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究不同磷水平施肥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施磷水平为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设定了每年每株植株氮最佳用量69 g和钾最佳用量99.57 g,并设置了单株年施入磷肥量:0、300、600、900、1 200 g共5个梯度,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土壤养分而言,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在P4磷水平呈最大值;有机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P3磷水平时达到最大值;而碱解氮及速效钾呈下降趋势;对于土壤微生物数量而言,细菌、真菌、放线菌及解磷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P3磷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对于土壤酶活性而言,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P3磷水平时达到最大值,而脲酶呈下降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间相关性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磷水平对‘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生长、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刺梨应对低磷胁迫的适应策略,为喀斯特地区低磷土壤刺梨的磷养分管理和生长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方法,设5、25、45、65和85 mg·L-1有效磷含量的5个供磷水平处理,对不同处理的生长和根系形态指标及叶、根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解析不同磷水平下根系形态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 45 mg·L-1磷水平下实生苗生长的最好,整株生物量、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均最大,根和叶中的GA1+3含量最高,ABA含量最低。2)供磷水平低于或高于45 mg·L-1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明显减小,GA1+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大,上述根系形态指标变小。在5 mg·L-1的低磷胁迫下,植株根冠比、2级、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的密度及长度达到最大。3)根和叶中的IAA及ZR含量随磷水平的降低而增大。4)不同磷水平下植株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大小与根和叶中的IAA和ZR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P<0. 01)的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关系,与GA1+3和ABA的含量分别呈极显著(P<0. 01)正相关和极显著(P<0. 01)负相关。供磷水平过低、过高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是IAA、ZR、GA1+3、ABA含量改变后协同作用的结果。低磷水平下根的生长抑制与叶和根中的IAA、ZR和ABA含量增大和GA1+3含量降低有关,高浓度的GA1+3和低浓度的ABA能促进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形成,而高浓度的IAA和ZR对根毛的形成及伸长和增加根毛的密度有促进作用。【结论】45 mg·L-1磷水平下刺梨实生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最好,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最大。降低或提高磷水平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上述根系形态指标随之变小。低磷胁迫下刺梨实生苗根冠比和2、3级侧根密度、根毛密度及长度明显增大。供磷水平变化导致刺梨实生苗叶和根中IAA、ZR、GA1+3、ABA的含量发生改变,并共同对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产生协同调控作用。根冠比的增大,2、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密度及长度的增加是刺梨实生苗应对低磷胁迫采取的适应策略,根和叶中高水平的ZR和IAA发挥重要的促进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茶园土壤普遍缺磷,土壤微生物可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植物磷素养分,对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了6种施磷处理(不施磷,施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150mg/kg KH_2PO_4)对贵州湄潭县4个茶园表层土壤(0-20cm)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壤pH为4.60,较适宜茶树生长,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在6.86-19.18mg/L、2.25-13.50mg/L之间,茶园土壤趋于有机碳积累;(2)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37-27.44mg/L之间,施农家肥的MT3样点处于丰富、施有机肥的MT2样点处于较丰富、较少施肥的MT1和MT4样点处于很缺乏水平,外源磷添加使得处于磷较丰富、磷缺乏水平的样点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处于磷丰富水平的样点土壤速效磷含量短期内先降后升;(3)施肥和管理模式较好的MT2、MT3样点微生物量碳、氮较高,且不同施磷处理均能增加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4)研究中土壤微生物量磷出现负值,建议提取酸性土壤微生物量磷时延长浸提时间,使熏蒸释放的生物量磷完全水解。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机碳缺乏,外源磷的添加有利于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并可增加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实际栽培中利用外源激素提高川黄柏苗期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川黄柏幼苗为试材,在自然渍水及干旱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GA3进行不同周期的喷施处理,测定分析各处理下川黄柏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渍水胁迫下,外源喷施GA3溶液提高了川黄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复水后0~2 d,干旱胁迫下的对照组及GA3处理组(200 mg/L,喷施间隔30 d)植株各生理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受间断降水影响;复水后3~5 d,对照组及GA3处理组植株各生理指标出现反复变化。复水后0~5 d时,与对照组相比,GA3处理提高了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红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水平氮磷钾肥配施对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宜红椿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比,为红椿林地的合理施肥以及红椿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完全施肥试验方案,设置4个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测定各施肥量下不同生长年限红椿的树高和胸径,计算其生长量,建立树高和胸径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探明肥料效应。