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针对辽西朝阳县的干旱气候特点,研究出提高朝阳大枣(Ziziphus jujuba Mill.)植苗造林成活率新技术,即"两埋一提苗"浇水造林新技术,与一般浇水造林技术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减少了"一埋和两踩"工序。结果表明,新技术可使大枣植苗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1%以上;平均提高当年新生枝生长量133%;降低造林成本3 200元/hm2。  相似文献   

2.
针对"四荒"绿化中存在的投资大、保存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效的关键技术措施:栽植前把握好科学造林整地关、适地适树选择树种关、种苗质量关;栽植中要注意造林季节的调整、造林方法的科学选用,运用好的抗旱造林新技术、采用专业队造林;栽后要从浇水、禁止人畜到已造林地活动、设专职护林员管护、修枝抚育、落实林业政策等方面做好管护工作,做到造管并重。  相似文献   

3.
孙莉颖 《国土绿化》2007,(11):58-58
为了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科学家潜心于造林绿化新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为攻克陡坡、荒山和干旱地带等地的造林绿化难题带来了希望。"凝胶珠"造林。巴西是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过去10年间,滥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毁坏严重。科学家研究的"凝胶珠"造林方法,给巴西带来了绿色希望。这种"凝珠胶"有吸水能力,每颗重1克左右,内含约  相似文献   

4.
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客土袋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围绕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石质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诸多因子中,"水分"这一主导因子,采用国内首创的"客土袋"造林新技术,进行不同树种适宜"客土袋"的选择、"客土袋"配方技术、"客土袋"苗木造林技术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树种适用的"客土袋"规格,"客土袋"最适基质配方以及"客土袋"系列造林技术,应用该项研究成果的造林成活率可以提高21.0%~58%。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年生裸根苗和"二步法"培育的营养杯苗存在的不足,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一步法"培育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介绍了"鸡窝型"培蔸覆膜造林技术设计方法,并重点指出"鸡窝型"造林技术的关键是配套落实"因地挖穴、施好基肥、尽早栽植、浸透基质、控制栽植深度、鸡窝型培蔸覆膜"六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榆林毛乌素沙地低效防护林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试验,对樟子松和沙地柏2种树种进行造林试验,采用不同的造林方法和措施对比,总结出榆林毛乌素沙地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是全省林业重点县。近年来,我们把科技兴林作为发展优质高效林业的突破口来抓,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了山地生态型经济林丰产建园、覆膜造林和林药复合间套等十多项林业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覆膜抗旱造林新技术 干旱缺水给林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挫伤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应用地  相似文献   

8.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科尔沁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严重的地区。2009年初,翁牛特旗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把沙地划分为"三个治理区"、"三条治理带"。多年来,在防沙治沙工程实施过程中,翁牛特旗林业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总结出了适合沙区各类型、各树种的造林新技术模式。文章针对翁牛特旗防沙治沙工作情况和造林新技术模式应用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海岸带造林特困地盐多肥少、风害潮灾、土旱地疹的特点,以I-69杨为造林树种,对海岸带造林特困地的造林方法,配套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试验和研究,形成了海岸带造林特困地高产优质高效简化育林新技术,即在海岸带造林特困地上,扦插造林不但可操作性强,而且造林成本低;扦插造林前对插穗用保水生根杀虫剂处理,造林成活率可达85%左右,扦插时辅施棒肥,可长效地促进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可简化为覆膜压草。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地区平缓地退耕还林组合造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节水、提高造林效果为出发点,在借鉴单项造林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地组装创新了机械大坑整地+打浆造林,机械大坑整地十ABT3号生根粉+植物保水剂+打浆造林。ABT3号生根粉+打浆造林+地膜覆盖,ABT3号生根粉+DJS造林等4种造林新技术组合方法,通过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组合方法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当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3%、49.2%、23.1%和37.3%。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中段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工程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当前太行山中段生态工程中树种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适时适树、适的适树的原则。遵循该原则,研究了太行山中段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及各宜林类型组可选择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变“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是营林工作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文中结合营林工作实际,从工程造林项目、造林规模、投资标准、造林管护等方面分析了泸西县当前造林工作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藉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造林规模、统一投资标准、提高造林单价、科学规划、加强新造林地管理等提高营林成效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无灌溉造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灌溉造林首选树种为梭梭;无灌溉造林应先选择靠近绿洲的流动沙丘造林;无灌溉造林合理初植密度梭梭应为2m×2m或2m×3m,沙拐枣应为2m×3m;造林6~7a后,梭梭母树开始自然更新;北疆无灌溉造林适宜季节以秋季第一场雪前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作者从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和造林树种,选择良种壮苗,因地整地、因势整地,覆盖地膜保温保墒,覆盖油桶保温防风防鼠兔危害等措施入手,使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了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就要提高植树造林的力度,这其中碳汇造林就是植树造林工作的延伸.在碳汇造林中乡土阔叶树种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鄂温克旗在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摸索带状造林经验,以改变在草原牧区进行集中连片造林的不合理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两行一带作为一种新的造林模式在全区推广。鄂温克旗林业技术人员经过示范推广应用,获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分析对比,认为两行一带造林模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望在营林生产中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规程适用范围、规程引用标准光皮桦的生物学特性、造林材料选择及种苗培育、造林布局、造林及管护技术要点、项目执行程序、检查验收、技术档案几个方面对光皮桦造林技术规程进行研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光皮桦造林与管护。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查办法,对贵州省2013年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情况进行省级核查。分别针对不同受灾地域、工程项目、造林年度、混交方式、树种组5个承灾体,分析受损程度等级、株数保留率情况。为积极有效应对干旱灾害,在科学造林、加大抗旱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完善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针叶短小、根系深长,耐旱、耐寒、抗风性强,是北方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针对北方干旱瘠薄阳坡、沙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多次造林不成功的现状,木兰林管局结合生产,开展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用山皮土配制营养土,选择2 a以上合格苗培育容器苗上山造林较常规裸根苗造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缩短了缓苗期,促进了幼树生长,保证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是一项成功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