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壳聚糖对鲜切莲藕的酶促褐变抑制机理,在4℃下对鲜切莲藕进行壳聚糖涂膜保鲜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1%、2%)壳聚糖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和酶促褐变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显著抑制了鲜切莲藕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和水分损失,保持较高的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显著抑制了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2%的壳聚糖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马铃薯净菜保鲜的最佳保鲜剂配方。[方法]研究了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的3种保鲜剂,其基本配方为A(壳聚糖溶液)、B(壳聚糖+生姜提取液)、C(壳聚糖+大蒜提取液),壳聚糖溶液设4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即0.5%、1.0%、1.5%、2.0%,均以马铃薯净菜为对象进行涂膜处理,通过对感官指标的评定,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测定,分别探讨了3种不同保鲜剂对马铃薯净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同保鲜剂均可减缓马铃薯在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变化、减少水分蒸发、抑制PPO酶活性,但加入了生姜和大蒜提取液的复合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均比单一壳聚糖的保鲜效果好。[结论]保鲜剂B2(1.0%壳聚糖+生姜提取液)对马铃薯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MCP处理对毛笋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木质化的影响。[方法]用25μl/L的1-MCP密闭处理毛笋24 h,以未加处理的为对照,然后在10℃下贮藏10 d,对毛笋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毛笋的乙烯生成,延缓了组织硬度的增加,抑制了MDA、H2O2和O2-.的积累,同时保持了较高的SOD、CAT和APX活性。[结论]1-MCP通过调控活性氧代谢平衡延缓毛笋采后木质化。  相似文献   

5.
任玉锋  李壮桃  张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70-171,183
[目的]研究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0~4℃)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结果]3种处理均显著延缓低温(0~4℃)贮藏期间灵武长枣SOD、CAT活性的下降速度,同时,有效抑制了PPO、POD活性上升速度。贮藏末期,各处理S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PO、POD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和海藻酸钠涂膜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灵武长枣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自生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4694-4700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回温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及影响游离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鑫  姚尧  王庆国  刘佩 《农学学报》2019,9(9):68-75
马铃薯鲜切后表面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为了解决低温贮藏后马铃薯鲜切褐变的问题,采用20℃下回温处理20 d,探讨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氨基酸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温处理显著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抑制了PPO和POD活性,降低了切前初始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其中游离酪氨酸、缬氨酸、丝氨酸回温后及切后均显著低于对照;鲜切后贮藏前期,游离天冬氨酸、丙氨酸显著降低,游离甘氨酸显著升高;回温及鲜切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由此表明,回温处理通过抑制马铃薯PPO和POD活性,影响游离酪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提高脯氨酸并降低MDA含量,显著抑制了低温贮藏鲜切马铃薯的褐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鲜切马铃薯易褐变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褐变抑制方法,本实验研究了伤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及机理。采用切伤和刮伤两种方式处理马铃薯块茎,然后分别置于5 ℃、20 ℃下放置12、18、36 h,来探究不同伤处理方式及条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刮伤并于20 ℃放置18 h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最佳;处理组鲜切马铃薯货架期比对照延长了4 d。与对照相比,伤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总酚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伤处理通过显著降低酚类物质的积累、酶促氧化以及提高鲜切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膜透性来抑制鲜切马铃薯的褐变,为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UV-C结合ClO2处理对鲜切毛竹笋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鲜切毛竹笋为试材,用6 kJ/m2的UV-C和100 mg/L的ClO2单独或结合处理,以未加处理的为对照,然后在0℃下贮藏6 d,对毛竹笋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UV-C结合ClO2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鲜切毛竹笋PAL、PPO和POD活性,减少组织中木质素的合成和丙二醛的积累,延缓组织老化;同时,还能减少水分损失,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结论]UV-C结合ClO2处理能有效地保持鲜切毛竹笋品质。  相似文献   