【结果】1)施肥后红椿的树高和胸径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与施肥前相比,增幅分别可达48.64%~134.93%和83.50%~231.18%,单株材积的平均增幅可达86.38%。2)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肥配施后红椿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但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当施肥年限为1~2 a时,以中等氮钾肥配施磷肥效果最好,连续施肥3年则以中等磷钾肥配施氮肥效果更好。3)随着氮(N1、N2、N3)、磷(P1、P2、P3)、钾(K1、K2、K3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油茶品种的推广及南北引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温室培养的‘华硕’油茶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光周期处理(8 h/16 h、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以自然光照作为对照组(CK)。在花芽分化期、现蕾期、初花期及盛花期对各处理组油茶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ABA、IAA、GA3及CTK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各处理组油茶的株高、花期时间及花朵数量进行统计。【结果】与CK处理相比,在长日照条件下(14 h/10 h、16 h/8 h)油茶株高显著增加,开花时间提前,花朵数量增加;在短日照条件下(8 h/16 h、10 h/14 h)油茶株高降低,开花时间推迟,花朵数量减少。在长日照条件下,油茶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在短日照条件下,油茶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长日照处理下,油茶叶片中的ABA、IAA含量显著增加,GA3、CTK含量显著降低,且ω(IAA)/ω(GA3)、ω(ABA)/ω(CTK)、ω(ABA)/ω(G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氮添加对油茶幼苗养分积累和主要大量营养元素含量、比值等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探究氮对油茶苗生长的影响机理及其与碳、磷等互作关系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可为油茶苗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0 mmol·L-1(N0,CK)、5 mmol·L-1(N1)、10 mmol·L-1(N2)、15 mmol·L-1(N3)、20 mmol·L-1(N4)共5个氮浓度处理,开展盆栽试验。测定油茶苗各器官生物量和碳氮磷钾元素含量,计算养分累积量、养分利用效率和元素化学计量比。【结果】氮添加显著提升油茶体内N素含量,各器官N含量均在N3水平下达到峰值。随着氮水平的升高,根系C、P含量和叶片P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C和茎部C、P、K含量保持不变。中高浓度氮素(N3、N4)能促进油茶苗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N4处理促进作用最大。氮浓度处理改变了养分的分配格局,随着氮水平的升高,根系养分占比下降,叶片养分比例升高。氮添加降低了N素利用效率,对P、K利用效率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硒是生物体内重要有益元素,为了解硒对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影响,并获得富硒茶油施肥方法,对油茶开展施用硒肥试验,以期为油茶富硒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 a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选择在油茶3个生长时期,采用根部、叶面及根部+叶面方式施用3种浓度亚硝酸钠,并在试验不同阶段测定油茶生长指标,茶果收获后对茶果、茶籽相关经济性状和茶油硒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亚硒酸钠施用时间对冠幅增长、三级侧梢粗度、茶果单果质量、体积和果形指数影响极显著(P≤0.01),亚硝酸钠施用浓度、喷施方式对果形指数影响显著(P 0.05),试验因素对其他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5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冠幅增加(0.4 m)最明显,4月份根部喷施3 mg/L亚硒酸钠油茶地径增加(1.27 cm)最明显,6月份根部喷施300 mg/L亚硒酸钠油茶春梢顶梢生长长度最长(20.26 cm);6月根部+叶面喷施30 mg/L亚硒酸钠对茶果单果质量(34.31 g)、出籽率(44.56%)和茶油硒积累(0.11 mg/kg)影响效果均最好,5月根部喷施30 mg/L浓度或者6月份叶面喷施300 mg/L,茶籽含油量最高。【结论】亚硝酸钠施用肥时间对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相关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亚硒酸钠浓度,喷施方法影响相对最小,不同时间喷施亚硒酸钠浓度对油茶响应不一致,总体呈现喷施低浓度和高浓度亚硒酸钠都会一定程度抑制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杏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杏树生长的影响情况,确定生物有机肥的适宜施用量,为杏园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细弦子村15年生的木瓜杏为试材,于2020—2021年,设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1、2、3 kg/株的4个施肥处理(其编号依次为Ⅰ、Ⅱ、Ⅲ、Ⅳ)对杏树进行施肥试验,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叶片营养元素、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处理Ⅰ的相比,处理Ⅱ、Ⅲ、Ⅳ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其土壤pH值均得以改善。不同施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其作用效果也不同,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更加明显地提高果实品质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且能显著提高其固酸比,还能增加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pH值与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叶绿素含量、单果鲜质量、固酸比及果实钾、钙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叶片全钾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对山苍子果实精油含量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情况,为山苍子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4年生的同一家系山苍子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以氮(N)、磷(P)、钾(K)肥为试验因素,设计3个因素5个水平共25个施肥处理的L25(35)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施肥试验,以不施肥的处理(T1)为对照。施用的肥料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碳酸钾,其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N(46%)、P2O5(18%)、K2O(68%)。分别于2018年的春季(3月下旬)与秋季(10月下旬)采用沟施法施肥,共施肥2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实精油,计算精油得率,并采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法和峰面积归一法对精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4(N1P4K4)处理的精油得率(3.53%)最高,为对照组的5.31倍,T3(N1P3K3)和T5(...  相似文献   

11.
