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以茎芥菜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4xMt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xMtCMS和保持系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均有差异,但两者的日变化趋势一致.保持系的Pn、Gs、Ci、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均高于4xMtCMS,而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低于4xMtCMS.4xMtCMS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均低于其保持系,而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2.
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Tr、Gs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连翘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湿度RH。连翘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 360μmol/(m2.s)和26.0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9 5;CO2饱和点较高,在2000μmol/mol范围内未达到饱和,CO2补偿点为81.79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 3。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是一种典型的阳性C3植物。  相似文献   

3.
遮阴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莓品种晶瑶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显著降低草莓叶片的羧化效率(CE)、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提高了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和CO2补偿点(CCP)。遮阴后草莓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且显著低于对照;遮阴处理草莓水分利用效率早上降低,晚上开始上升。遮阴后,叶片气孔导度(Gs)提高,蒸腾速率(Tr)下降,可能与叶面温度下降有关。以上参数表明晶瑶草莓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遮阴处理可以减轻强光下的草莓叶片光抑制程度,提高植株对光能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CO2浓度短期升高对银杏(G inkgo bilobaL.)当年生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浓度为750μmol.mol-1时,银杏当年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比CO2浓度为375μmol.mol-1时的对应值分别提高了32.6%、79.1%、16.7%、7.9%;而光补偿点(LCP)、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则分别降低了25.0%、46.2%、25.0%。这说明CO2浓度短期升高能够促进银杏的生长,但对其长期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伍定芳 《农学学报》2015,5(4):85-89
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细柄蕈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柄蕈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曲线最大值都在9:00时,17:00时后急剧下降;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趋势与Ls恰好相反。 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Tr成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因子相关不显著, Pn与内部自身因素关系更大。细柄蕈树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为典型的阳性树种,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对弱光利用效率高, 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瓜幼苗对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机理。【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水培幼苗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大气CO2浓度(约380μmol.mol-1)和倍增CO2浓度(760±20μmol.mol-1)2个CO2浓度处理,裂区设对照、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水分处理,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可显著降低Tr和Gs、显著提高Pn,从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且CO2浓度与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的Pn、Tr、WUE和Gs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2)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同化速率(A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光饱和的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和光饱和点(LSP),提高了光补偿点(LCP)。CO2浓度倍增能显著提高对照和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的AQY和Amax,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差异不显著。CO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对照条件下的Vcmax、Jmax和T...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光合特性,为推广应用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竹叶花椒优良品种"汉源葡萄青椒"(HPQ)及其变异少刺品系(SHPQ)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冠层顶部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结果】HPQ和SHPQ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 L)日变化均呈"单峰"型,Pn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其他参数峰值均出现在14:00左右;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呈"单谷"型,谷值出现在12:00左右。SHPQ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显著高于HPQ的,但两者Pn、Gs、Tr、Ci和Vpd L日均值差异不显著;在12:00—14:00左右温度较高和光照较强条件下,HPQ的Pn均高于SHPQ的,相反,其他时刻HPQ的Pn均低于SHPQ的。Pn、Tr和Gs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大于三者与其他环境因子;Pn与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HPQ的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高于SHPQ的,光饱和点(LSP)低于SHPQ的,两者LCP差异显著,而其他参数差异不显著。【结论】SHPQ具有潜在较强的低光照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日照时数少和及干旱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2个早熟葡萄品种分别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2个品种露地栽培叶片的Pn均高于温室栽培,露地‘火焰无核’的Ph最高为19.79 μmol/(m2·s);光响应中,温室栽培的红旗特早的Pnm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补偿点(LCP)最小,温室栽培的光饱和点(LSP)值高于露地栽培;CO2响应中,温室栽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比露地栽培高,羧化效率(CE)比露地栽培低,温室栽培的CO2补偿点(CCP)和CO2饱和点(CsP)均低于露地栽培.[结论]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Pn值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叶片对较高光强的利用率高于露地栽培,但对高浓度CO2的利用率却比露地栽培低.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Yieh)和其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木大于红■木。