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的用途很多,即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食用油。食用花生即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所以种植花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花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一、整地和施肥1.整地。进行早春鲜食花生生产的土地要采用冬耕的方式,耕深30厘米左右。在3月上旬,耙地或用悬耕犁耙地。把地整得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播种即将开始,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16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北方产区春播大花生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小花生稳定在12℃以上开始播种;麦套播花生一般于麦收前15-20天套种;夏直播花生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灭茬,尽早播种,砂性较大的土壤,也可采用贴茬播种,出苗后再进行灭茬。南方春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们推广了在3龄前梨果园内套种早春马铃薯复种夏花生模式,每亩产马铃薯1800公斤、花生240公斤。 1 种植形式 梨树株行距为1.5米×4.0米。3月上旬种植5行马铃薯,马铃薯与梨树行间距70厘米,马铃薯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4168株。5月底至6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种植9行夏花生,花生距梨树行间距60厘米,花生行距35厘米,株距18厘米,每亩8420穴,每穴2株。  相似文献   

4.
1.出口花生基地的选择1.1位置选择出口花生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公路、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和繁华地段,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并要求水质良好。1.2土质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结构疏松、理化性状好、排灌方便、土层深30厘米以上的轻壤土或沙壤土,并要求是生茬或轮作倒茬地块。2.耕作与施肥2.1冬耕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过深过浅均不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同时要做到耕匀耙细,达到深、厚、平、细。2.2平衡施肥无公害花生生产过程中以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为主,可以配合施用小量化肥,施肥量的多…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控旺是花生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花生增产的保障。花生在株高30厘米后,多进入高温多雨季节,花生在水肥充足、气温高、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速度加快极易造成徒长旺长,影响花生产量。1.花生控旺药剂的种类多效唑:多效唑是河南省舞阳地区目前使用较多的花生控旺药剂。多效唑  相似文献   

6.
<正>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已在江苏省推广多年,抓好其技术关键,是提高花生单产的重要手段。一、深耕改土覆膜高产花生要求土层不少于35厘米,最好20~30厘米厚的耕作层是疏松的沙壤土,犁底层是壤土,既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有利果针人土,荚果膨大,又有良好的蓄水保肥能力。土层浅的瘠薄山地不宜采用覆膜技术。二、轮作换茬花生要与禾本科作物、薯类、棉花、蔬菜等进行轮作,有条件地区可与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6,(3):15-15
1.施足底肥。亩产300~400千克的花生田,底肥一般掌握在每亩施土杂肥2000千克,碳酸氢铵20~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15千克左右,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2.平整土地。整地质量要求高于露地花生田。要求做到厢面平整,无杂草根蔸和粗大土块等可能刺破地膜的杂物。按地膜宽度开厢,一般按80厘米起垄,垄高25厘米,垄面宽150厘米,播种2行花生,行距25~30厘米,用80厘米宽幅地膜覆盖,也可按200厘米开厢,厢面宽180厘米,播种6~7行花生。整地开厢时注意开好排水沟,厢面不能积水。3.精选良种。宜选用早中熟、大果型、产量潜力高、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一、适用范围花生生产对光、热、水、土资源有特定要求。本技术适用于阿克苏地区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为特点;年≥10℃有效积温在3 500℃以上;地下水位3~6米、灌溉水质矿化度3克/升、p H值8.0;75厘米土层内无厚度≥15厘米胶板层,熟土层厚度≥25厘米;耕层土壤含盐量3克/千克、p H值8.0、土壤质地为砂壤或粉沙轻壤型、保水保肥、供肥性能较  相似文献   

