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太原市城郊菜地土壤和蔬菜样品中Pb,Cr,Hg和As含量的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菜地土壤重金属Cr和As平均含量低于山西省背景值,而Hg和Pb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存在较为明显的积累现象,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相比,菜地土壤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蔬菜中重金属进行评价时,白菜、生菜、结球甘蓝、油麦菜和空心菜等5种蔬菜处于安全水平,芹菜达到了警戒水平;成人和儿童摄食蔬菜产生的风险系数(HQ)和风险指数(HI)均小于1,表明当地成人和儿童摄食蔬菜尚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
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及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冷原子荧光法分别对样品中重金属(Cu、Pb、Zn、Cd、Hg)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方法分析了土壤的污染状况和蔬菜的质量,探讨了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洛阳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Hg的含量均未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研究区域的蔬菜已受到重金属污染,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蔬菜类标准;土壤与蔬菜中Cu、Cd、Hg的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Pb、Zn在多数蔬菜中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榆中县农用地土壤及其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榆中县农田土壤和所产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选取具代表性的农田采集收获期耕层土壤和蔬菜,分析和评价了土壤和蔬菜中Cd、Cr、Hg、Pb、Cu、Zn的含量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土壤样品中Cd、Cu、Zn的含量均超过兰州市土壤背景值,Cr有33.3%的样品超过兰州市土壤背景值,而Pb样品均未超过兰州市土壤背景值的含量,Hg的含量未检出;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II级标准相比较,只有Cd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而Cr、Cu、Pb、Zn等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土壤中重金属相关分析表明,Cd、Cr、Zn不具有相同来源,而Pb、Cu具有相同来源的可能性大.2)蔬菜样品中重金属Cd、Cr、Cu、Pb、Zn的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其中,Cr的超标倍数最高为16.56,说明,蔬菜样品中受Cr的污染最严重,而Cd、Pb、Zn和Cu的污染也属重污染程度.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II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计算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只有Cd达到重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元素均属清洁水平,而综合污染指数为3.423,已达重污染程度.以GB184061-2001中的重金属限量值为评价标准,蔬菜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d、Cr、Pb、Zn达重污染水平,只有Cu为轻度污染,而综合污染指数为12.43,已经达非常严重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莞市乡镇企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该地区菜地表层土壤Hg、Pb和Cd发生明显累积,西部平原区和中部过渡区污染最为严重,呈现出产业依赖和地域特征。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指示,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主要有3种不同来源:Ni、Cr、As和Zn以自然源为主,Hg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及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活动对Cu和Cd贡献最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的生态效应明显,近40%的蔬菜样品Pb、Cd、Ni、As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同种蔬菜对不同重金属以及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都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生菜、油麦菜和白菜易受Pb污染影响;油麦菜和白菜易受Cd污染影响;菜薹易受As、Ni污染影响。蔬菜Cd、Ni、As超标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密切,而Pb含量超标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的蔬菜可食部分和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分析了蔬菜和土壤中Zn、Cu、Pb、Cd含量;根据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评价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结果表明,除2个蕹菜样品中Pb和1个葱样品中Cd外,所有蔬菜样品中Zn、Cu、Pb、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量标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蔬菜中的富集系数大小为Cd>Zn>Cu>Pb;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叶菜类>瓜类;蔬菜Zn含量与土壤Zn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蔬菜Cu、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就食品安全而言,瓜类蔬菜比叶菜类蔬菜更适宜在该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平罗县蔬菜产地环境和蔬菜为研究对象,对蔬菜产地灌溉水中重金属含量、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和5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对蔬菜产地土壤环境按照养分分级标准和微量元素分级标准进行了分级评价,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监测区域灌溉水中Pb、Cd、Cr、Cu均未检出,As和Hg含量,以及pH均在限量值以下,均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但地下水全盐量较高。土壤中全量和速效养分N、P、K可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但部分土壤供氮能力较差;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铁可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但有效锌和有效锰缺乏,尤其有效锰严重缺乏,应增施锌锰元素肥料;土壤中As、Cd、Pb、Cu、Zn、Cr、Hg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62,项目监测区域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平罗县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限量标准值;蔬菜中农药检出率占总样本量的51.9%,检出值远低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总体来看,平罗县蔬菜产地土壤肥力有待提高,监测区域土壤无重金属污染,蔬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典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蔬菜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典型污灌区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和蔬菜进行重金属(Hg、Cr、Cd、Pb、As、Cu、Ni)污染监测。