广8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广8A与自育的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复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具有江西东乡野生稻细胞质源的新质源不育系的不育特性;对其恢复系的筛选进行大量而广泛的测交,表明其恢复谱十分狭窄;通过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人工制恢法育成了对其具有强恢力的恢复系;实现了东野型不育系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组合京福1优5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京福1优527(京福优52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京福1A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6年2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现将其特征特  相似文献   

19.
神9优25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重庆市水稻工程中心和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不育系神9A和自育恢复系Q恢25配组育成的优质早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从1974——1976年我们测交了1741个水稻品种,获得了一批恢复系,其中表现比较好的如IR24,IR26、印尼矮禾、IR661、N稻、黄村晚4号和IR30等,曾在生产上发挥重大的作用。但这些恢复系由于生育期较长或抗病性衰退等,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为了选育强优、多抗、早熟的新恢复系,与测交筛选同时,开展了“恢×恢”,“恢×保”和不育系×恢复系等多种方式人工合成恢复系的研究。1978年以来已配制了851个组合,育成一批恢复系,如单花恢、339、制25、3533恢复系等,已在配制杂交稻新组合中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