②红■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木;③红■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木,故红■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木低于■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下水稻齐穗期剑叶光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LI-6400P型光合仪测定了盐碱胁迫下水稻品种吉优1号齐穗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对不同模拟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盐碱胁迫还是非盐碱胁迫,水稻剑叶的Pn、Gs、Tr在低光强(0~200μmolphotonm-2s-1)下随光强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而Ci呈直线下降趋势;在中光强(200~800μmolphotonm-2s-1)下Pn、Gs、Tr随光强增加上升趋缓,而Ci缓慢降低;在高光强(>800μmolphotonm-2s-1)下Pn、Gs、Tr均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平衡或略有下降,而Ci降到最低并保持平衡。但与非盐碱胁迫相比盐碱胁迫使Pn、Gs、Tr、Ci整体下降。盐碱胁迫降低了水稻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苹果梨不同枝条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探讨苹果梨"光午休"现象产生的原因。[方法]以延边地区苹果梨树为试材,使用英国生产的LCi便携式光合仪,通过测定苹果梨叶片的各种光合作用参数,研究苹果梨不同枝条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苹果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均呈双峰曲线,夏季中午时有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新梢、无果短枝和有果短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相似。[结论]7、8、9月苹果梨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较为剧烈,果实的成长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果短枝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自然圆头形、开心形和Y字形的5年生龙安柚为试材,测定了营养枝和结果枝叶片的水分、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及果实品质,并分析了各项生理指标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种树形营养枝叶片的干物质的质量分数、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结果枝,且3种树形的这几项指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Y字形、开心形、自然圆头形.而且自然圆头形的蒸腾速率最大,为3.18 mmol/m~2·s.(2)开心形叶片的大量元素(N,P,Ca,Mg)的质量分数较其他两种树形高,且均表现为营养枝高于结果枝,其中营养枝叶片N,P,Ca,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5%,0.11%,6.54%,0.40%;Y字形和圆头形叶片微量元素(Fe,Mn,Zn,Cu,B)的质量分数高于开心形,其中Mn,Cu的质量分数为营养枝显著高于结果枝,但Fe,Zn,B的质量分数为营养枝显著低于结果枝.(3)Y字形和开心形的果实色泽、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均优于自然圆头形,其中开心形单果质量是自然圆头形的1.12倍;Y字形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10.33%)、Vc质量比(0.618 mg/g)、还原糖的质量分数(3.81%)、固酸比(16.78%)、糖酸比(13.54%)均显著高于其他树形,而可滴定酸、转化糖、蔗糖和总糖的质量分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营养枝、结果枝叶片的含水量、叶片干物质质量比、光合特性、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对果实品质均有影响,其中营养枝和结果枝的净光合速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Vc质量比、总糖的质量分数、固酸比、糖酸比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果实套袋对梨果台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果实套袋对华山、翠冠和丰水3个砂梨品种果台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台枝果实套袋后,枝上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 i)没有较大差异,可能与果实套袋后"库"力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环剥对麦香桃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桃麦香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的主干环剥处理,结果表明,麦香桃盛花期和花后15d环剥增产效果显著,株产分别较对照高27.66%和13.51%,并增大了果个,提高了座果率。环剥能显著抑制新梢和副梢的生长,环剥后降低了叶和果肉的含Ca量。对麦香桃环剥的后期效应研究表明,盛花期和花后30d的环剥显著改变了枝类组成,短果枝和花束枝比例增加,徒长性果枝明显减少,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内膛枯枝率和冬剪量.两个时期的环剥处理使花芽饱满,也提高了第2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大久保桃为试材,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同时设留果对照,并通过环剥和保留相同数量叶片严格控制库源关系,进行了源叶净光合速率(Pn)、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及Pn与气孔导度(Gs)、叶表面温度(TLeaf)等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源叶Pn、 Gs和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但在中午前后一段时间内TLeaf显著升高;除在果实迅速生长期间的叶片中淀粉含量外,去果对源叶细胞间CO2浓度、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酶活性无影响;源叶Pn与Gs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与E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无论是留果对照还是去果处理,源叶Pn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较高,当TLeaf超过其适宜的临界温度 (38℃)后,Pn急剧降低,且在相同TLeaf的情况下,尤其是当TLeaf高于38℃时,去果处理源叶Pn均显著低于留果对照。因此,在果树库力降低时,气孔开张度减小、TLeaf升高,可能是其Pn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Removing fruit (RF) and retaining fruit (CK)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of fruit development on one-year-old shoot of Okubo peach trees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under preventing exportation of the assimilates to the non experimental parts of the tree by girdling one-year-old shoot and keeping the same leaves between RF and C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 remova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stomatal conductance (Gs)and transpiration rate (E),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f surface temperature (TLeaf) at about midday as compared with CK.Internal CO2 concentration, soluble sugar content, reductive sugar content, starch content except that during the final rapid fruit growth stage, 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nd amylase activities in source leav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fruit remova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parabolic correlation between Pn and Gs, and a strong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Pn and E. Moreover, P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TLeaf if Tieaf was below 38℃, then decreased sharply when TLeaf exceeded the above critical temperature for both RF and CK. Pn of RF was lower, however,than that of CK in the same TLea, especially if TLeaf exceeded 38℃.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creased stomatal aperture and increased TLeaf may be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in regulating photosynthesis under a decreased strength of sink demand by RF in fruit trees.  相似文献   

17.
