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农户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其生产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农户社会网络视角就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地区中农户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比例不高;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贫困地区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越弱的农户,越倾向采用质量安全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2.
农户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其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农户面临的风险会对农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农户实际面临的风险因素,借助yaahp软件计算农户风险系数,并给出降低农户风险的建议,从而促使农户进行安全生产,提高农户生产优质高产农产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6):3-5
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生产行为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2017年贵州省长顺县凯佐村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户内在控制认知因素,分析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研究建议加强宣传教育、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来规范农户生产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安全视角下农户化肥施用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是农产品生产的必要投入要素之一,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同时,污染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危 害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等负外部效应也逐渐彰显。以安徽省5 个县区的126 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农户农民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耕作习惯固化家庭种植规模小等现象普遍,此外, 农户希望得到施肥技术等培训指导,但真正参加过农技培训的农户却很少,同时,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 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对施肥的不同阶段的行为其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因此,提高农户的文化教 育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快农户间土地流转,对规范农户化肥施用行为进而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浙江临安3 200个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条件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和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少,与未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相比,化肥用量分别减少190.75、157.58 kg/hm~2,农药喷洒概率分别减少24.01%、20.87%;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交互项系数分别为-137.40、-0.255 2,二者会同时影响农户的化肥和农药施用行为。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非农就业、农家肥施用也可以显著减少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等层面提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安全农产品的研究尚缺乏对生产环节的探讨与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研究。而对农户的生产行为进行相关研究,对于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产业化组织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因此,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相关的科学调查,分析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化组织的农户生产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库尔勒市农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库尔勒市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调研。主要从农户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库尔勒市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农户安全生产认知程度不高,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不佳,主要受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安全农产品的研究尚缺乏对生产环节的探讨与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户的生产行为研究。而对农户的生产行为进行相关研究,对于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产业化组织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因此,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相关的科学调查,分析研究了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化组织的农户生产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规划视角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农产品安全供给行为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因素,而作物种植结构、劳动分配等家庭生产规划是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东部六省474户农户为调查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与有序Probit模型相结合,从农户家庭农业规划角度分析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户主外出打工时间比例、农业收入比例等因素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意识,又可以约束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农产品供给是农户以利润最大风险最小为经济目标农户的理性行为,它既受到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成本、风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政策法规、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及原因分析认为,在现阶段,农业市场风险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但农户对市场风险防范的盲目性、滞后性、无效性和自发性,使农户在市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陷入了微观困境。为此,提出了甘肃河西地区防范市场风险的微观策略,即农户为了防范市场风险应该采取弱化对农业的依赖性、措施多样化、降低成本、农户联盟、法律维权、降低消费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菊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60-15963
综述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及其对农民利益的影响,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类人少地多的国家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采取大规模的机械化为主导的节约劳力型模式;日本这类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技术型的节约土地型模式;西欧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中间型模式,让机械化与技术化共同发挥作用。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流转权益分配不够合理;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破坏农民长远利益;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指出大户或者龙头企业往往占据了合作社中的有利地位,利用股权优势或管理优势掠夺农户的经营成果,转移风险,农户往往处于劣势。提出了在规模经营中保护农民利益:实行适合国情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与完善政府的惠农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南京市农户科技致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 Probit模型,分别从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角度比较分析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环节方面,采取专业化规模经营和依托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最佳方式;农户与农技推广部门联系越多则收入越高,农业科技园区扮演了农机推广部门的角色,其提供的服务极大地促进农户增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方面,农业合作组织为农户选择农产品销售终端市场的最佳选择;在选择农产品销售方式上,农户选择收获后储存分批销售或进行反季节销售与直接销售相比所得到的收入更多;互联网在帮助农户获取正确信息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刘马兰  陈昌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98-203,226
对四川省21个市58个乡(镇)820名农户展开实地调研,基于产业链视角,将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归为农户特征、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控制、市场特征以及保障机制等五大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14个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对进行了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和农户的土地流转率、参加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标准化处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及政府的碳汇补贴与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业收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及培育农业碳汇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湾现代农户是在当局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变迁,使土地、资本和劳动等实体要素向核心农户集聚,以及农业科技等渗透性要素和管理信息等组合型要素集聚而形成。现代农户的形成需要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相互协调构成统一体。在大陆现代农户培育过程中,就需要创新农户理念、通过制度变迁促使生产要素向农户集聚。  相似文献   

17.
吴琦  张翠娥  田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32-6535
调查从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枣阳三市288个水稻生产农户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在描述农户农产品生产特征与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户的生存理性、社会理性和制度理性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收入、病虫害频率、是否受他人影响、社会身份、政府监管力度等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相关。据此,研究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农田监督与管理、保障农户生产经济利益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农户安全生产的选择意向,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家庭资源禀赋是影响着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分析农户不同的家庭资源禀赋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方法/过程]选取福建省福鼎市、安溪县、华安县等地的50个村庄共计458户茶叶种植农户进行入户调研,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的家庭资源禀赋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轻化明显、农户兼业行业的相对集中性、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兼业收入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意愿强烈等特征;信息、资金、技能、市场意识是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库,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加强对农户市场意识的培育,提升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曹艳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80-4882,4908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率较高的农产品生产组织模式,但在实践中该模式违约率居高不下。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司+农户"模式的违约问题进行研究。从渠道权力理论的视角探讨该模式的违约机理和影响因素,从与对方交换关系中获得效用的大小、替代关系的多少和替代成本的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关系从签订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脆弱性。要克服"公司+农户"模式中契约的脆弱性,就要扩大契约市场均衡区间,减少市场上的替代关系,提高替代成本,以此提升公司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