结果发现,污灌区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As、Ni、Cd、Hg、Cu均存在一定的污染,部分已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蔬菜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土壤中Cd含量与蔬菜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多数蔬菜As含量与土壤污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汉中茶园土壤中Cd、As、Hg、Pb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陕西汉中茶叶环境评价及茶叶基地的绿色有机认证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GB/T 5009.15—2012、GB/T 23739—2009、GB/T 17141—1997、GB/T22105.3—2008、GB/T 5009.13—20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汉中茶园种植基地土壤中Cd、Pb、As、Hg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明显,其中Cd含量在0.189~0.345μg/g之间;As含量在0.578~2.302μg/g之间;Hg含量在0.116~0.179μg/g之间;Cu含量在0.118~0.910μg/g之间;Pb含量在0.027~0.134μg/g之间。依据国家茶园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陕西汉中茶园整体环境良好,所测定重金属含量除洋县YTB2号茶厂和勉县MJ茶厂的As含量、西乡茶园的Pb含量外,其余均在国家限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湘西花垣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对湘西花垣锰矿、铅锌矿区的部分蔬菜及其种植土壤进行了调查和重金属含量分析,通过污染指数法和经蔬菜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矿区比较,两矿区蔬菜、土壤Pb、Zn和Cd含量较高,矿区土壤Pb、Zn、Cd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pH<6.5)的污染警戒值;矿区蔬菜Pb、Zn和Cd含量均超过国家蔬菜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分别为限量标准的2.0~10.75、0.9~2.5倍和2.2~19.8倍;两矿区蔬菜受到了Pb、Cd的严重污染,Zn的轻-中度污染。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两矿区居民通过蔬菜途径摄入的Pb和Cd对其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且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年人。因此,矿区土壤上种植蔬菜会对食用这些蔬菜的当地居民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应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进行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李玉美  雷硕  严猛  班睿  谢兵  王毅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05-1508
[目的]探明贵州省主要烟区土壤和烟草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提高当地烟草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安顺、遵义、兴义和毕节4个烟区的土壤和烟草样品中重金属Cd、Hg、As和Pb的含量.[结果]安顺、遵义、兴义和毕节4个主要烟区土壤中Cd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Hg、As和Pb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但在调查地区土壤中Hg、As和Pb均有一定积累;烟叶中Cd含量较高,超过了目前的安全标准,As、Hg、Pb在标准范围内.[结论]贵州各主要烟区的土壤及烟草均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Cd、Hg、As和Pb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菜用睡莲栽培土壤和灌溉水铅、汞及镉安全指标验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是湖北省开发的一种以叶柄及花柄为产品的新型水生蔬菜。为了评价菜用睡莲对铅、汞及镉3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并比较有关标准中关于土壤和灌溉水中铅、汞及镉安全指标限量值的适用性,利用睡莲盆栽进行了3个独立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土壤铅、汞及镉含量与灌溉水及菜用睡莲产品中的铅、汞及镉含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菜用睡莲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PUF)为镉0.99~3.26汞0.50~1.50铅0.00~0.02,对这3种重金属均有良好的富集效果,可以用于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的吸收清除。在处理土壤铅含量为65 mg/kg时,菜用睡莲产品的铅含量为0.3 mg/kg,达到GB 2762-2012叶菜蔬菜的上限值以及NY/T 5010-2016规定的铅含量上限值,不能保障菜用睡莲产品铅含量符合GB 2762-2012的规定。利用回归方程计算的理论值表明,土壤铅≤65 mg/kg、汞≤0.05 mg/kg及镉≤2.88 mg/kg时,菜用睡莲产品符合GB 2762-2012的限量值规定(铅0.3 mg/kg、汞0.01 mg/kg、镉0.2 mg/kg)。如果实行种养结合模式,则NY/T 5361-2016规定的土壤和水铅、汞及镉含量限量值指标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水稻优势产区重金属污染及累积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江西省7个水稻优势主产区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该省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除部分因污水灌溉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外,整体上属于清洁型,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水稻生产。分析该省50年代以来水稻田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变异,农田土壤中铜、铅、镉和汞的含量呈现富集趋势,铬的含量变化不大,锌、镍和砷的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运用SPSS 14.0对监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农田土壤中的镉、汞和砷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锌、铅和铬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沉降物,铜和镍的土壤含量与成土母质和矿业开采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受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等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为例,采用网格法和现场踏查分别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布设13个采样点(S1~S13)及4个底泥样点,开展了土壤及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铬、铜和镍的均值都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而重金属镉、铅和锌均值分别为0.86 mg/kg、509.53 mg/kg和215.78 mg/kg,均超过了项目风险筛选值,其中S7和S8样点底泥的铅含量超过了项目风险管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中镉和铅分别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1.7%的点位样品重金属为中污染,58.8%的点位样点为重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为153.75~508.44,处于中等和强生态风险水平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6.5%和23.5%。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周边土壤中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应重视该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生态保护,避免局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以云浮市某硫酸厂为例,对其废水污染区土壤和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受到了Cd、Pb和Zn的污染,其含量远大于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值;植物中Cu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他元素含量则有超标的现象;圆果雀稗、蟋蟀草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51和1.03,铺地黍、圆果雀稗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02和1.29,由于其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可以作为污染区土壤植物固化技术的首选物种;苋菜和乌毛蕨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可以作为污染区植被重建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15.