以晚熟白肉枇杷品种‘贵妃’为材料,研究不同结果母枝的性状对自然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疏果的情况下,梢长和叶片数是影响春梢果实穗重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其中梢长是影响夏梢果实品质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叶片数是影响夏梢坐果的主要生物学指标.贵妃枇杷生产上采用不疏果的栽培措施,若以春梢作为结果母枝,宜选择粗度大于0.9 cm、长度大于20 cm、叶片数为15~19的枝条;以夏梢作为结果母枝,则宜选择粗度大于0.7cm、长度大于30 cm、叶片数大于20的枝条.探讨不疏果条件下白肉枇杷贵妃的果实品质,认为运用贵妃的优良性状,辅以选用优良结果母枝,贵妃枇杷不采用疏果技术而生产优质果的栽培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拉枝时期和角度对矮化中间砧苹果枝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加矮化中间砧苹果的中短枝数量以利于早期丰产,以3 a生石富短枝/SH3/海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拉枝时期(4月、6月、8月、10月)和拉枝角度(水平、下垂、斜生)对其枝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拉枝时间,水平拉枝抽生中短枝的比例最大,下垂拉枝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相同拉枝角度,随着拉枝时间的推移,枝条抽生中短枝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但4~8月拉枝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在4~8月所有水平和下垂拉枝处理中,除4月水平拉枝抽生的中短枝比例显著高于8月下垂拉枝外,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在对矮化中间砧苹果整形时,应根据具体的栽植密度把主枝角度控制在水平或下垂状态,且拉枝时期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处于不同水分状态柑桔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处于不同水分条件下柑桔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柑桔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土壤水分状态关系密切.对于正常供水的植株,低温能明显降低Pn和Gs.Ci/Ca的比值升高表明低温主要抑制了叶内细胞的光合能力;而适宜的根部温度能够提高受低温影响叶片的Pn和Gs,但从酶的大幅度增加可知,这是以散失大量水分为代价的.而对于受水分胁迫的植株,一方面低温对Pn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即水分胁迫使柑桔对低温胁迫变得不敏感;另一方面,与仅受低温影响的植株相比,提高根温反而使Pn下降幅度更大,但Gs和酶却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分胁迫状况.  相似文献   

20.
库源比改变对油橄榄产量及源叶光合作用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油橄榄库源关系改变后源叶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产物积累的长期响应特征及各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深化对果树库源关系改变中源叶光合作用调控机制的认识。【方法】以‘鄂植8号’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为试材,在初花期通过减源(摘叶)和缩库(疏花)措施处理,研究库源比改变对其产量和源叶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合产物积累的长期影响。【结果】摘叶处理显著降低了油橄榄果实重量及坐果率;疏花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重量,但对坐果率的影响不大。库源比降低后,短期内(处理后7 d)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糖含量(NSC)显著增加;源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下降,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处理后30 d,3个处理间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差异消失,源叶气体交换参数Pn、Gs、E及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Ⅱ、NPQ的差异依然存在;处理后65 d,摘叶处理与对照之间大部分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消失,但疏花处理与对照间Pn、Gs、E、Ci、ΦPSⅡ等参数的差异依然存在;处理后125 d,摘叶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糖含量及大部分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而疏花处理ΦPSⅡ依然显著低于对照,Ci依然显著高于对照。库源比改变125 d后,Gs与Pn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E、Fm和ΦPSII与P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i、NSC与Pn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库源比降低后源叶Pn的下降不能只归结于光合产物的直接反馈抑制,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下降可能是长期响应过程中Pn下降的主要原因。减源处理能在短期内提高油橄榄叶片光合能力,但会加速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