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南英 《畜禽业》2001,(2):30-31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猪供试母猪选3~4胎的经产母猪,进行现有主要母猪品 种长嵊、长大、长加、长金与不同公猪杂交组合试验,再用其后代进行 肥育试验. 1.2 饲养管理选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试验点,每户的饲养管理条 件基本一致,60日龄前均采用仔猪全价料,60日龄后用自配饲料, 杜长大母猪生长育肥期的饲料代谢能为12.55MJ/kg,粗蛋白为 16%以上,其它带有本地血统的肉猪生长育肥期饲料的代谢能为 12.1MJ/kg,粗蛋白质为14%以上. 1.3 测试项目母猪高床产仔与一般圈养产仔哺育性能比较试验; 不同杂交组合的产仔哺育性能试验;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试验;胴体 与肉质性状试验.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7)
研究以荣昌猪保种核心群群为基础,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两系杂交后代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性能方面的指标测定。二杂后代测定结果表明,美系长白公猪×荣昌母猪的杂交后代90kg日龄可达195.5kg、日增重为665.9g,肥育性能高于其它品系的杂交组合后代相应指标。丹系长白公猪×荣昌母猪的杂交后代三点均膘为2.8cm,瘦肉率达55.42%,滴水损失为1.14%,肌内脂肪含量达5.69%,胴体肉质性能显著高于其它杂交组合相应指标。二杂母猪繁殖统计数据表明,加长×荣杂交和丹约×荣组合在总产仔数和初生窝重上高于其他杂交组合,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几方面性能测定数据,我们最终选择了美系约克、美系长白、丹系约克、丹系长白与荣昌猪的杂交组合母猪,作为生产三杂猪的母本组合。  相似文献   

3.
泰山地方猪是主要分布于山东泰安地区的地方猪种,为促进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以泰山地方猪为母本的长泰二元杂交组合和杜长泰、大长泰三元杂交组合进行了生产试验测定。结果长泰组合平均窝产活子148.头,杂交猪60~210日龄肥育期日增重517g;杜长泰、大长泰三元杂交组合平均窝产活子分别为117.头和118.头,杂交猪平均育肥日增重为577 g和584g,二者差异不显著。大长泰三元杂交猪均为纯白毛色,杜长泰杂交猪出现白、黑、花等不同的毛色分离。与同期饲养的杜长大“洋三元”杂交猪相比,杜长泰、大长泰杂交猪肥育性能略低,但母猪繁育性能好,产仔多,仔猪生长快,成活率高,耐粗饲。适于在管理较粗放的中小型猪场和农户饲养推广。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3)
对引进海波尔法系祖代种猪及生产的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开展观测试验,评价引进的海波尔法系良种猪的生产性能表现效果。结果显示,长白、大约克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1.8±1.12头、11.9±0.85头;长大、大长二杂母猪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1.9±0.83头、12.1±0.72头,;杜长大三元杂育肥日增重高、料重比为884 g、2.81,杜大长为875 g、2.75。表明引进的海波尔法系良种猪生产性能表现优良,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长大二元母猪、杜长大三元肉猪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实验来研究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洋二元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情期受胎率90%,窝平产仔数10.95头,35日龄断奶仔猪成活率92.69%,窝平断奶重98.3kg;洋三元肉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屠宰率、瘦肉率高的特点,是发展肉用型生猪的优良品种之一,适宜在忠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与大长、土杂母猪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明 《畜禽业》2009,(9):43-45
以台系、美系和台美系杜洛克公猪与大长、土杂母猪杂交,对其繁殖、肥育等项目进行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美系♂繁殖性能好于美系♂、台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速度台美杂交系明显高于台系和美系,差异显著(P<0.05)胴体性状台系、美系比杂交系要好,表明生长发育性状存在着杂种优势。不同品系间杂交组合在配种受胎、产仔、肥育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杂交优势,且台美系为最优,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可作为生产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繁育体系终端父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7)
●酸化剂提高杜长大商品猪生产性能和肉皮品质为探索酸化剂对杜长大系列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等将40头4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添加酸化剂BG IFEX001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2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3组),每组10头(母猪和阉公猪各半),测定4周龄至90kg体重时的生长性能,并测定达90kg屠宰体重时的胴体性能及肉质性能。结果显示,BGIFEX001组和BGIFEX002组有改善日增重和料肉比的趋势,4~10周龄阶段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88%和8.70%,全期料重比分别降低5.19%和4.81%;各…  相似文献   

