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703-6703,6705
运用博弈论对订单农业违约风险中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农户和企业之间存在着无限次重复博弈,就能够得到最优的帕累托均衡点,形成农户与企业之间良性的合作关系。但由于农户与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农户与企业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变为一次博弈,违约便成为农户和企业的理性选择,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植物品种权交易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准分离均衡对植物品种权交易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交易双方在各自不同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分析认为,对于一次独立的交易,植物品种权转让方在其提供的品种权具有高开发价值的情况下,只会选择定高价,而在其提供的品种权具有低开发价值的情况下,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特性,根据受让方对高定价选择购买的概率大小决定选择定高价或低价,双方博弈的重点就在于转让方对于受让方在其定高价时会选择买的概率的估计;对于连续不断交易,最终却只会存在高开发价值定高价和低开发价值定低价的两种博弈结果。最后,提出实现这种长期博弈均衡结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及协调问题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从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单次博弈入手建立模型,并通过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探索实现利益协调的路径。提出完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机制和构建收益均衡分配机制,解决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小爱  侯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9-6972
通过对熊耳山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景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0份,借助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精确计算了熊耳山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熊耳山的旅游性价比不高,游客普遍表示不满意;该景区的整体环境良好,游客的满意度较高;有部分游客对该景区的期望值不高;游客的重游意愿较高;与其他景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TSI总指数计算可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满意度为55.89%。最后,针对熊耳山存在的问题,从游览价值、环境感知、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几方面,提出了提升熊耳山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包括政府部门、当地居民、相关企业、游客等韶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韶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政府间博弈、企业间博弈、政企博弈、企业与游客间博弈,探索韶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机理,最后提出政府、企业、游客、居民及多个利益相关者选择旅游融合发展是韶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葛梦兰  魏薇  王金叶  毛双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48-10749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古东生态旅游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对旅游出行具有明显的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原生态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高,景区原始自然风貌与森林环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区游客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旅游知识相对不足,不文明行为表现较多。并对提高生态旅游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玲  孙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83-6684
“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一种比较成熟的方式。针对这种产业组织形式,首先应用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其低效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的博弈形式如果从囚徒困境走向无限次重复博弈,则能够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给出有效解决“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效率低下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体验是游客对旅游区的环境和过程的感官和思维活动而经历的感受,贯穿在整个旅行的过程。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可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以大唐不夜城景区为例,通过网络文本挖掘分析景区游客体验,据此提供旅游体验提升建议。研究发现,游客对景区体验总体满意,对人文景观和娱乐活动两方面体验性最好,对购物、住宿、餐饮感知较弱,在景区环境方面,游客体验较为“拥挤”。景区应深耕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持久吸引力,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区的形象直接关系着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并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游玩的过程体验以及游客对于景区的基本印象。本文就从旅游景区的形象出发,研究旅游景区对于游客满意与忠诚的影响,并从增强对景区代表物的宣传、做好旅游景区的安全工作、加强旅游景区的服务、加强旅游景区的交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满意与忠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景区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于山风景区现状及游客情况,采用综合测算法,计算出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为652 95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253 350人次。与实际于山风景区环境年容量相比较,实际值已大幅度超出于山风景区允许的环境年容量。进而提出了增加环境容量和分流游客的整改措施,以缓解游客人数过饱和状态,实现于山风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杨仕雄  陈果  谢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8-9840,9842
对安顺市龙宫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龙宫景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分别为57 879人次/d、47 174人次/d、10 502人次/d.而据调研数据得知,龙宫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约为43 887人次/d,远远超出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同时不断接近生态环境容量.基于此,提出促进龙宫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可能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詹敏  李武  李健  王祖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44-11448
对天目村“农家乐”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对当地的认知度、对目的地环境的评价。总结“农家乐”的发展阶段、类型、存在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理论,力求在掌握游客旅游偏好的基础上,为天目村“农家乐”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4.
李雪艳  潘存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68-15870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构建了喀纳斯景区游客支付意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并最终确定了回归方程。在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游客数量、延长游览时间、增加旅游体验,增加旅游目的地组合以增加消费者剩余,以及准确定位以满足游客需求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境外市场等建议,以期为喀纳斯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喀纳斯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结果  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在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质量对游客森林环境感知满意度的负荷量最大,为0.74。②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P<0.05)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8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远离(0.90)>兼容性(0.88)>魅力性(0.84)>延展性(0.82),对4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中,运动设施与运动兴趣的负荷量最大,均为0.59。③从路径系数差异来看,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0.86)高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0.26)。  结论  森林景区环境质量和森林休闲运动体验均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森林休闲运动体验的影响大于景区环境质量;影响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运动设施的丰富性和森林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对于森林运动型旅游景区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森林休闲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图2表1参24  相似文献   

16.
翁玲  姚正兰  陈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51-14654
根据赤水市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对赤水市旅游景区部分景点的气象资料进行订正,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赤水市人体舒适度的分布特征。景区各点地形遮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根据气候指数可知:赤水景区可全年开展旅游业;4~10月是旅游的舒适季节,其中5、6、9月是旅游的最佳季节。赤水景区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景区负氧离子含量高为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娟  王风维  刘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8-21860,21864
由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旅游开发对海岛环境的依赖性,亟需对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为海岛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该研究总结了中国海岛环境特征,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旅游环境保护的建议:以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科学规划,打造海岛生态旅游模式;由政府主导,改善海岛基础设施,预防环境污染,保护海岛旅游环境;建立海岛环境监测站与旅游信息监测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增强海岛监管力度,规范海岛旅游秩序。  相似文献   

18.
赵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1-11513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村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农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黄山区作为实证案例,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对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3个主要参与方政府、企业、村民进行了两两博弈策略分析,即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村民与村民,并由此得到博弈三方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政府、企业、村民提出加强黄山区农村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