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正>近年来,石屏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拓宽了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高台县合黎镇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了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结合全镇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却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换保障;确保土地流转资金保值增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家庭赡养协议书》,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设立农村养老金政府托底标准,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4.
<正>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土地流转的相互推动作用分析1.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推动作用1.1.1增加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后,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土地经营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蒙城县土地流转的特点,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土地流转也存在着政策不具体、监管措施难落实、流转机制不健全和工作难以深入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区农村的土地流转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土地流转速度十分缓慢,加快推动山区土地流转,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山区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比较重视的问题,其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中问题中的重要内容,想要保证农村承包土地可以正常的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应用,就一定要进行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这对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农村土地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农业的适度化经营。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是目前社会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绥中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奕含  王贝贝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79-381,383
农村土地流转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发展,但现实中土地流转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以辽宁省绥中县土地流转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成因,从中找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瑛 《甘肃农业》2016,(9):24-25
山丹县是甘肃省土地流转大县,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山丹县在推进土地流转典型培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了提升土地流转工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完善,全面研究土地流转后效应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却忽视了对土地流转后效应的研究,缺乏对受土地流转影响下的直接要素对间接要素影响的研究。鉴于此,综述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组成要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三农"问题做铺垫。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西南地区干旱成因及物理机制,更好地做出预测,使用NCEP/NCAR、NOAA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西南地区的降水、气温、干旱资料,对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高偏弱使得冷空气不利于向西南地区输送,孟加拉湾的低值系统偏弱使得水汽输送偏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明显偏强,面积偏大,脊线偏北,且较常年偏西,使得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受到明显的阻断,造成西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不足,导致降雨减少。对OLR的资料分析后表明,大规模下沉干区在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盛行,对流较常年偏弱,使得降水机制减弱,是造成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振举  关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1-13693
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公平与效率,确保集体土地资产安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性。认为在产权明确、充分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对经济发达区域的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分区域、有差别地推进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晋中盆地太谷县土地流转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前提下太谷县土地流转的形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晋中盆地传统农区,太谷县家庭承包耕地的流转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4.7%,土地流转的方式分为自然流转和产业发展带动的流转2种;(2)当前的土地流转依然以口头协议为主,潜藏着一定风险;(3)产业推动的土地流转不利于粮食生产。并针对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加强服务和管理,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2)理顺各项法律法规,出台统一的土地流转文件;(3)关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负面现象,纠正土地流转的偏向。  相似文献   

14.
王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4-4876,4925
根据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方法定量分析高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变,其中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大,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增多,而集中化、优势度逐渐减小;各区域优势土地类型存在差异,东北部以林地为主,中部为园地,西南部为耕地;各镇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从1~5类不等;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差异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一定区域内不同局部土地利用结构差别,可以为区域内土地利用分工协作提供很好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李丽杰  刘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58-19559,19563
从土地流转规模、流转形式和流转区域梯度化方面对重庆市和广东省的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比较,分析了造成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大通湖区10个村的土地流转情况,结果表明,大通湖区土地流转发展较快,土地流转超过半数以上,但缺少具有长期规划的集约经营模式;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劳动力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为土地流转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西南岩溶地区虽然降水充沛,但因具有二元水文结构,地表水大量渗漏、地下水深埋,加上土层浅薄且分布不连续、土壤储水能力低,岩溶干旱严重,水分亏缺仍然是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限制因子.如何有效地进行植被的恢复重建和实现水土资源的协调利用,是该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由于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生境的高度异质性,岩溶山区水分运移过程与其他类型区显著不同,亟需综合考虑岩性、地形地貌、土壤与岩石分布、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在简要介绍岩溶山区土壤-岩石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降雨入渗产流规律、水分时空异质性、植物水分来源及适应机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应以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水分运移过程与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土壤物理学、生态水文学、植物生理学、岩溶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探讨表层岩溶带的水文调节功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坡面、小流域尺度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为西南岩溶山区水源涵养型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耕地细碎化和撂荒现象是当前农村土地面临的重大难题,贫困山区农地流转不畅及撂荒现象的改善对农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山西省和顺县275 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体特征、土地基础条件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当前农地流转行为、未来流转意愿及农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趋向非农化的现状下,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仅占18.2%,未来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占58.5%,当前有38.9%的农户存在农地撂荒现象。(2)贫困山区农地的当前转出行为和当前转入行为分别受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固定劳动力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人均健康水平、家庭承包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与未来流转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和承包地面积的增多是造成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并加强对村集体的帮扶力度,以期改善农地细碎化及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19.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勤 《农学学报》2013,3(5):74-78
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强农业市场主体活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分析了农民的“恋地”情结、基层组织引导不力、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成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少且实力弱等是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供给市场,大力培育土地流转需求市场,努力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监管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