8.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1):58-59
不同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不同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DNA甲基化差异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抗独特型抗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饲养长×大外二元杂交母猪,并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生产杜长大三元商品育肥猪.在部分地区曾一度造成外二元母猪种源紧缺,几乎所有的雌性仔母猪都留作种用.猪属多胎动物,为了提高其繁殖能力,并非所有的母猪都可做种.生产中必须经过一定选择,符合种用条件的才能留种.否则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6,(3)
脂肪型和瘦肉型猪肥胖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选用内江猪、荣昌猪和长白猪初产母猪,研究肥胖基因m RNA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从发情第一天开始,连续3d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瘦素(Leptin)水平,并于第三天各屠宰5头母猪以测定皮下脂肪组织obm RNA表达丰度,同时对其他母猪进行繁殖性能观测。结果表明:内江猪和荣昌猪皮下脂肪组织obm R NA表达丰度及血清Leptin浓度显著高于长白猪种。obm RNA表达丰度与Leptin浓度高度正相关,且两者与初产母猪的血清FSH、LH和总产仔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7):10-11
选择50头巴克夏公猪×荣昌母猪、50头杜洛克公猪×荣昌母猪的二元杂交后代分别于90 kg和100 kg体重时各一半进行屠宰测定其肉质指标。结果表明利用荣昌猪的高肌内脂肪特性进行杂交配套生产,能够获得较好的肉质优良的商品猪。使用DR杂交组合生产的杂交后代在100 kg进行屠宰可以获得肉色好、机内脂肪含量高的商品肉猪。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杂交组合猪的生长和肉用性状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志国  唐家  蔡健 《畜禽业》2001,(4):21-22
为筛选优化杂交组合,进行了长×本、约×长本、约×长、杜×约长四个杂交组合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测定试验,测定了不同组合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及胴体性状。结果表明: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杂母猪杂交(DLY),其后代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长、眼肌面积、背膘厚、瘦肉率等主要性状,与其它杂交组合均有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112头体重35kg左右的杜大长幼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饲喂全早稻型日粮。试验期69d,试验结束时,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肥育全期日增重对照组与试验组十分接近,分别为726g和719g;料重比为3.16∶1和3.21∶1;胴体性状:屠宰率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为73.31%和76.20%,对照组低2.89个百分点;瘦肉率分别为60.10%和63.42%,试验组高3.32个百分点;皮脂率分别为27.88%和24.42%,试验组降低3.46个百分点;背膘厚分别为18.79mm和17.54mm,试验组降低1.25mm,但除了皮脂率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肉质指标:肉色、大理石纹、PH值、失水率以及猪肉化学成分(干物质、粗蛋白质)在两组间基本一致,无本质差异;猪肉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70%和16.04%,试验组比对照组高0.66个百分点,在所测15个氨基酸中,有12个氨基酸指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除了谷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5.71%)较大外,其余均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李佳  吴东波 《畜禽业》2007,(4):8-11
本试验利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血清指标和骨骼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在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对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钙磷比对血清钙和血清磷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骨骼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酸酶条件下,降低日粮磷水平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9,(11):10-11
目的研究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方法在盆周山地猪纯繁选育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的肥育性能测定,仔猪阉割后在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测定了育肥猪体重20~90 kg阶段的日增重、料肉比、体长、体高、胸围、倒数3~4肋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等生长发育指标,抽取部分猪屠宰,测定屠宰率、三点均膘、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胴体指标,肉色、pH_1、肌内脂肪等肉质指标。结果盆周山地猪日增重400 g,料肉比4∶1~4.28∶1,90 kg体长112~120 cm,体高56.5~58.3 cm,胸周围102.53~106.20 cm,倒数3~4肋膘厚3.40~3.89 mm,倒数3~4肋眼肌面积11.90~16.25 cm~2,屠宰率71%~74%,瘦肉率38%~49.8%,肉色3.9以上,pH值6.2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61%以上。结论盆周山地猪体高中等,背膘较厚,眼肌面积小,是典型的脂肪型猪种,具有肉色鲜红、肌肉系水力强、肌纤维细嫩、肉质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8)
试验随机选择3只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屠宰后进行屠宰性能、肉质理化特性以及肉品质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活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分别是11.33 kg、4.36 kg、3.06kg、38.45%、26.93%、69.67%、2.65和9.02 cm2。(2)粗蛋白、总脂肪、灰分的含量和嫩度、熟肉率、p H值分别为18.17%、3.30%、0.81%和4.57 kg、53.41%、7.04。(3)本地白山羊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3种脂肪酸。实验结果表面,6月龄酉阳本地白山羊公羔的体型偏小、屠宰性能较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肉质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胡祖其  范铎 《畜禽业》2005,(4):42-43
应用血凝试验和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无锡市滨湖区4个规模猪场911例血清中的猪瘟、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结果表明,规模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合格率达85.6%,其中母猪免疫合格率(92.6%)高于种猪(78.2%)和肥育猪(62.4%);猪蓝耳病抗体阳性血清数为362份,占39.74%,其中种猪最高,为50.6%。其余依次为肥育猪(48.3%)和母猪(35.4%)。  相似文献   

18.
陈林 《畜禽业》2010,(7):45-46
凉山土黑猪是我国西南地区优良地方品种,全身被毛粗黑、耐粗饲、肉质鲜嫩,其优良品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凉山土黑猪养殖成功与否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获得最高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开发甲基-天冬氨酸、胍基乙酸、γ-氨基丁酸和甾醇绿色饲料添加剂,确定其实际使用效益。方法:采用98头平均体重(50.48±3.89)kg的杜长大中猪分成5组,分成对照组、甲基-天冬氨酸100 g/t组、胍基乙酸500 g/t组、γ-氨基丁酸100 g/t组、甾醇20 g/t组,饲养42 d,研究四种添加剂对中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各组日增重、料肉比、价/肉比(元/kg)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有潜在的影响。结论:甲基-天冬氨酸、胍基乙酸、γ-氨基丁酸和甾醇的适宜添加量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血清学试验,随机采集183份不孕、流产母猪血清检测分析研究,我县母猪繁殖障碍主要是由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和猪乙型脑炎引起,其感染阳性率占母猪繁殖障碍病分别为34.4% , 23%和14.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弓形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6%和3.3%。其次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引起的母猪不孕症占2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