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费者参与模式下的农产品透明供应链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信任问题,帮助优质农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京郊11家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提出并设计一种消费者参与模式下的农产品透明供应链系统。通过建立带有时序特性的农产品供应链时空数据中心,实现对离散农产品供应链过程信息的一致表达与快速检索;通过业务中心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在线管理,并支撑消费者多元化的交互需要;通过应用发布中心面向不同消费场景下的消费者,提供实时透明与全程履历2种形式的参与式体验。系统在北京通州、顺义、密云、昌平、延庆、大兴等地开展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在帮助生产者规范管理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同时,通过参与式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优质农产品,为供需双方的信任建立与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防治玉米苗枯病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6种杀菌剂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98%烯唑醇、97%多菌灵、70%多?福WP和80%多?福?福锌WP对玉米苗枯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持效期长; 98%烯唑醇和97%多菌灵的毒性明显高于70%多?福WP和80%多?福?福锌WP;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98%烯唑醇包衣在低温条件下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能明显降低玉米苗期植株的根重,茎鲜重,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97%多菌灵包衣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的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上,98%烯唑醇种子处理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福建省抛秧种稻面积迅速发展 ,1998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16 .6 3万hm2 。抛秧大田生产的除草剂应用是抛秧种稻技术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而目前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丁草胺对稻株生长有一定的副作用。 5 0 %瑞飞特乳油是一种新型酰胺类稻田除草剂 ,为验证其除草效果和对稻苗的安全性 ,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5 0 %瑞飞特乳剂 (瑞士诺华公司 ) ,对照药剂为 5 0 %丁草胺 (广州农药厂 )。1.2 试验设计设 5个处理 :(A) 5 0 %瑞飞特 30ml/ 6 6 7m2 ,(B) ,5 0 %瑞飞特 35ml/ 6 6 7m2 ,(C) ,5 0 %瑞飞特 40ml/ 6 6 7…  相似文献   

4.
<正> 我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菌核病是我市油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市连续暴发,产量损失严重。据调查,用药品种不同,其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特别是多年来本市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及其混配剂防治油菜菌核病,使菌核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普遍产生了抗性,而且表现为高抗水平,每666.7m~2用25%多菌灵 WP200g,适期用药一次,其防病效果只有20%~30%,为此,通州市植保站在抗性油菜菌核病的新药剂及其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和开发出了对抗性油菜菌  相似文献   

5.
据《农药电子手册》,目前登记用于稻曲病防治的药剂中,单剂有络氨铜、琥珀胶肥酸铜、松脂酸铜等铜制剂,三苯基乙酸锡等锡制剂,己唑醇、三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复配剂有井冈霉素与蜡质芽孢杆菌(10%井·蜡芽悬浮剂)、三唑酮(15.5%井·酮可湿性粉剂)、烯唑醇(12%井·烯唑可湿性粉剂)、腈菌唑(8.5%腈菌·井可湿性粉剂)、氧化亚铜(42%井·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的复配剂,三唑酮与多菌灵(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三苯基乙酸锡(20%苯乙锡·酮可湿性粉剂)、氧化亚铜(28%酮·氧亚铜可湿性粉剂)的复配剂等。其中井冈霉素与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为纯…  相似文献   

6.
<正>问:每亩用40%戊唑·多菌灵(含戊唑醇5%、多菌灵35%)100克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如何?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以多菌灵为主。由于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使得病菌抗药性上升,而且由于要保证防效,生产上往往加大多菌灵用量,导致麦粒中多菌灵残留量大。目前很多地区的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较强抗性,单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麦粒中DON毒素含量超标。在这些地区,不能单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可以选用多菌灵与戊唑醇的混配剂防病,戊唑·多菌灵目前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流药种之一。每亩用上述戊唑·多菌灵100  相似文献   

7.
采用5%烯唑醇超微粉体种衣剂处理大麦种子,研究该种衣剂对大麦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药种比1:400~500处理大麦种子,可提高大麦出苗率,调控幼苗生长,植株干重、鲜重显著增加;对大麦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根腐病(Helminthosporium sativum)、散黑穗病(Ustilago nuda)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0.4%~88.7%、90.1%~91.8%、100%~83%,增产16%~1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水稻旱育秧杀菌剂新品种不断增多 ,为探索最佳杀菌剂 ,为贵州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省农技总站安排 ,进行了旱育秧施用杀菌剂 ,以筛选适宜的杀菌剂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 3%广枯灵水剂 ;(2 ) 4 0 %旱秧绿 2号可湿性粉剂 ;(3)旱育保姆拌种剂 ;(4 ) 9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 ) 2 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 )移栽灵水剂。以上药剂均由省农技总站提供。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 7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小区面积 :苗床 2m2 ,区间设小埂 ,大田 2 0m2 。处理 :A 广枯灵 ,苗床按 0 .15…  相似文献   

9.
利用GA 3、高锰酸钾、双氧水、甲醛、硫酸、多菌灵浸泡一把伞南星种子,探讨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的GA 3、硫酸、甲醛、过氧化氢、多菌灵、高锰酸钾处理一把伞南星种子,对其发芽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泡2 h,一把伞南星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此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79±2.73)%、(80.40±2.67)%、(9.83±1.21)%,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次是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浸泡5 min,种子发芽率为(86.40±1.13)%。使用200 mg·L-1 GA 3溶液浸泡24 h,种子根长、芽长均最大,分别为(29.76±6.04)mm、(89.46±4.18)mm,长势最好。综合考虑各萌发性状,各药剂对一把伞南星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依次为多菌灵>GA 3>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甲醛>硫酸。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褐锈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选用代森锌、烯唑醇、代森锰锌、嘧菌脂、吡唑醚菌脂、苯甲嘧菌酯、百菌清、多菌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5%代森锌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12.5%烯唑醇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80%代森锰锌WP 1500 g+75%百菌清WP 1500 g+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和(30%苯甲嘧菌酯SC 900 mL +磷酸二氢钾2400 g+增效剂300 mL)/hm2等4个配方药剂对甘蔗褐锈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指均在18.79以下、防效均达80.53%以上。本研究显示4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褐锈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可在7—8月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次。  相似文献   

