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N,P,K 3因素3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分析了不同N,P,K肥配施对福建省沙县毛竹林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施用量范围内的N,P,K肥组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毛竹林新竹的生长,9个施肥处理与对照(未施肥)比较,各处理之间除新竹胸径差异不显著以外,新竹竹高、株数、产量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N3P1K3(尿素1 050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的新竹胸径生长达最大(10.8 cm),比对照增长14.9%;N3P3K2(尿素1 050 kg/hm~2,过磷酸钙1 3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的新竹竹高达最大,比对照增长11.3%;选择施肥后新竹产量作为评价施肥效应的综合指标,极差分析认为,施用均衡且适当的N肥(尿素750 kg/hm~2)、P肥(过磷酸钙900 kg/hm~2)、K肥(硫酸钾150 kg/hm~2),其新竹产量为25.8 t/hm~2,比对照增长79.2%,能为新竹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沸石与N、P、K和Ca配比对柚木幼林早期生长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沸石为主区,以N、P、K和石灰为4个因素,各个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_9(3~4)的通过9个施肥处理为副区,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18个月,沸石处理间柚木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施用沸石显著提高柚木高生长;施肥处理间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最佳施肥为处理4(N2P1K2Ca3),即每公顷施N 200 kg、P 300 kg和K 200 kg以及每株施石灰1 kg,其柚木树高和胸径分别是最差处理的1.66和2.07倍;4个因素不同水平间主要以P三水平(100、200、300 kg/hm~2)间差异极显著,高P水平(300 kg/hm~2)柚木树高和胸径生长分别是低P水平(100 kg/hm~2)的1.51和1.61倍。P施肥对柚木早期生长影响效果极显著,而K肥对霜冻后的柚木生长恢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闽北开展雷竹施肥试验,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1),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75kg/667m2,处理2),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5t/667m2,处理3),施用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和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处理4),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竹林生长、笋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闽北雷竹经营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对竹林的光合特性、生长量、笋产量和笋营养物质含量均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光合特性指标表现最优的是处理3和处理4,竹林生长效果最好的为处理2和处理4,竹笋产量和笋品质表现最优的是处理4和处理3。综合分析认为,最优施肥方案为处理4,即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该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雷竹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及提高竹笋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13年盛果树龄的皮胎果(Pyrus sinkjorgensis)树为试验试材,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与氮肥不同生育时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0.6kg/株其产量、施肥纯利润和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5.9%、4 922.8元/hm~2和26.4%;相对于其余处理,能促进新生枝和叶片的生长,而0~60cm硝态氮累积量较低;再增加施氮量其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呈指数模型增长,增加了污染环境的风险。60%无机氮肥在第1次幼果膨大期追施,施肥综合效率达到最大值。临夏高寒阴湿区盛果期皮胎果树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施肥量为氮(N)0.6~0.81kg/株、磷(P_2O_5)0.3kg/株、施钾(0.3kg/株),其中氮素组分为无机氮素60%+有机氮素40%,磷肥、钾肥和有机氮肥40%在萌芽前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无机氮素60%在第一次幼果膨大期追施。最高产量施氮量为0.84kg/株。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1 a生、2 a生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测定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以HPLC测定防风有效成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当1 a生和2 a生防风施肥处理分别为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86 kg/hm~2和K_2O 92 kg/hm~2时,防风根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当1 a生、2 a生防风分别施用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24 kg/hm~2和K_2O 92 kg/hm~2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钾肥对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均有显著影响。最适于防风有效成分积累的磷肥量为P_2O_5 124 kg/hm~2。一定范围内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防风生长,有利于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积累。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在田间氮素补至一致条件下,即每公顷含氮量为72 kg时,1 a生、2 a生防风肥料施用量分别为P_2O_5 124 kg/hm~2和K_2O 46 kg/hm~2、P_2O_5 124 kg/hm~2和K_2O 92 kg/hm~2,可获得成本低、优质高产防风,对于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园林苗木育苗质量,试验以1年生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复合肥和烘干鸡粪作为肥源,按照施氮水平相同原则(施氮量为75 g/m3),设置6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粗根直径、根体积和细根数分别增加28.39%、53.70%、5.60%、20.00%、17.06%,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5.51%、42.3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幼苗抗逆能力。施肥有助于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能力,并以T3处理(复合肥和烘干鸡粪比例为1∶1)效果最佳,可在樟子松幼苗培养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的水肥适宜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河西灌区酿酒葡萄节水控肥技术,以5年生酿酒葡萄‘Merlot’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水量与施肥量对酿酒葡萄修剪量、产量、灌水生产力和肥料偏生产率的影响。