云南师宗县烤烟GAP基地环境重金属残留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云南师宗县烤烟GAP基地土壤、水源重金属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后,对烟区土壤、水环境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小的是Pb,其次为Hg和Cd,最大的为As,污染指数达到0.544,其中1个土样存在Cd污染,2个土样存在As污染,土样超标率达到23.08%;就综合污染指数而言,土壤Pb,Hg,Cd,As分别为0.203,0.455,0.680和1.306(>1.0), 说明该基地土壤As存在轻度污染,Cd存在潜在危害,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但随机抽取的7个水样中,仅1个水样Hg含量超标,说明该基地水质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峨眉山市和夹江县茶园土壤及茶叶Cu、Cr、Cd、Pb、As和Hg 6种重金属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的含量以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Cu、Cr、Cd、Pb、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59、67.08、0.35、24.15、13.32、0.13 mg/kg,根据国家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Cd处于临界水平,而重金属Cu、Cr、Pb、As、Hg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GB 2762—2012、NY 659—2003、NY/T 288—2012为依据,5个采样点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Cu、Cr、Cd、Pb、As、Hg的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结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区域茶叶中重金属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露天煤矿矿区的土壤改良与修复提供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与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相结合对呼伦贝尔市东明露天煤矿堆土场外围东南侧牧场土壤Cr、Cu、Zn、Cd、Pb、As和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同时运用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牧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牧场土壤7种重金属含量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相比均未超过规定限值,与内蒙古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Zn和Pb的含量均超标,超标率为5.56%和83.33%。牧场土壤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1,土壤污染等级为清洁;综合污染指数0.7,土壤污染等级为安全。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平均值为53.04(40),呈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其他金属均为低生态危害程度;7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为86.43(90),呈轻微生态危害程度。主要贡献因子是Cd。Cu、Zn、Cd与Pb及As与Hg具有相同来源的可能性大,Cr具有单独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福州、南平、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7个主要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污染状况、渗滤液及其对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中的Cd、Cr、Pb、Zn、Mn、Ni含量.结果表明:目前福建城市垃圾、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比,垃圾渗滤液中Mn、Ni和Cd超标;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相比,除了Zn,其余5种重金属(Cd、Cr、Pb、Mn、Ni)均超标;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级)相比,垃圾渗滤液浸蚀土壤重金属(Zn、Mn、Ni、Pb、Cd)超标.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花生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东省临沂市花生产区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规定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花生。但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超标,Cr的样本超标率为4.76%,Ni的样本超标率为19.05%。所监测的8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除Cd和As外,均高于山东省农业土壤棕壤自然背景值,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累积。  相似文献   

20.
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状况,对辽宁省10个植烟县(市)土壤的As、Hg、Pb、Cd、Cr、Cu和Ni 7种重金属含量及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2种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与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重金属Cr、Ni、Cu、As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Hg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Pb含量整体分别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一级标准,仅个别地区处于一级、二级标准。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HCH和DDT残留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As、Hg、Pb、Cd、Cr、Cu、Ni及HCH、DDT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60,农药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042,两者均小于0.7。可见,辽宁植烟土壤处于清洁水平,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