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指出了边坡绿化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工程,其质量不仅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同时也影响公路与周边景观的相溶性。阐述了生态学理念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的体现,包括地形处理、土壤培育、植物选择、群落构建、景观设计、建设成本。以平罗高速二标边坡绿化工程为例,探讨了生态学理念在边坡绿化工程设计规划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施工方式、因地就势的边坡处理、高效的有机肥施用、因地制宜的植物选择、合理的植物配比等方法,以期为相关道路边坡绿化的生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公园山体道路边坡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园道路建设中 ,由于开挖路槽形成土地、山石裸露。特别是修筑山体道路 ,由于路线长 ,山峦起伏 ,峰回路转 ,开挖的土石方工程量大 ,造成大面积的边坡裸露。而且 ,山体道路的边坡一般较高陡。因此 ,进行边坡绿化的工程难度大。但是 ,如不及时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 ,势必造成水土流失 ,破坏路基 ,影响路容景观。本文通过对笔架山公园山体道路边坡采取喷播绿化的实践总结 ,对公园山体道路的边坡绿化进行初步探讨。一、山体道路边坡绿化的特点笔架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城区的西北部 ,是有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公园总面积 136公顷 ,山丘地占 8…  相似文献   

3.
酵素菌肥在岩石边坡喷播绿化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徽高速公路昌化——昱岭关段路堑岩石边坡为试验点,以酵素菌堆肥为主要成分配制有机基材,与常规配方的两种有机基材进行了客土喷播绿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1a后,采用酵素菌肥绿化的岩石边坡上,植物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配方。  相似文献   

4.
在坡度大于60°、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且完整性指数大于0.65、边坡最大相对高差105m的废弃矿山高陡边坡上,采用砼浇筑种植槽、槽板上下间距(2.8±0.2)m、槽内充填基质并种植爬山虎(P 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和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上爬植物、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和月季(Rosa chinensis)下挂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等中间挡植物,经4年的生长,边坡绿化总体覆盖率由种植时的30%提高到95%,但绿化植物生长量较小,槽内基质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氮磷钾养分含量逐年减少;建议在基质内适当添加生物菌肥和合理选择具有固氮和自然更新能力较强树种,以增强边坡植物群落稳定性和维持边坡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迅猛,但当前,有许多地方不够重视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植物多样性配置是发挥道路绿化建设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和实现景观多样化的前提,也是衡量绿化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播种试验,研究贵州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常用的10种乔、灌植物和10种草本植物的幼苗生长规律,以选择出最适合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乔灌木植物中双荚决明出苗时间最短,木豆、双荚决明、紫穗槐、多花木兰的出苗率及高生长较大,各种乔灌木幼苗的高生长总体呈现"慢-快-慢"即"S"型的生长节律;草本植物中狗牙根和白三叶的盖度及高生长较大;刺槐、双荚决明和多花木兰及狗牙根、白三叶、草坪高羊茅、草坪黑麦草等可作为主要的护坡植物先锋种,其应用于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绿化可在种间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有利于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实现快速覆盖固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入秋以来,沿S104呼武段道路行进时,处处可见山岩险坡好似被一张张带有泥土的蜘蛛网网着,既美观,又牢固,实为沿途景观之一.这是呼和浩特市率先引用新型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的公路边坡治理,有效地绿化美化了首府后花园绿色通道,确保通往边陲国门要道的安全畅通,可谓是一种成功探索之举. S104道路呼武段大多为山路,沿途陡坡较多,山体岩石裸露,每遇较大冰雹暴雨、暴风积雪等,很容易出现山石滚落、水土流失等灾害,对过往车辆造成危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武川县县委、政府责成该县林业局就公路边坡进行重点治理。武川县林业局把S104道路边坡治理确定为2014年城市园林重点项目,全面制订“武川县林业局2014年城市园林项目裸露岩石山体喷播绿化工程”方案,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了施工和监理单位。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大理海东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裸露高陡岩石边坡,传统工程护坡确实虽可达到加固及稳定边坡的作用,但是不能满足海东城市绿化美化的需求。结合海东新城片区边坡绿化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以鱼鳞坑客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为基础,辅以高次团粒喷播和三联边坡生态防护的技术模式,以三个技术模式支撑海东边坡绿化,实现了绿色海东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道路绿化的类型 道路绿化的类型狭义上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本文拟从广义的层面上分析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边坡绿化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分析了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从全植物防护、三维空心网格植物防护、挂网式坡面防护、铺植草皮4方面介绍了边坡绿化的主要形式,同时提出了全岩石边坡绿化、土石混合岩坡绿化、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破损边坡绿化的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边坡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以期为今后提高高速公路的景观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广东深圳、福建龙海和海南海口3个地点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及其解磷菌在红树植物根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个地点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深圳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在3个地点中最高,其中丝状真菌数量与其余两地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总数、细菌数与土壤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微生物总数与细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N,影响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最主要的因子是全P;从根际不同部位筛选出31株解磷菌株,细菌占多数;三地红树林解磷菌在根际的分布均以土壤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定量研究了多环芳烃不同污染水平下樟树幼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多环芳烃改变了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组成;随着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樟树幼苗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放线菌数量4月份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多环芳烃含量的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都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从10月到翌年4月逐渐增加,4月到7月递减;与对照相比,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放线菌数量峰值的出现具有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In 1991 and 1992 studies on Dalbergia sissoo Roxb. showed the availability of ample amount of viable seed from November to May. Viability of seeds collected from December to March was more than 90 per cent. There was a slight but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ermination from March to may. Again germination per cent was slightly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May to July. Thereafter, seed availability and viability were got drastically reduced. Sufficient viable seed of Dalbergia sissoo Roxb. can be collected at any time from November to July.  相似文献   

