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八棱海棠进行人工低温处理,观察其形态特征,测定其部分生理指标,研究其对低温的反应,为坝上高寒地区的园林植物引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八棱海棠枝叶的电导率、丙二醛及游离脯氨酸基本呈现随着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可以耐受-18℃低温,枝条可以耐受-24℃的低温,可以通过抗冻锻炼、小生境等实现在坝上高寒地区的引种绿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兰州及同类型气候区发展的品质优良、抗寒性好的葡萄新品种。【方法】以10个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春光’‘贵妃玫瑰’‘巨玫瑰’‘蜜光’‘晚黑宝’‘无核翠宝’‘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晶红宝’和‘SP9715’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盛果期葡萄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测定低温胁迫后各品种1年生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将10个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尽相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0个品种中:‘阳光玫瑰’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22.38℃;其次为‘浪漫红颜’和‘春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96、-20.75℃;‘晚黑宝’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18.94℃。【结论】在甘肃...  相似文献   

3.
师正立 《绿色科技》2023,(5):93-96+100
以八棱海棠2月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模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NaCl对八棱海棠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总干质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呈现出上升趋势,在NaCl质量浓度为8 g/L时,八棱海棠幼苗的生长受到了严重抑制,在质量浓度达到10 g/L时八棱海棠幼苗死亡;低浓度NaCl对八棱海棠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大,在NaCl质量浓度达到8 g/L时八棱海棠光合色素含量、净光速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效率明显降低;NaCl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SOD活性、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合考虑八棱海棠生长及生理特性,确定八棱海棠的耐盐阈值为4.0 g/L。  相似文献   

4.
以引进的‘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等5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越冬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同一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间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不同,表明各品种间抗寒性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抗寒力排序为:‘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  相似文献   

5.
天汪一号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1980年在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杏树湾村果园发现的红星短枝浓红型芽变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加快天汪一号苹果标准化栽培,我们引进了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珠美海棠和当地山定子4种砧木在天汪一号苹果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观察了不同砧木品种特性,总结了天汪一号苹果在不同砧木上的嫁接表现,提出了在不同立地条件和土壤类型下天汪一号苹果最适宜的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云南不同种源北美红杉的抗寒性,以生长于德钦、丽江、昆明、昌宁的北美红杉枝条为试验材料,人工设定-15℃、-20℃、-25℃、-30℃、-35℃和-40℃低温梯度处理,以4℃为对照,通过测定和分析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北美红杉枝条的相对电导率、SOD、POD活性、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现上升变化,高寒地区枝条的SOD、POD活性相对较高,MDA含量和电导率较低,4个供试材料中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德钦丽江昆明昌宁。研究结果将为北美红杉跨区域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野杏的引种驯化及繁育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到辽西地区的野杏12个无性系和12个家系为研究对象,以引种地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和家系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种源的引种野杏无性系及家系枝条的含水量,研究了低温胁迫(0、-20、-25、-30、-35、-40℃)下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并基于隶属函数值对各无性系及家系进行聚类。【结果】野杏无性系和家系的枝条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形曲线,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表现为先增后减,半致死温度为-42.33~-29.93℃。12个野杏无性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14~0.90,12个家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24~0.74。各无性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J170、J19、J171、J148、J162、J144、J210、J105、J118、J101、J211、J270、J121,各家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1...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给适宜于伊犁河谷栽培的抗寒苹果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伊犁河谷的8个苹果新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低温处理,处理温度分别设为-16、-20、-24、-28、-32、-36、-40℃,测定其在室温条件下的电解质渗出率,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结合冻害分级、恢复生长试验和田间冻害调查,对不同苹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各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随温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大,其电解质渗出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红富士(CK)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瑞阳美味瑞雪。根据其半致死温度(LT50)来评价,各苹果品种的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红富士(CK)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美味瑞阳瑞雪。冻害综合评级及恢复生长试验与田间冻害调查的结果一致:即秦脆、彩虹一号、西施红的抗寒能力均较强,塘木田、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红富士(CK)的抗寒能力次之,美味、瑞阳、瑞雪的抗寒能力均相对较差。【结论】5种试验方法相互印证,可以综合评价不同苹果品种的抗寒性。各参试品种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秦脆西施红彩虹一号塘木田晋十八短枝红富士红富士(CK)美味瑞阳瑞雪。引进的8个品种中,秦脆、彩虹一号、西施红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均可作为抗寒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枣砧木1年生枝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枣不同砧木的抗寒性,从而为新疆枣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收集到的6份枣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不同砧木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并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砧木的半致死温度LT_(50)。6份枣砧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显著升高。在本实验温度处理范围内,S+灰、B+灰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灰枣自根砧。6份枣砧木抗寒性差异较大,除毛叶枣外,LT_(50)均在-19~-24℃之间,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酸枣、扁核酸、S+灰、B+灰、灰枣、毛叶枣。砧木嫁接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来提高枣树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情况,为筛选生产上适宜栽培推广的葡萄优良砧穗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5BB’‘1103P’‘山河1号’为砧木、以‘户太8号’‘苏欣1号’‘红地球’为接穗进行葡萄嫁接试验,对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趋势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嫁接150 d后,9个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显著;其中,‘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74.33%;而‘红地球’/‘1103P’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低,比‘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低45.33%。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其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无显著差异。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其初始荧光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和‘苏欣1号’/‘1103P’组合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最高的砧穗组合是‘户太8号’/‘...  相似文献   

