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对北京市西瓜种植户的调研,分析了影响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的成本因素,发现肥料投入是影响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的重要因素。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化肥和有机肥的选择对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和有机肥的成本差距大,化肥投入对北京市西瓜种植收益影响程度大,效果更好。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贫瘠,破坏生态环境。结合模型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西瓜种植节本、增效的对策与建议:研制新型肥料,正确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施肥;肥料供给标准化,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加强土壤监测;建立健全完整的肥料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公众的无公害意识,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2.
优良的土壤条件、管理措施、种植技术,是西瓜实现高产的基础。但是,由于华北干旱地区少雨,再加上种植以及管理技术的传统,这就使西瓜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由于偏旱少雨,这就使大棚瓜种植的成本较高,且收益较小。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改善,提高西瓜的种植技术,从而使西瓜的收益得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苏梦6号小果型西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对小果型西瓜大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对西瓜果实的大小、产量和收益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西瓜的单果重随着株距的加大而逐渐增加,随着留果数的增加,西瓜单果重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在留蔓数和留瓜数均相同的处理条件下的单果重没有明显的差异;西瓜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随着留果数的增加,产量有极显著的提高;各个处理的相对收益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留果数的增加而提高,相对收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瓜作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为农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益,但由于农民在种植西瓜时一般多为清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且会影响到农民实际经济收益。随着科技的发展,结合西瓜茬作物,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可以套种食用向日葵等其它经济作物,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将主要对西瓜套种食用向日葵高效种植技术进行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5.
同样是种西瓜,每667m2地收益1400元,是其他种植业户的两倍以上;同样是种大白菜,每667m2收益2400元,是其他种植业户的3倍。这就是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村民孙宏林种田瞅空档瞅出的高效益。 孙宏林所在的村庄及周边村庄是当地有名的西瓜主产业区。近几年,这一带的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瓜农的种植效益却不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家的种植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6.
旱地西瓜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土壤条件、管理措施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是保障西瓜高产的基础。但是,在华北地区偏旱少雨,加上传统种植和管理技术,致使西瓜产量偏低。而在北方偏旱少雨的情况下,大棚西瓜种植成本高,收益小。因此,应在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下,要结合先进的覆膜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以保证西瓜的收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周涛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252-25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提高种植户种植收益,在陕南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礼品西瓜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给种植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笔者对礼品西瓜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做以简单地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京市西瓜总产量连年降低,在这一背景下,找出北京市西瓜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根据对北京市西瓜主要种植区域西瓜种植户和西瓜流通市场的调研,使用SWOT分析法,从北京市西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个方面分析北京市西瓜产业的发展,并基于分析影响北京市西瓜产业发展策略选择的因素,提出了北京市西瓜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春番茄 秋西瓜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10.
温室大棚早春西瓜生产模式可使西瓜的播种期、成熟期提前,比露地栽培提前30~40 d上市,早春西瓜深受消费者喜爱,价格较普通西瓜高3倍以上。由于受生长环境的限制,温室大棚早春西瓜往往糖分积累不足、糖分分布不均、甜度不够、适口性差,进而影响西瓜的商品性,导致市场份额缩减,降低广大种植户的收益。为此,与汶上华苑智慧农业种植园技术人员对园区西瓜和周边大棚西瓜种植基地等进行实地调研、跟踪观察、筛选比对,从品种选择、嫁接育苗、棚室建造、整地施肥、加强管理、适时浇水、增加光照、换气通风、调控温度、及时采收等方面梳理总结出温室大棚早春西瓜甜度提升综合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瓜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于2015—2017年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电话咨询、查阅资料等形式,调查江苏省西瓜甜瓜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施肥、生产成本及效益情况,分析了目前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江苏省西瓜甜瓜种植效益较高,但生产投入、用工成本加大等问题突出,种植效益提升难度加大。提出了推广优新品种、推广适应新技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培大育强品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严重的现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旱砂地新型种植模式(籽瓜/花生间作模式)下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 cm、50 cm、60 cm)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权重侧重籽瓜产量和产籽率、权重侧重经济效益下,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60 cm的关联度均为最大,分别为0.718 0、0.692 3和0.730 8,株距为40 cm次之,分别为0.657 3、0.647 0和0.662 4。表明花生间作株距60 cm为该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秋季播种大葱,春天收获大葱后定植西瓜的轮作模式,获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西瓜产量每667m2增产8.5%,效益每667m2增加了1287.1元。  相似文献   

15.
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的效益(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甘蔗套种西瓜、大豆对作物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为蔗区推广甘蔗套种西瓜、大豆种植模式提供参考。设置4个施肥处理:CK_1(甘蔗单种,不施肥),CK_2(甘蔗单种,施化肥),T_1(甘蔗套种西瓜,施化肥+牛粪),T_2(甘蔗套种大豆,施化肥+牛粪)。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T_1处理的甘蔗增产2.5 t/hm~2,西瓜产量1.02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3 090元/hm~2;T_2处理的甘蔗减产7.61 t/hm~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大豆产量0.35 t/hm~2,总经济效益增加720元/hm~2;西瓜肉总塘含量为8.59%,大豆粗蛋白含量为36.15%,达到了同类农产品的品质指标。甘蔗+西瓜、大豆的套种模式与甘蔗单种模式相比,提高了经济效益,T_1处理增加的经济效益远高于T_2处理,适合于水肥条件好、劳动力充足的蔗区推广,T_2模式操作简单,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莘县气象局1981—2016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及莘县董杜庄镇西瓜种植基地大棚内的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莘县早春(2—5月)西瓜种植生育期内气候特征、三层膜大拱棚和四层膜大拱棚的增温效应和西瓜种植期内常见气象灾害影响,找出早春大拱棚西瓜种植适宜的定植时间,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特点给出合理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11年莘县早春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年份之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2、3、4月份变化幅度达5℃以上,多寒潮大风天气,但总体来说,莘县的气候能满足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大拱棚的增温效果明显,四层膜覆盖比三层膜覆盖效果更显著,尤其晴天日照充足增温效果特别显著。建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三层膜大棚2月中旬或下旬定植,四层膜大棚可提前到2月上旬或中旬定植,有利于西瓜提早成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模型的城郊蔬菜种植投入产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1998~2012年蔬菜种植效益基础上,用DEA数据包络模型对蔬菜种植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成本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从2010年开始均有所下降,说明近两年蔬菜种植效益不高;实证分析表明,15年中有5年的投入产出效率处于DEA有效阶段,而其余10年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肥料费和间接费用投入效率相对较低。故建立健全蔬菜投入保障机制和改善生产管理模式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大棚西瓜连作的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4茬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西瓜肥料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西瓜生长阶段中土壤速效态N、P、K的供应强度和西瓜植株吸收浓度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盐分周期走向与施肥、灌溉的关系,提出了苗期避免盐分积累是西瓜种植成败的关键,及苗期盐分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追求西瓜种植效益的最大化,进行黑美人西瓜夏秋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季节种植黑美人西瓜,产量高、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该文总结黑美人西瓜夏秋大田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赵亚慧  吴宏亮  康建宏  许强  杨金娟  姚姗  尹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73-13275,13278
[目的]研究砂田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从而通过制定合理的栽培制度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进行取样,并进行了微生物区系的分析。[结果]西瓜(Citrulluslanatus)与绿豆(Vigna radiata)、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油葵(Helianthus annuus)、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芝麻(Sesamum indicum)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西瓜连作。[结论]轮作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最终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其中以西瓜→南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