以常规大水漫灌撒施化肥为对照(CK),采用灌水和施肥二因素裂区试验,3个滴灌灌水量水平为2 400 m~3/hm~2(WL)、3 600 m~3/hm~2 (WM)、4 800 m~3/hm~2(WH),3个施肥量(N-P_2O_5-K_2O)水平分别为870 kg/hm~2(FH)、580 kg/hm~2(FM)、290 kg/hm~2(FL)。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量化滴灌酿酒葡萄的适宜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水肥投入量显著影响酿酒葡萄的生长与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修剪量呈上升趋势。中水中肥(WMF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酿酒葡萄果实的百粒质量、产量,提高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继续增加灌水量与施肥量(WHFH)降低了百粒质量,且产量未显著增加,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显著下降。与CK相比,WMFM处理能节水59.73%,节肥42.00%,增产31.29%。根据建立的滴灌水肥投入量与酿酒葡萄产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滴灌酿酒葡萄适宜的灌水量为4 127.00 m~3/hm~2,氮、磷、钾肥适宜的施用量分别为240.50、216.45、240.50 kg/hm~2,此模式可作为当地酿酒葡萄滴灌节水、控肥的最优水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测了无机肥(磷和钾)对苗圃内培养的印度黄檀生长和结瘤的影响。播种前,磷和钾肥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与营养匮乏的自然林土壤混合,然后混合土再补以粪肥(混合土:粪肥=3:1)。出苗后60天时记录植株结瘤状况(结瘤数、形状、鲜重、干重和颜色)和植株生长参数(枝条和根长及鲜重和干重、直径)。与对照相比,补充肥料的土壤显著地改变了植株生长和结瘤状况(P<0.05)。植株结瘤的数目、鲜重和干重均在磷钾施肥量为 160kg/hm2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 0.05g和0.07g。不同比例的补肥处理改变了结瘤形状和颜色,同时显著地影响了枝条和根长、直径、鲜重和干重等生长参数。研究揭示:苗圃内生长的黄檀,在贫瘠的自然林土壤中施以160kg/hm2磷钾肥并混以粪肥(混合土:粪肥=3:1)可使植株生长和结瘤的形成达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美国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鸡粪、猪粪、复合肥为肥料,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5kg/株对美国山核桃树高、地径和一级枝条长度和粗度增长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鸡粪5kg/株和鸡粪2.5kg/株+猪粪2.5kg/株2个处理,对照处理效果最差。各处理对枝下高、嫁接口径粗和一级分枝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后土层氮素残留量及第2年酿酒葡萄萌芽期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300 kg N/hm~2)和中氮(240 kg N/hm~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低氮(180 kg N/hm~2)处理显著增产28.6%和24.1%;2015年收获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65.1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增加了94.6%和53.8%;2016年萌芽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82.2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平均增加了76.0%和41.5%。10 cm与30 cm施肥深度相比,酿酒葡萄产量、2015年收获期和2016年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合理分析了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条件下土层氮素残留情况,为地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的笋材产量与不施肥区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4种肥料3a累计平均净增产鲜竹材6603.3kg/hm^2、鲜竹笋544kg/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年均净增产竹材7.7kg、鲜笋0.64kg。最佳施肥配方为A2B1C2D3,即每公顷施菜子饼1125kg,N肥150kg,P肥56.3kg,K肥75kg。其影响次序为A>C>D>B。使用这个配方竹林生产力量高,其中年均产竹材21.96t/hm^2、竹笋1.65t/hm^2,收入1.0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科学施肥模式,缓解园林绿地土壤肥力的退化,以油松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园林废弃物、化肥和腐熟鸡粪对园林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pH,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电导率(EC值)变化不显著。以穴施腐熟鸡粪效果最佳,在0~30 cm土层中,穴施鸡粪的土壤容重降低了9.56%,pH降低了4.93%。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6.25%、36.66%、12.03%和14.92%,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可以用于园林绿地建设和土壤的培肥。  相似文献   

13.
陇川县1997年引种种植白魔芋33.3hm2,病害严重发生,收获量仅2.56t/hm2。1999年进行了白魔芋种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以足量腐熟农家肥为底肥的施肥措施能显著降低田间发病率和提高球茎产量,其中施腐熟农家肥1 000kg、普钙33.4kg、尿素5kg、磷酸二氢钾0.5kg/667m2作底肥的H处理,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可降低发病率50%以上,提高产量420%以上,推算产量可达12t/hm2。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5.
对中亚热带黄红壤上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龄林的需肥规律、不同施肥配比对杉木径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施肥配比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肥效最显著,单施N2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40.9m3/hm2;磷肥肥效较明显.单施P2O5400kg/hm2,可增加蓄积量31.0m3/hm2;而单施钾肥肥效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明显低于N,NP,PK和NPK肥,尤以处理N2P2K,即每hm2施200kgN,200kgP2O5,200kgK2O为最优,可增加蓄积49.1m3/hm2.以经济效益而论,较好施肥方案为N1(即施肥量为100kgN/hm2),N2(200kgN/hm2),N1p1(100kgN/hm2.100kgP2O5/hm2),N1K(100kgN/hm2,200kgK2O/hm2)和P1K(100kgP2O5/hm2,200kgK2O/hm2),其内部收益率达15%以上.沟施与撤施肥效差异不大.合理的施肥方案可提高杉木大、中径材比例.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采用鸡粪300 g.株-1+桉树专用肥、复合肥、尿素+复合肥、红四方等4组肥料,各设4种施肥量,共16个施肥处理进行桉树3229家系幼林施肥试验,以灰色决策分析理论选择桉树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以施鸡粪300 g.株-1+桉树专用肥100 g.株-1对促进桉树幼林生长效果最好,且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从四川省中江县引进丹参种苗和种根扦插试验134 m2。经过整地、移栽、除草追肥、除花薹、排灌水等田间管理,共产干根42 kg,单位面积产量可达210 kg/667 m2,引种研究获得成功;2010年种根栽植1.33hm2,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