油茶土壤养分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沼液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沼液在油茶上的应用提供合理与科学的指导,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施不同沼液量的试验组(B_0:0 kg/株,对照组;B_1:10 kg/株;B_2:20 kg/株;B_3:30 kg/株;B_4:40 kg/株),连续2 a观测其对油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对油茶果实产量、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肥力改良作用明显。在施沼液2 a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趋于平稳。5组处理中,以B_4(40 kg/株)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在油茶果实方面,施用沼液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鲜果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不同沼液用量处理油茶鲜籽含水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与对照组B_0处理相比,B_3(30 kg/株)处理油茶鲜出籽率提高了56.7%,干出籽率提高了34.72%;B_4处理主要提高了油茶果实含油率,与对照相比,其种仁含油率提高了21.20%,鲜果含油率提高了58.93%。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油茶果实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果实含油率相关性最好。因此,施用沼液能够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油茶果实含油率。  相似文献   

12.
生物活性硒元是近年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有机富硒植物营养素。为了探讨活性硒元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作用,以优良油茶品种的2~4年生幼林和10年生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共设3个随机区组、6个处理(即CK0、CK1、CK2、Ⅰ、Ⅱ、Ⅲ,其中以处理Ⅱ为推荐处理),就富硒肥的施用效果问题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硒元土壤赋存复合肥(以下简称为"活性硒元")处理Ⅰ、Ⅱ、Ⅲ的油茶成林与幼林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推荐施肥处理Ⅱ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间油茶产量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活性硒元的施用对油茶产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尤以处理Ⅱ的影响最为显著;活性硒元各处理组油茶果实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其含硒量随着硒元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仁的含硒量最高,成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27~1.042 mg/kg,幼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19~0.866 mg/kg,果皮中的次之,种皮中的含硒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油茶幼林钾肥最适施用量,从而为油茶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赣无’系列的5年生油茶林分为试验对象,设置了5个钾素水平处理(K0、K1、K2、K3、K4),1个施用复合肥的对照处理(CKFHF)和1个不施肥的处理对照(CK0),就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树体生长、叶片养分积累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均能显著提高油茶树体各生长指标的增幅和叶片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油茶树体各生长指标的增幅和叶片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均随之增加,K3处理的达到最大值,复合肥处理的肥效小于K2处理;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油茶林地土壤中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显著性增加,而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则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均先减小后增加,K4处理的降到最小值;对油茶叶片中的钾含量、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与施钾量进行拟合,得出其响应曲线,并确定了对油茶幼树施用钾肥的最适用量范围为317.72~322.25 g/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银杏叶用林的绿色施肥、有效施肥,提高叶产量的同时促进叶中总黄酮和总萜内酯的积累。【方法】以3年生截干银杏林为研究对象,设置T1(N、P2O5、K2O的配比为9∶18∶18)、T2(N、P2O5、K2O的配比为9∶27∶27)、T3(N、P2O5、K2O的配比为9∶18∶18)+微生物菌肥、T4(N、P2O5、K2O的配比为9∶27∶27)+微生物菌肥、T5(微生物菌肥)、CK(不施肥,对照)共6个处理,研究配方肥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截干银杏林叶绿素荧光特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用于截干银杏林的施肥模式。【结果】5种施肥模式下截干银杏林的各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T4处理对新梢长、新梢数量、叶片数量和单株干叶质量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2.0%、91.1%、50.7%、61.6%,T2处理有利于单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比较油茶饼粕在不同菌种、湿度、温度下固态发酵后养分变化。【方法】以毛霉Mucor roxianus、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3种霉菌为发酵菌种材料,在已脱茶皂素的油茶饼粕中固态发酵试验,分析在不同温度(20℃、30℃、40℃)和含水量(40%、50%、60%、70%)下油茶饼粕固态发酵后养分变化。【结果】3种菌发酵处理后,饼粕中速效养分含量优于对照。黑曲霉、毛霉有利于饼粕中有效氮的保留与增加,接种黑曲霉后在20℃、含水量60%条件下发酵后,其有效氮含量比发酵前高74.31%;在有效磷含量上,温度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但是菌种、含水量水平间差异极显著,增幅幅度较大的是接种毛霉和木霉处理,毛霉在温度30℃、含水量为50%时有效磷含量为最高,达1 386.93 mg/kg,比发酵前增加68.73%,其次为木霉在20℃、含水量为70%组合以及木霉在20℃、含水量为60%组合,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 361.83和1 243.85 mg/kg,比发酵前增加65.67%和51.32%;经3种菌种发酵后,油茶饼粕有效钾含量均比发酵前高,其中,提高幅度较大的是接种木霉和黑曲霉处理,黑曲霉+温度30℃+含水量60%组合有效钾含量最高,达8 509.40 mg/kg,比发酵前和对照分别高27.35%和28.61%。