10.
1-MCP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延缓库尔勒香梨采后衰老的机理,为香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果皮色调角(h°)的影响.[结果]贮藏前期,1-MCP处理抑制了香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后期提高了POD的活性.整个贮藏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于对照;1-MCP处理果实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果实;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抑制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保持了较高的果实色调角.[结论]1-甲基环丙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香梨活性氧产生速率,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MCP用于大枣的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以金丝新4号大枣为材料,以不加1-MCP对照,试验采用0.50、1.00、1.50μl/L的1-MCP进行熏蒸处理。5℃贮藏条件下,分别在贮藏后0、10、20、30、40、50 d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大枣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不断下降,贮藏30 d后,大枣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经1-MCP处理后的枣果,其乙烯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对照。贮藏期间大枣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而经过1-MCP处理的大枣果实叶绿素分解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果。[结论]经过1-MCP处理的大枣果实,其呼吸作用显著低于对照,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浓度为0.5μL·L-1和0.9μL·L-1的1-MCP对番茄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常温下番茄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降低了番茄的呼吸强度,保持了果实的V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延缓了果实可溶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提高了CAT活性,降低了PPO活性。采用浓度为0.9μL·L-1的1-MCP处理番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张玮  陈延  饶景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61-13563
[目的]探讨1-MCP对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机制,为控制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枣为试材,以未经处理的冬枣为对照,测定在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冬枣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MDA含量及ACS、ACO、SOD、CAT、POD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定,1-MCP在贮藏前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S活性,在贮藏后期有效抑制了冬枣ACO活性,处理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1-MCP处理有效地减少了MDA的积累,与对照比较,虽然1-MCP处理未改变SOD、CAT和POD的变化趋势,但却显著提高了它们的活性。[结论]1-MCP能有效降低非跃变型果实冬枣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并对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4.
伽师瓜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伽师瓜采后生理和贮期病害,探讨贮藏保鲜技术。【方法】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采后呼吸类型和贮期主要病害,探讨贮藏温度、pH、噻苯咪唑(TBZ)熏蒸、壳聚糖涂膜对伽师瓜贮期品质和主要病害黑斑病的影响,测定TBZ和壳聚糖处理后伽师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果胶酶(P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伽师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期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丛梗孢科(Moniliaceae)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鲜绿青霉(P.viridicatum Westling),TBZ熏蒸和壳聚糖涂膜对PPO、POD、PE酶活性和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伽师瓜采后先用TBZ熏蒸,再用pH5.0、浓度为5mg·mL-1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在0.5-1.5℃的温度下贮藏105d,腐烂指数0.15,商品果率95%。【结论】TBZ和壳聚糖是伽师瓜良好的保鲜剂,结合适宜的pH和贮藏温度保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乙烯与1-MCP处理在7℃冷藏条件下对伯谢克辛甜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甜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伯谢克辛甜瓜为原料,分别采用500 mg/L的乙烯和2 μL/L 1-MCP对甜瓜进行处理,每隔24 h测定甜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 与CK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甜瓜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保持甜瓜果实硬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下降,乙烯处理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结论】 伯谢克辛甜瓜为乙烯敏感性果实,1-MCP处理能够抑制甜瓜采后呼吸作用,减缓甜瓜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较好的保持甜瓜品质,乙烯处理提高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降低果实硬度,加速了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及软化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6.
1-MCP·Me-JA及壳聚糖涂膜保鲜菜用大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月琴  盛玮  郭春凤  谢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33-18235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I-MCP)、茉莉酸甲酯(Me-JA)和壳聚糖3种保鲜剂在低温条件下对菜用大豆的保鲜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溶液对菜用大豆荚进行处理,在(1±1)℃条件下,定期测定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5%壳聚糖处理的豆荚保水性最好,失重率和腐烂率最小;1μmol/L 1-MCP处理的豆荚叶绿素含量在贮藏期间损失是最小的;10μmol/L Me-JA处理的大豆在VC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方面表现出最佳效果。[结论]菜用大豆保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郭淼  宿时  王传凯  陈雪洋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921-1925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冬瓜的保鲜效果,为鲜切冬瓜的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在25℃下将鲜切冬瓜分别采用200、400和600 MPa加压处理10 min,再于4℃下贮藏9 d,以未经超高压处理为对照,每3 d测定1次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硬度和亮度。【结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和POD活性逐渐升高,硬度和亮度逐渐下降;贮藏至第9 d,对照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活性、POD活性、硬度和亮度L*分别为7.17±0.13 logCFU、(120.3±1.2)%、(136.5±0.8)%、1210±69 g和32.5±0.9,而4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分别为1.20±0.06 logCFU、(12.8±0.6)%、(9.2±0.5)%、2295±68 g和67.5±1.1,各项指标与对照存相比均在显著差异(P<0.05);2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6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400 MPa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400 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可杀灭鲜切冬瓜的微生物、抑制PPO和POD活性,有效保持硬度和亮度,保鲜期延长至9 d。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保鲜剂处理鲜切果蔗后,对果蔗的保鲜效果和相关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蔗鲜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不断提高,还原糖、乙醇含量逐渐提高,而可溶性总糖、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保鲜剂处理可延缓上述过程,保鲜效果以壳聚糖+附加成分为好,在12℃下可保鲜15 d。  相似文献   

19.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