11.
叶斑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严重危害花生生长,造成花生产量和品质降低,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时可减产40%以上。为了探讨药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在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进行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1 500倍爱可处理后花生叶斑病病情指数在整个试验周期中均小于对照。至收获前,对照病情指数上升至30.78,药剂处理病情指数为22.44,防治效果为27.10%。药剂处理小区花生较对照产量高,较对照增产207.00 kg/hm~2,增幅为4.12%。  相似文献   

12.
花生常用的化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生长调节最理想的手段是采用肥水措施,但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局限,主要是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如遇到阴雨季节容易旺长倒伏,多数情况下需要化学控制,这是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现将花生化控常用的药剂及其施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花生生产中肥料用量高、养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花生减量施肥提供依据,采用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氮、磷、钾对冀东春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磷、钾肥均显著降低了花生营养生长期的生物量和花生的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减少花生单株果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是通过降低花生百果质量而减产;氮、磷、钾对花生产量的贡献率为:K N P。其中,-N(PK)、-P(NK)、-K(NP)、1/2P(NK)、1/2K(NP)处理花生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产量的81. 9%,82. 3%,81. 2%,86. 2%,83. 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花生产量高低顺序:NPK 2/3N(PK) 1/2N(PK) 1/2P(NK) 1/2K(NP)-P(NK)-N(PK)-K(NP)。1/2N(PK)、2/3N(PK)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比较无显著变化。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90,90 kg/hm~2,花生产量4 590. 6 kg/hm~2,土壤氮磷钾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9. 4%,109. 5%,-36. 9%,考虑土壤供氮磷钾量后的实际盈余分别为:71. 9%,190. 5%,43. 5%。基于花生是豆科植物,冀东花生产区土壤有效磷较高、速效钾较低的土壤肥力现状,花生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为:基肥减施氮肥和磷肥、保证钾肥,推荐基肥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67. 5~90. 0 kg/hm~2,45. 0~90. 0 kg/hm~2和45. 0~90. 0 kg/hm~2。  相似文献   

14.
砂壤土强筋小麦应用杀菌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豫东平原砂壤土生态类型区麦田,初步探讨了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应用杀菌剂,基本上不影响强筋小麦的品质,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杀菌剂种类及喷洒次数。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g左右,生产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5.
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相似文献   

16.
药剂拌种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常规稻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拌种剂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使用ABT6号生根粉、多效唑以及多菌灵3种药剂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药剂在水稻播种前与种子进行均匀搅拌,根据所用拌种剂各成分的含量不同分为拌种剂1号(ABT6号生根粉0.6g、多效唑40g、多菌灵9.4g)和拌种剂2号(ABT6号生根粉0.5g、多效唑40g、多菌灵9.5g),试验设CK(常规播种)、T1(以拌种剂1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及T2(以拌种剂2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共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秧苗素质上,T1、T2均可以增加秧苗的茎基宽、根体积、根长、根系表面积和单位苗高干重,具有提高根系活力,矮化株高的作用;在生化特性上,T1、T2处理的秧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上升,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在生理特性上,T1、T2处理提高了秧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光合作用参数上,T1、T2处理的秧苗相对于对照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在叶绿素荧光特性上,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总体而言,药剂拌种可以提高直播稻的秧苗素质,增强秧苗的抗氧化性能,提高秧苗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物质积累,可以在生产上用于壮秧,为增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花生白绢病是土传性真菌病害,花生苗期即可染病,多在荚果膨大期至成熟期才表现出明显症状,严重发病后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另外,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花生品种普遍对白绢病抗性差,难以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来控制病害发生。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病害发生。花生播种前后用药进行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种子处理可以选用戊唑醇及其与多菌灵的混配剂等药,土壤处理可以选用五氯硝基苯等药。在花生发病前或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选用异菌脲、菌核净、噻呋酰胺以及戊唑醇、丙环唑及其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与不同化控剂结合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通过盆栽方式,研究农麦5号在黑土(A1)和潮土(A2)条件下,在拔节初期喷施清水(B1)、矮壮素(B2)和吨田宝(B3)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相同化控处理下均表现为A1>A2,其中潮土条件下籽粒产量和总蛋白质产量分别较黑土低56.0%和55.1%,小麦的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为A2>A1。小麦籽粒产量和穗粒数在黑土条件B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株高和穗长在B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潮土条件下使用化学调控剂处理中,小麦籽粒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B1处理,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表现为B2>B3>B1,且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土壤条件配合使用适宜化控剂可以有效促进小麦优质高产,即在黑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在潮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升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冠苹果不耐贮藏的问题,开展采前田间处理、采后不同药剂浸泡及不同包装方式对金冠苹果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菌灵配合二苯胺进行采前田间处理可有效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采后使用0.067%多菌灵、0.l% MH(自配农药)、10% NaCl、0.2%二苯胺浸泡处理均可有效保持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减少其在贮藏期间发生病害,保鲜效果较好;最佳包装方式为15 kg袋装后装箱,于0~2 ℃条件下贮藏,可保鲜6个月。  相似文献   

20.
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田蚜虫综合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