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州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及其系统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小贤 《林业科学》1997,33(1):42-50
系统收获表能预测现实林分在各种经营体系下的生长过程和收获量。本文根据信州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地观测数据,从林分和单木两个水平分析和建立了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信州落叶松人工林系统收获表,提出系统收获表的一般编制方法。本研究的特点是以现实林分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林分生长模型和林分径阶生长模型,将前者的总生长量通过后者分配给各直径阶和树高阶,以保证林分水平的预测结果和单木水平的生长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收获表是指某一树种在特定地区和管理体系下,以立地条件和年龄为变量描述林分平均生长过程的数表.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林分密度效果编制的可预测林分平均收获的图.通过与传统收获表和林分密度管理图的概观比较和探讨,该文系统地阐述了系统收获表的概念和功能.系统收获表的基本特点是为预测现实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系下生长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因此,系统收获表能描述在多维变量(如年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胸径和树高)条件下的现实林分和单木的无数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湖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楠木数据,编制楠木次生林主要收获表,为林分生长收获预估、鉴定经营效果及制定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要生长方程对楠木次生林平均胸径、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拟合,以计算平均提升系数的方法将现实林分提升至标准林分状态,利用Reineke模型为基础,加入林分类型效应构建湖南楠木次生林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对比Reineke模型和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结果,筛选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来反映林分自稀疏规律。根据林分各调查因子间相互关系,编制出湖南楠木次生林现实收获表、正常收获表。【结果】修正Weibull方程对各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生长规律的拟合效果最好,12、15指数级林分断面生长规律拟合效果最好的分别是修正Weibull方程和Logistic方程,模型χ2检验显示各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断面积均有χ2χ02.05,加入林分类型效应的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AIC、BIC值均比基础模型小,残差分布范围较小且相对均匀,相关系数R2由基础模型的0.681提升为0.79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生长方程拟合理论值与林木实际生长情况相符,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可很好地反映林分自稀疏规律,所编制的楠木次生林收获表精度较高,可为科学制定楠木次生林经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综述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概述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涉及到森林的生长和收获预估,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直接调查法;一是根据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间接预估法。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是根据各种立地、不同发育阶段的森林实况,经一定数学方  相似文献   

5.
异龄林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伟生  于政中 《林业科学》1991,27(3):193-198
以线性为基础的矩阵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一直都被相互独立地用来模拟林分的生长动态。本文在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异龄林的三单元非线性生长模型,并分别以线性矩阵模型和非线性矩阵模型对林分的生长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与矩阵模型的联合使用,具有结构严谨和精度高的优点,不失为一种预测林分生长动态的有效方法。文中所用材料来自长白山林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长白落叶松林分材种收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落叶松林分材种收获预测高雅贤,仲秋维,黄金凤(黑龙江省林科所)(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科院)林分收获预测是确定人工林经营模式的重要依据。对林分收获预测的研究多采用建立收获模型或编制收获表的方法。但所建立的收获模型或编制的收获表所提供的信息均为...  相似文献   

7.
林木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概述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是客观地预测林分的生长、收获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经营工作者经营森林的指南。由于现实林分结构变化很大,经营目的以及生长和收获模型使用者的需要不同;特别是由于计算机在林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采用的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数目较多、形式多样。为了便于比较分析,许多学者曾根据模型的构造原理、建模方法和模型的特点,进行过不同的分类。如Murro(1974),Hamilton(1974),EK(1981),Atpoiiiehho(1981),  相似文献   

8.
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纸浆商品用材林生物量变化规律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准确预测马尾松纸浆商品材生物量和确定最佳利用时间,用12块样地108株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林龄林分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单株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预测方程。用各类试验林和解析木资料建立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经检验,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依据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编制了6种不同造林密度、14~20指数级林分主要测树因子、林分树干和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的生长过程表。使经营单位可根据利用单位的要求,调整造林密度和经营方式及最佳利用时间。分析了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各种生物量的生长和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搜集福建省永定县森林资源清查中按随机或抽样方式设置的样地资料,选择317块符合要求的样地的测树因子数据,采用Shumacher方程描述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并用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建立株数预估模型,结合林分收获模型及有关公式编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经验收获表,并探讨该表在生长收获预测和用材林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分析了评估中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以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有约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林分最大蓄积量预估模型,结合形高模型,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标准表。为便于生产应用和生长预测,还建立了平均高和优势高的对等转换模型,配合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导出了可变疏密度收获表。  相似文献   

12.
杉木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编制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梅林国有林场为对象,收集大量资源数据,分别不同的立地类型拟合了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模型和林分各村种出材率与林分平均胸径的回归模型,编制了杉木人工林货币收获表,在此基础上,探讨货币收获表在确定杉木人工经济成熟龄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是由预测林地生产潜力、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分收获量的所有模型构成的系统。它是建立经营模型的基础 ,是准确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轮伐期和研究优化栽培模式的前提。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由立地指数预测模型 (优势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等几个部分组成 :立地作为林木生长的载体 ,立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立地指数或优势高 )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主要变量 ,因此对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和优势高生长的预测是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的根本保证 ;胸径生长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林分结构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几个经营异令林的数学模型,按照它们应用的对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林分模型,另一类是林木模型。(Frics 1974)。Butkin(1972)等人研究表明,林木模型在描述林木之间竞争、死亡、种间竞争的转化和环境对森林生长的影响等方面,是十分有用的一个工具。林分模型,则是用较少的参数,描述林分的大量自然现象。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数量,足以回答在森林经理上的一些重要关键问题。虽然最早应用于异令林生长预测的模型是林分表预测(Hush等人,197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内容更加详细的模型也相继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世界林联20世纪70年代开始召开以森林生长和收获模型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标志着森林生长和收获模型已成为国际认可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生长和收获模型不仅能够预估未来林分的生长和收获量,同时还能评价各项经营措施(如间伐、施肥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伐倒木实际造材和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单木货币纯收入模型,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全林分模型,按用材林树种经营类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该表除了具备传统的林分可变密度收获表所具有的林分因子外,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蓄积生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林分生长收获量是森林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200年前欧洲学者就编制了林分产量表,根据林分年龄预测林分产量。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80年代后趋于成熟[1]。林分水平的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采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指数是基于林分层次,对于量化林分密度与生长情况所提出的一项指标,其研究的核心是掌握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在森林决策经营问题上,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研究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其中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的建立及预测的准确性一直是个难题,考虑众多林分生长指标后,林分密度成为了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核心问题。对于多种多样的林木种类和复杂的林分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指数的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本文将就林分密度指数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模型是指描述林分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关于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是在研制各种生长过程表(收获表)中逐渐兴起的,经历了由经验回归模型到根据林分生长规律演绎出来的理论模型,由单因子的简单模型到多因子的综合模型的发展过程。目前,林分生长模型多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2,5]。该生长方程最初用于描述动物的生长,后经多人研究证明也适用于描述植物。该方程导出时只是时间变量的简单模型,经修正加入立地因子后,变为时间——立地  相似文献   

20.
应用矩阵模型及线性规划进行异龄林收获调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择伐作业的异龄林为对象,建立了收获调整的矩阵模型。利用矩阵模型分析林分的生长过程和稳定状态,结合线性规划,讨论当材积收获最大、森林总收益最大及贴现收益最大时的林分结构、采伐量和回归年,并提出了在牡丹江林区冷杉林中的应用实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在其它林区的异龄林中试用,得出的结果可作为冷杉异龄林经营利用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