【结论】3种菌发酵效果优于油茶饼粕自然发酵,其中发酵温度设置为30℃、含水量为40%或50%时有利于油茶饼粕固态发酵,而试验中的3种菌种以黑曲霉较优。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盆栽方式,研究硒处理对四叶参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四叶参幼苗、成株的氮磷钾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同。在0~1.5mg/kg范围内,随硒处理浓度增加,四叶参幼苗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逐渐增加,以1.5mg/L处理最佳,2.0mg/kg硒处理四叶参幼苗干物质积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盆栽条件下一年生四叶参植株则在1.0mg/kg处理最佳,2.0mg/kg硒处理四叶参生长过程中逐渐死亡。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影响硒对四叶参氮磷钾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盆栽以1.0mg/kg硒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速率白杨杂交子代有无脆弱性分割、脆弱性分割差异及与生长的关系,为脆弱性分割假说检验提供试验证据,也为杨树耐旱性评价及生长策略提供支撑。【方法】以快速(K)、中速(Z)、慢速(M)3种生长速率类型的4年生白杨杂交子代为研究材料,每种子代类型选3~6株单株,测定其地上生物量(AGB)、中午叶水势(Ψmiddy)以及根、枝、叶的栓塞脆弱性(P50),计算叶片与枝条的水力安全边际(HSM),测定木质部导管水力结构指标导管直径(DV)、导管水力直径(DH)、导管密度(VD)、导管腔占比(FL)和导管抗垮塌能力(t/b)2。【结果】1)地上生物量中K>Z>M,且M显著小于K和Z。2)枝条的P50中M显著低于K和Z,而叶片和根段的P50在K、Z、M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器官间,枝条的P50低于叶片和根段。3)在导管水力结构上,M枝条的导管直径、导管水力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地上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在土壤碳氮循环中的作用,为提高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碳氮保留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沿海地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启示。【方法】以福建长乐滨海沙地2种典型人工林(湿地松和尾巨桉)为研究对象,设置去除根系、去除枯落物以及对照3种处理,1 a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结果】滨海沙地湿地松林和尾巨桉林碳氮储量差异不明显,去除地上枯落物使尾巨桉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去除地下根系使湿地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上升,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处理均降低了2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和微生物有机氮含量,湿地松人工林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后土壤矿质氮含量均有所升高,尾巨桉人工林则与之相反。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碳输入下土壤DOC与DON、MBC、MBN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NO3--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MBC与土壤NH4+-N、NO3<...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验证磷胁迫下添加外源乙烯对杉木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提高磷素利用率以适应逆境。【方法】选取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种子园的同一个半同胞家系杉木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供磷(P_0:0 mmol·L~(-1)KH_2PO_4)和正常供磷(P_1:1 mmol·L~(-1)KH_2PO_4) 2个磷水平,在不同供磷水平下设计3个试剂处理(E+:添加200 mg·L~(-1)乙烯利;E-:添加5μmol·L~(-1)乙烯合成抑制剂Co Cl_2;CK:清水),处理30天后用顶空法收集并测定根系组织内乙烯含量,测定杉木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形态、磷素含量与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等指标。【结果】1)磷胁迫和外源乙烯均会促进杉木幼苗根系内源乙烯的增加,且在不同供磷水平下E+处理的根系乙烯含量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内源乙烯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根系觅磷能力增强,地上部与根系磷素含量均明显增加,磷素利用率提高;2)磷胁迫下,E+处理的苗高增量均明显低于添加乙烯抑制剂处理(E-)和不添加处理(CK),而地径增量则反之;3) E+处理有利于杉木幼苗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增量的增长,各指标与根系吸收土壤中有效磷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了杉木幼苗根系对土壤中磷的吸收;4)磷胁迫下,E+处理增加了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且3个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正常供磷环境下差异不显著。【结论】磷胁迫下添加外源乙烯处理的杉木根系乙烯含量与根系形态生长具显著相关关系,杉木地径、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明显增加,杉木苗木的磷含量与根系乙烯含量增加,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于2019年,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后山,对4个种源(勐旺、西盟勐梭、大渡岗、普文)35个家系的16年生云南红豆试验林生长性状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家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普文种源中,P2平均胸径为18.3 cm,平均单株材积0.199407 m3,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27.69%、75.29%;P7平均树高16.8 m,树高遗传增益达24.15%;P10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2.71%、21.87%、72.45%。初步认定普文种源中P2、P7、P10为普文试验林场(热区)适宜种植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