14.
方妙辉 《竹子研究汇刊》2006,25(3):15-18,27
该文对福建三明大面积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表明:1 a中群落林下层类群丰富度除10月外均比竹冠层类群小,但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除3月外均比竹冠层类群大。采用F isher分类法分别将2类群的时间格局进行最优分割,竹冠层类群可划分为9~10月、11月、12月到次年7月、8月4个阶段;林下层类群可划分为9~11月、12月到次年2月、3月、4~8月4个阶段,各类群各阶段均表现出其物种分布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单延龙  张姣 《林业科技》2009,34(6):32-35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吉林省主要林型森林火灾碳释放量的月变化。为了充分减少由于森林火灾排放的碳量,应重点防范白桦林9、10和2月,阔叶林9、5、10、4、3和11月,针阔混交林9、11、4和10月,落叶松林4、3、10和5月,柞树林5、4、9、10和3月,杨树林和红松林9月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6.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 and Amblyseius gossypii (Elbadry) (Acari) on cotton plants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ider mites and predators on cotton plant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date of cotton plantation. The plantation of cotton in October–November led to earlier and higher infestation of cotton leaves with spider mites than that of cotton planted in March. Similar magnitude of predatory mite infest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tton planted either October–November or in March. However, another lower peak of predatory mite population was recorded during May in the cotton planted in October–November. Spider mite populationl decreased gradually when predatory mite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on cotton leaves during August regardless to the date of cotton plantation. Chemical control of tetranychid mites on cotton plants should be applied by the first week of July to encounter population outbreaks which arise by the end of July and during August.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标本馆标本信息确实、损坏严重等问题,保护区于2015年11月开展了维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共整理数字化腊叶标本10375份,隶属196科662属1459种.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濒危植物(包含极危CR、濒危EN、近危NT、易危VU)27科35属42种(281份标本),特有种87科150属232种(1723份标本);保护区维管植物标本主要采集于两个时期,分别是1982—1983年和1988—1991年,共获得标本10323份(99.50%),隶属于196科660属1451种;标本采集主要集中在6月(占总数的15.38%)、7月(17.00%)、9月(35.37%)和12月(13.44%),而1月(0.09%)、2月(0.13%)、8月(0.12%)和11月(0.33%)采集标本数量均小于维管植物标本总数的1%.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注重已有的标本采集空缺,重点关注标本采集数量较少的种类,采集较少的季节,将标本采集工作常态化,为植物种质保存和合理开发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8.
正截止到2014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294.9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1-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破坏促使水土流失加剧是区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众多研究表明,植被恢复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4-6]。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对土地利用的变化、管理措施、耕作和肥力水平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之"字形路线在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椴树红松林的腐殖质层和土壤表层真菌进行取样调查。采用稀释平板法,选用马铃薯琼脂和孟加拉红培养基分别进行真菌的分离,并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共得到428个真菌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获得67个真菌菌株。分别采用麦芽汁琼脂、查氏琼脂、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不同属真菌的培养和鉴定,共鉴定出27属58种。结果表明:青霉属、木霉属为小兴安岭森林腐殖质层真菌的优势种群,不同月份之间腐殖质中可培养的真菌种类和数量具有一定差异,7月份真菌属和种的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0.
Respiration of the rhizosphere in a beech (Fagus sylvatica L.) forest was calculated by subtracting microbial respiration associated with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from daily mean soil CO2 efflux. We used a semi-mechanistic soil organic matter model to simulate microbial respiration, which was validated against "no roots" data from trenched subplots. Rhizosphere respiration exhibited pronounced seasonal variation from 0.2 g C m(-2) day(-1) in January to 2.3 g C m(-2) day(-1) in July. Rhizosphere respiration accounted for 30 to 60% of total soil CO2 efflux, with an annual mean of 52%. The high Q10 (3.9) for in situ rhizosphere respiration was ascribed to the confounding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hanges in root biomass and root and shoot activities. When data were normalized to the same soil temperature based on a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Q10 value of 2.2, the lowest values of temperature-normalized rhizosphere respiration were observed from January to March, whereas the highest value was observed in early July when fine root growth is thought to be maxim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