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中国2014(首届)现代农业科技产业链投资高峰论坛2014年6月2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论坛由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生物饲料开发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杭州中域承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政府、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知名企业的2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业界领导、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汇聚一堂,探讨科技在现代农业领域的价值,共议农业产业链投资新思路,探索融合技术与资本构筑现代农业科技产业链的发展路径。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金佩华代表主办方宣布大会开始,并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及成立以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为论坛致辞,并肯定了会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37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总结中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服务实践进展中取得的成绩和有待改进之处,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水质检测系统存在实时性差、灵敏度低、成本高等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及多种水质传感器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地表水温度、酸碱度、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水质参数,能实时显示并存储水质数据,最后通过GPRS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测中心。通过实时监测浙江省临安苕溪河、临安东湖村水库及浙江农林大学东湖3个地点的水质,表明水质优劣程度,浙江农林大学东湖优于东湖村水库和临安苕溪河,该水质智能监测系统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我国农林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林学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业工程、土壤学、环境保护学、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和园艺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高校校园面积越来越大,学生的出行距离也随之加大,因而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没有完善的自行车道路系统,利用自行车出行会遭遇许多不便。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分析自行车出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发展自行车道路系统的经验,对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自行车道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为方便高校师生顺利出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浙江农林大学"两园合一"的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因此,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析,为其他高校开展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农资公司捐赠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签约仪式暨首届"萧农"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浙江农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农学、植保、园艺、种子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代表和"萧农"奖学金获得者共1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8.
2011年5月7-8日,"973"计划项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的众多知名教授、专家出席会议。该项目第5课题组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主持会议。周国模指出,  相似文献   

9.
文献保障率问题一直是我国图书馆存在的较大的问题,造成文献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是文献资源布局得不到合理解决;假如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得体,中央一级图书馆、地方中心图书馆、系统中心图书馆和基层研究型图书馆都有明确的藏书范围和供应要求,各司其职,收集本国以至世界的有关文献资源,各自形成本馆藏书特色,构成独特的、系统完整的学科专藏,本地区、本单位读者经常需要的文献可以立时解决;偶而需要的文献也可以从外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是基于学术自由、人本精神和管理高效这三大学理支持,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才能得以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整体性改革、局部性改革和试点性改革是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三条主要路径.中国大学要想推进学部制改革并取得更大成效,不仅需要三大学理的支撑,也需要根据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规划适宜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创新的实现,关系到全球化高层次人才竞争的成败。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农林类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难题。本文概述了农林科学及其研究生的特点,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并对其保障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农林高校图书馆新农村服务知识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对农林高校图书馆的条件及优势分析,提出从科技文献保障体系、综合信息服务、新型农民教育、科技信息咨询和农业专家系统5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图书馆新农村服务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13.
杨洪晓  潘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9013-19014
介绍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生态问题与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定位,从人才表现和结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几方面分析了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林高校因研究领域、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特性,其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传播生态文化的普遍性、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关键性等典型意义.农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实现教育对象世界观、伦理观和实践观的生态转变.农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重在通过传播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氛围;引导教育对象反思科学行为,推动实践转向;构建评价体系,规范日常行为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三农”政策对农林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三农"政策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组态路径,得到回应农村生活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产业现代化要求三种组态路径类型。建议通过强化管理学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优势、填补文科其他学科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空白、创新设置文科学科交叉的新文科专业等措施加强农林高校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竞争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在高校竞争背景下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农林类院校在生源竞争、资源竞争和地位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挖掘了导致农林院校竞争力低下的深层原因,针对农林类院校发展提出明确自身定位、寻求特色发展、拓宽投资渠道和创新招生就业机制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农服务、为农输送人才是农林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农林产业的弱势地位、高等农林教育缺乏吸引力、办学经费不足、就业渠道不畅、行业支持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林高校为"三农"服务能力的发挥,应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的地位,建立涉农专业免学费制度和多部门合作协调制度,健全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构建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林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施课程思政是健全高校育才、育人的重要举措,农林高校是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库。农林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具有促进个体成才、推动学校建设和服务社会需要的价值。农林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教师认知和能力不足的主体之困、思政元素挖掘偏颇的内容之困、管理低效的机制之困、校园文化育人不足的环境之困。针对农林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应发挥教师实施课程思政主体作用;厘定课程思政内容边界,贯通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交互桥梁;健全教学组织运行机制;全面建设高辨识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全国32所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状描述,认为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实困境有培养目标趋同从众、农林特色课程少、学科地位弱、边缘化严重、市场火爆专业遇冷并存。提出建议:依托农林优势资源,坚持“有小异”;优化专业方向课程,凸显农林特色;落实导师制,精细化人才培养。研究结论对于农林高校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与特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变成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作为农林高职院的机电专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为现代农业服务,走出自己的特色,依托农林学院的优势资源,走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之路,培养出有农林特色的机电专业创新型人才,打造属于农林高职院的机电专业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