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岩生植物种类组成情况,采用解剖观察并结合查阅工具书鉴定的方法对保护区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岩生植物96种,隶属52科76属,以苔藓植物种类最丰富。其中,苔藓植物优势科有提灯藓科(Mniaceae)、青藓科(Brchytheciaceae)和金发藓科(Pdytrichaceae),以提灯藓科3属5种最为丰富;种子植物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和蔷薇科(Rosaceae),以菊科3属4种最为丰富;蕨类植物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共2属2种。说明:大沙河保护区岩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整治有较好的利用前景,可为当地岩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小兴安岭蔷薇科植物区系特征,为开发利用小兴安岭蔷薇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小兴安岭蔷薇科植物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区共有蔷薇科植物68种,隶属于4亚科19属,且优势属明显。从属层次上表现出典型的温带性质,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且没有中国特有属。[结论]小兴安岭蔷薇科植物组成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相似文献   

3.
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菊科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向华  李凤华  窦全丽  邓坦  何林  张仁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17-22018,22108
在对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菊科植物历时2年的详细调查和大量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该区内菊科植物属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菊科植物有28属37种;该区菊科植物以温带分布性质为主;该区菊科植物区系原始成分与进化成份共存;该区菊科植物优势属不明显,单种属明显;该区菊科植物不具有中国特有分布类群。  相似文献   

4.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时2 a的详细调查和大量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区内菊科植物的属、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58属219种菊科植物;2.优势属较为明显;3.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4.区系成分复杂;5.中国特有分布种以风毛菊属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蔷薇科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亚科、属、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有蔷薇科植物4亚科、20属、97种;2.区内蔷薇科植物与外界物种的交流相对较少,在演化中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3.优势属明显,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4.植物区系起源古老;5.该区处在苹果属的重要演化地带内。  相似文献   

6.
在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时2 a的详细调查和大量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区内菊科植物的属、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58属219种菊科植物;2.优势属较为明显;3.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4.区系成分复杂;5.中国特有分布种以风毛菊属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蔷薇科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亚科、属、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有蔷薇科植物4亚科、20属、97种;2.区内蔷薇科植物与外界物种的交流相对较少,在演化中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3.优势属明显,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4.植物区系起源古老;5.该区处在苹果属的重要演化地带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种类及区系特征,采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的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01科279属411种,仅含1种的属或科较多,优势科、属不明显,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温带成分有减少趋势。2)该区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种、中国特有属植物5种,该植物区系在区划上属于贵州高原亚地区,与黔北的其他6个保护区相比,热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原因可能是该区年均气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为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他调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黑龙江省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文献资料,归类统计和分析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结果]经初步调查,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75科189属241种;优势科有菊科、毛茛科、蔷薇科、百合科等,优势属有蓼属和堇菜属等;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占有显著优势,其种类占保护区总药用植物的68.46%;在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中,清热类药用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为32.78%;保护区共含有7种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其中濒危类野生药用植物有人参,渐危类野生药用植物有刺五加、胡桃楸、黄芪、野大豆、水曲柳、黄檗。[结论]对保护区周边群众加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宣传,严禁进山乱砍、乱挖、乱踩及破坏植被等行为;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药用植物需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野外标本采集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详细调查以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共计141科415属599种(包括变种),被子植物129科384属343种,裸子植物12科31属256种,其中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菊属、蒲公英属、水仙属和君子兰属;药用部位方面根、根茎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全草类.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对昆明地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统计得知:该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320种,隶属于219属82科。含药用野菜种类最丰富的科为菊科(41种),其次为唇形科(33种)和豆科(23种),含10种以上的科有壳斗科(12种)、蔷薇科(12种)和百合科(11种),构成该区药用野菜的优势类群。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保护区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同时,笔者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搞好综合开发、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头塘小流域5种类型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楠  郎南军  李晋  杨旭  江期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29-3432,3435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地5种不同的人工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59种,隶属31科,蔷薇科和菊科植物占优势。各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的优势种不同;物种丰富度以华山松林最高,圣诞树林最低;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和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均匀,群落多样性高;华山松林下缺乏灌木层,但草本层物种丰富。通过比较,发现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林的灌木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云南松原始林的物种多样性,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则相反,即人工林高于云南松原始林。  相似文献   

13.
对崎峰茶金矿废弃地破坏区自然恢复植被及周边未破坏区自然植被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为废弃地植被修复的植物材料和群落配置模式提供建议。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研究地植被物种总计134种,隶属53科104属,均为乡土物种。其中破坏区自然恢复植被处于次生演替初期,总计物种55种;菊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等优势科草本对不良生境具较强抗性和适应性。未破坏区自然林是植被修复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总计物种88种,与破坏区物种构成具较大差异;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毛茛科、桦木科等;乔、灌层优势种分布的海拔梯度格局较为显著,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山杨等,灌木层优势种为六道木、小花溲疏、毛榛、卵叶鼠李、山杏等。稳定度指数法评价筛选出的13个典型原生植物群落对破坏区植被恢复的群落配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雪乡浅山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雪乡浅山区共有维管植物68科、196属、29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多数,处于优势地位,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和毛茛科为优势科;植物种类组成虽然不算丰富,但科、属组成仍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从科、属分布区类型上来看,区系性质均以温带成分为主,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对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菌的种类和病原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病原菌154种,隶属71属、41科.其中,葡萄座腔菌科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13.6%;斑痣盘菌科18种,占总物种数的11.7%;球腔菌科和白粉菌科11种,占总物种数的7.1%.葡萄座腔菌科为该林区病原菌优势种类,在低中山和中山分布较多,为害较重,而在低山和中高山分布较少,为害较轻.病害主要侵染蔷薇科、杨柳科、壳斗科、蝶形花科、忍冬科、松科,主要引起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16.
温州道路边坡自然恢复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温州市永嘉境内主要道路边坡上自然恢复的植物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豆科和蔷薇科为温州边坡植物优势科,而分布较广、生长情况较好的檵木、细梗络石、麻叶绣线菊、白花龙、覆盆子、大叶胡枝子等植物可以作为边坡生态中期建群种来选择和利用,并可重点观察其他十种生长情况较好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2科434属745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65.80%、34.53%、19.97%。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冬青科、茶科、木兰科、山矾科。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4.42%)、热带亚洲分布型(10.83%)、北温带分布型(14.52%)和东亚分布型(11.52%)。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226属,占总属数的57.51%;温带分布型的共167属,占总属数的42.49%。本区系与福建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福建南平矇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4科622属1113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75 32%、49 40%、29 83% 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冬青科、山矾科、茶科 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8 32%),热带亚洲分布型(12 37%),北温带分布型(12 37%)和东亚分布型(11 83%) 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349属,占总属数的62 54%,温带分布型的共209属,占总属数的37 46% 本区系与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南平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与鼎湖山区系也有较密切联系,而与华东、华中区系的联系不密切 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