9.
<正>麦套地膜花生由于兼顾了小麦和花生两种作物的产量和效益,花生不减产,小麦是净赚。近年来在我区发展很快,其技术逐渐成熟,一般小麦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花生亩产400千克以上,高产田小麦可亩产400千克,花生达到450千克/亩以上。一、模式结构小麦套种地膜花生栽培模式,以花生栽培为中心,秋播小麦时预留垄,垄底宽80~85厘米,垄沟宽25~30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沟内播种两行小麦(播量为平播量的80%),行距20厘米,来年4月底5月初在垄面上种两行地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水肥管理条件下,比较3个花生品种花育52号、豫花9326、开农706分别在(65+25)厘米×11厘米、(65+25)厘米×13厘米、(65+25)厘米×15厘米、(65+25)厘米×17厘米4种株行距配置模式下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全生育期为138~143天;4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各参试花生品种经济性状差异明显,豫花9326品种优势最明显;花育52号适宜选用(65+25)厘米×15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豫花9326适宜选用(65+25)厘米×11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开农706适宜选用(65+25)厘米×15厘米株行距配置模式,在适宜模式下参试花生品种均表现出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白菜—花生—菠菜四种四收,一般亩产西瓜4000千克;白菜亩产4000千克;花生亩产300千克;菠菜亩产1000千克,比种植小麦、玉米两熟作物效益提高4-6倍。一、茬口安排与间套作方法西瓜在3月10日育苗,4月10日定植,行距l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密度在750株左右。6月下旬收获。花生于5月上中旬在西瓜行间套种4行,行距42.5厘米,穴距20厘米,亩密度7800穴,花生于9月下旬收获。西瓜收获后,套种2行大白菜,行距85厘  相似文献   

12.
李梓 《当代农业》2011,(4):34-34
一、套种方式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亩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亩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的膜上。  相似文献   

13.
一、套种方式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亩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亩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的膜上。  相似文献   

14.
一、套种方式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667米2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667米2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膜上.  相似文献   

15.
地膜栽培花生增产效果显著。为了发展我省花生生产,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我们于1980年就地膜栽培花生对其生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概况试验在本校农业实验站进行,土壤为黑钙士,前作是向日葵,秋翻春耙。试验用日产“米可多”型地膜,穴间隔为45厘米乘18厘米和45厘米乘27厘米。供试品种为“四粒红”和“花—29”,小区面积分别为48平方米和24平方米,对比法,重复三次。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昌图县花生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花生产品质量,增强花生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根据申报产品和产品原料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加速发展。特制定花生有机食品栽培技术规程。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发展有机食品合格的土壤环境条件。生产花生绿色食品的地块最好是生茬地,耕作层深在30厘米左右壤土为好。秋收后封冻前进行深翻、耙压,拣净根茬,达到播种状态。  相似文献   

17.
西瓜套种花生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种方式有1:1和1:2两种,可根据西瓜株距大小而定,西瓜株距小于25厘米宜用2:1,即两穴西瓜1穴花生,花生每667米^2500穴左右;西瓜株距大于25厘米宜用1:1种植方式,即西瓜和花生穴数相等。每667米1000穴左右,花生的种植位置在两穴西瓜中间的垄背偏后10-15厘米膜上。  相似文献   

18.
<正>花生覆膜种植不仅具有增温、保墒、保肥的优点,同时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有利于田间管理等显著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1.整地。覆膜起垄种植的花生田必须把地面整平,表面无粗大的土块及会刺破地膜的杂物,否则容易造成碎杂草生长等,降低覆膜效果。一般按80~85厘米宽起垄,沟深10~15厘米,垄面宽60~65厘米,花生双行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一、花生适宜的土壤肥力条件 花生对土壤有着广泛适应性,但高产花生田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最宜种植在上砂下壤,上松下实的砂壤土上,下雨能速排不积水,干旱能速灌透水快;耕层深厚达30厘米左右,含钙丰富,有机质含量以1%左右为宜,超过2%荚果易受污染,品质降低;宜植新茬地,重茬1年约减产20%,适合与水稻、玉米等轮作。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特色出口农产品。作为全国花生主产区之一,当地花生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趋势,但是单产及品质并不尽如人意,围绕花生高产西华县就栽培管理、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讨,本文就花生生产全程主要技术要点加以汇总归纳,希冀给各地花生生产提供借鉴。一、整地改土,深耕细作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花生的地块,在冬前或早春耕深25~30厘米,对于黏质土壤,可以加适量细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