11.
以常见的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3个杏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下对其枝条中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3个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下降,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抗寒性差的品种MDA含量高于抗寒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寒性差的品种;3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  相似文献   

12.
为给苹果抗寒砧木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的新源县、巩留县、霍城县、托里县、额敏县等5个居群新疆野苹果林中采集果实,取其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然后分别种在营养袋中,待其自然生长3个月后,将生长良好的整株幼苗进行低温处理,取其叶片进行相关试验,测定和分析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新疆野苹果的相对电导率、25~0℃时的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25~-5℃时的MD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25~0℃时的SOD活性、25~-5℃时的POD活性、25~0℃时的CAT活性和处理温度均呈负相关,而0~-10℃时的可溶性糖含量、-5~-10℃时的MDA含量、0~-10℃时的SOD活性、-5~-10℃时的POD活性、0~-10℃时的CAT活性与处理温度均呈正相关;不同居群新疆野苹果的各项生理指标在变化过程中均产生了差异,不同居群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托里县野苹果、额敏县野苹果、巩留县野苹果、霍城县野苹果、新源县野苹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银杏、悬铃木、香花槐、金叶复叶槭和玉兰等5种乔木绿化树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五个梯度的低温处理(-10℃、-15℃、-20℃、-25℃、-30℃),测定丙二醛、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和电导率,研究低温胁迫对这几种乔木绿化树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抗寒性存在差异性,5种绿化树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悬铃木 > 香花槐 > 玉兰 > 银杏 > 金叶复叶槭。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橡胶树老幼态无性系植株的抗寒生理特性,比较其抗寒能力。以3个橡胶树品种老幼态芽接无性系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低温胁迫(4℃对照、2℃、0℃、-2℃、-4℃)处理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6个指标,分析各指标随温度下降的变化规律,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无性系老幼态植株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橡胶树老幼态无性系枝条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的趋势;MDA和H_2O_2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数无性系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所有幼态无性系相对电导率、H_2O_2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老态无性系;多数幼态无性系丙二醛低于老态无性系;多数幼态无性系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老态无性系。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品种幼态无性系的平均隶属度都远高于老态无性系。参试的橡胶树品种幼态无性系的抗寒性都比老态无性系强。研究结果为橡胶树幼态无性系的利用潜力和栽培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丽华  高玲 《林业科技》2010,35(6):52-55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的方法,通过对红瑞木、北海道黄杨、紫叶矮樱、金银木、金叶莸、小叶黄杨1年生休眠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它们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6种灌木绿化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变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平稳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6种灌木绿化树种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莸、红瑞木、金银木、紫叶矮樱、北海道黄杨、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容器苗施加不同质量分数黄腐酸钾(FA-K)后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揭示FA-K缓解高浓度氯盐胁迫下桧柏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差异性,为冬季北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绿化带桧柏的管理维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2年生桧柏容器苗开展盆栽试验,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设置0.7%NaCl和0.7%CaCl2 2种盐分,每种盐分设置0、0.05%、0.10%、0.30%和0.50%5种质量分数FA-K处理,测定各处理下桧柏苗生长指标(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 0.7%CaCl2胁迫对桧柏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0.7%NaCl胁迫;0.7%CaCl2胁迫下桧柏苗除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于NaCl胁迫外,其他生理指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NaCl...  相似文献   

17.
以前期筛选出的6个文冠果株系一年生枝条为研究材料,通过观测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电导率、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含量(TP)、脯氨酸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规律(POD),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抗寒性强的文冠果株系.结果表明:6个文冠果株系半...  相似文献   

18.
自然降温过程中对蜡梅1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蜡梅品种之间存在着抗寒性差别,3个供试品种抗寒性的顺序为:‘玉碗藏红'>‘出水芙蓉'>‘琥珀'。  相似文献   

19.
阜新地区引种金银花抗寒生理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阜新地区引种金银花1年生枝条为试材,同时以当地乡土树种油松、忍冬、五叶地锦作为对照,测定了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金银花组织内的各项指标变化与油松、忍冬和五叶地锦相同或相近,说明金银花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基本可以在阜新地区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大田种植的6个山茶花品种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其自然降温过程中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抗寒性综合评价表明,6个山茶花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大叶忍冬四川红花露占七星红小桃红小叶忍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