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多年生柠条加工为固体燃料会使其得到良好的转化应用。通过柠条热压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含水率和颗粒度对柠条压块燃料密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颗粒度、含水率对燃料密度的影响极其显著,温度、含水率和颗粒度对耐久性的影响极其显著。成型优质的柠条压块燃料,要求柠条原料含水率在5%~13%,成型温度为80~150℃,压力为60~110MPa。在此条件下,柠条揉丝原料也可成型优质的块状燃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给谷子秸秆压缩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水率、温度、压力和颗粒度对谷子秸秆压块燃料物理性能(密度、耐久性、抗跌碎性)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Taguchi法研究了谷秆压块的最佳成型条件及各因素对压块密度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谷秆原料含水率在6%~10%之间,成型温度为70~100℃,压力为70~110 MPa、颗粒度0.63mm条件下可成型高品位谷秆压块燃料。在颗粒度为0.16~0.63mm,含水率为8%(w.b.),温度为90℃,压力为110 MPa条件下成型的谷秆压块密度达最大值1.26g·cm-3。各因素对谷秆压块密度的贡献率分别为:颗粒度(61.4%)、含水率(11.2%)、压力(9.1%)和温度(8.1%),颗粒度是闭式成型条件下谷秆压块燃料密度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谷秆是一种优质能源原料,研究结果为压缩成型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年生柠条是一种成型固体燃料的优质原料。通过对压力、温度、含水率和颗粒度与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关系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研究成型过程中各参数对柠条块状燃料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越细小,压块燃料的塑性及强度越差,较大颗粒度、较高含水率(以此顺序)是增大柠条压块燃料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要保证柠条压块燃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保持完整,柠条原料颗粒度不宜过小,含水率在8%~14%之间为宜,从节能和低成本角度考虑,成型温度至少为80℃,最高不能超过150℃,压力60~110MPa。  相似文献   

4.
荞麦秸秆固体燃料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找出荞麦秸秆固体燃料最优成型效果的参数组合,同时为荞麦秸秆燃料压缩成型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颗粒度、含水率、压力和温度对荞麦秸秆固体燃料成型效果(密度、抗跌碎性、耐久性)的影响。同时利用Taguchi法分析了荞麦秸秆压块的最佳成型条件及各因素对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结果表明,荞麦秸秆原料含水率在6%~10%,成型温度为90~130℃,压力为90~110 MPa、颗粒度0.16~1.25 mm的条件下成型品质较高。各因素对荞麦秸秆压块密度的贡献率次序依次为:颗粒度(62.68%)、含水率(16.72%)、温度(15.05%)和压力(1.63%),颗粒度是荞麦秸秆成型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颗粒度为0.16~0.63 mm,含水率为5%,温度为130℃,压力为90 MPa时压块密度达到最大值1.17 g·cm~(-3),在此条件下生产荞麦秸秆固体燃料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生产出质量高且能耗低的生物质颗粒,需要深入研究成型参数和成型颗粒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水稻秸秆进行冷压成型试验,以松弛密度这一物理性能指标为评判标准,研究成型压力、原料粒度和含水率三个因素对成型燃料质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分析三因素对松弛密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得到水稻秸秆冷压成型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为168 MPa,含水率21%,粒径0~0.2 mm。此条件下松弛密度达到1.327 g/cm3。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钙粉煤灰复合粘结剂对玉米秸秆原料成型密度和强度的影响,采用闭式冲压成型装置对添加高钙粉煤灰复合粘结剂的玉米秸秆进行成型实验研究,分别考察压力、温度、粒度和含水率对成型燃料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的成型压力范围。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在压力为32~50MPa的范围内,加热温度85℃,物料含水率在12%以下,平均粒度为2mm的颗粒,能实现较好的有粘结剂成型,密度和强度基本符合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方法]以收割的废弃植物为原料,通过冷压成型制备成型燃料,研究了成型压力、粘结剂添加量、原料含水率对成型燃料密度和机械强度的影响。[结果]成型燃料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40 MPa、粘结剂添加量15%、原料含水率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成型燃料密度和抗跌强度分别高达0.97 g/cm和96%。[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处理处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渣为原料,结合生物质成型技术,开展金针菇菌渣成型特性的研究,探索金针菇菌渣能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制得成型颗粒,以松弛密度(RDS)、Meyer强度(H_M)和比能耗(SEC)为成型燃料的技术指标,研究水分含量、温度、压力和原料粒径4个参数对菌渣原料成型颗粒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成型颗粒断面微观形态,进一步验证成型条件对成型效果的影响。【结果】在选取的水分含量、温度、压力和原料粒径的变化范围之内,菌渣都能压缩成型,结合3个成型指标,确定金针菇菌渣成型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w)11%~14%,温度100~120℃,压力3~5 kN,原料粒径0~5 m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和压力升高可以使成型颗粒粒子间结合更紧密。【结论】金针菇菌渣成型效果良好,是一种较易成型的生物质原料。  相似文献   

9.
以纤维素为成型原料,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纤维素成型试验,研究物料含水率、成型温度及成型压力对成型颗粒品质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素成型颗粒内部结构,热重分析仪分析纤维素粉末及成型后颗粒燃烧特性。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纤维素含水率、成型压力及成型温度,可提高颗粒品质,含水率为14%~29%、成型压力为3~4 k N、成型温度为100℃时效果最好;纤维素粉末及纤维素颗粒主要失重部分在挥发分燃烧阶段,纤维素成型后会升高燃烧反应起始温度,提高燃烧最大速度时温度。建立燃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素活化能较低,且遵循动力学一级和二级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给秸秆类固体燃料压缩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进行热压成型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含水率、温度和压力对固体燃料成型效果(密度、耐久性和抗跌碎性)的影响。[结果]含水率、温度和压力会显著影响玉米秸秆固体燃料的密度,P值达到0.009 58、0.049 71和0.012 63,而耐久性和抗跌碎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当玉米秸秆含水率为8%~12%、温度为130℃~150℃、压力约为130 MPa时,最有利于生产优质的玉米秸秆固体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