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分析了长沙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植被景观特点与存在不足,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公园植被景观改造思路及措施。在构建“五彩斑斓”的森林植被基质的基础上,营造特色鲜明的植被景观与高效经济植被斑块,沿湖、沿路打造景观廊道,全面提升公园森林植被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浙江七百秧城市森林公园植被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抚育改造、补植改造、人工造林等阔叶林发展措施与手段,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使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0.0%提高到80.9%。植被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明显丰富,森林景观的四季景象富于变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安全稳定,森林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显著提高。最后对植物规格选择与后期植物管理也作了相关说明与建议,为其它同类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规划和山体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4.
千岛湖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景观生态学及林相改造的相关理论,对千岛湖森林的原生植被、林地类型、目的阔叶树种丰缺度和立地质量等4要素进行了调查,以地带性顶级群落及进展演替中期的森林植被类型为目标景观林分,提出了林相改造11种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认为,福建东狮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质量差,林相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群落结构简单,使得生态效益差,稳定性差,景观效果不佳。藉此,提出森林景观改造的目标与原则,分析皆伐重造、疏伐改造、补植套种、封育管护、特殊改造等5种森林景观改造模式要点及运用对象,并对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森林循环演替、森林特殊的生境、边缘效应、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森林景观格局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林窗干扰作用,并讨论了林窗理论在山地型城市森林建设中森林动态管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和林相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青云山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建设规范要求,综合考虑青云山风景区景观资源特点、森林植物景观现状及其地带性植被类型等因素,以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改造措施和优化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合平  徐刚标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4):163-165,188
分析漓江流域森林植被的景观生态问题,探讨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的技术和途径,包括源头森林植被景观、农田森林景观和河岸森林景观可能的规划措施和方法,指出地带性植被景观的恢复是漓江流域风景区的森林恢复唯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森林植被是森林植物的总称。它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森林植被是森林景观的主体。当前,森林旅游行业方兴未艾,探讨森林植被景观资源的分类和调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森林植被景观的分类 森林植被景观分类是在植物分类的基础上概括植物、生态、生境、景观价值等诸项因子的综合分类方法,其基本依据是植被的“生活型”。因为“生活型”同时反映了物种、生态、生境多因子,而且形成稳定的视觉景观。下面我们列表说明:  相似文献   

10.
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调查,对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丰富,特色植被景观类型多样,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古树名木内涵丰富,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存在着森林景观较为单调、行道树缺乏等问题,风景旅游区内的部分森林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要重视景区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强植被恢复和改造,注重牡丹景观资源的保护,营建观光农业带,发展观光农业,正确处理农田耕种与植被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登山旅游者自行开发的"野道"对城市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以南京紫金山为例,探讨登山"野道"对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林下土壤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优先、生态优先、体验导向的登山道规划原则,并从景观功能分区、充分考虑连接度和环度、阻隔"野道"、加强"官道"管理等方面对登山道的设计和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云南石林风景名胜保护区景观植被。在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理论指导下,将本区景观植被划分为2个类型,3个亚型,15个群系和21个亚群系,绘制了景观植被分布图。在上述基础上得出本区森林总覆盖率47.96%,景观植被覆盖率95.68%。并分景区景点计算出各分项覆盖率,分析了本区景观植被分布的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结合景观规划的概念,对森林景观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可以协调森林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功能.同时森林景观生态规划使得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尺度上的决策,而是在景观、区域尺度上的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软件可以为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森林景观色彩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森林景观中,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森林景观的美主要是以视觉美的形式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色彩规划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文中在对国内外森林景观色彩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森林景观色彩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秦岭火地塘林区1958年、1988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分析比较该林区3个时期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探讨人为干扰对林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高强度的外界干扰,增加了该地区的景观多样性和丰富度;干扰形成的次生森林景观比原生森林景观类型数增多,同时引起部分景观类型的消长变化;森林采伐后林区景观分维数降低,斑块形状变得规则,但随着植被的恢复,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逐渐复杂,景观的异质性增加。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外界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以及森林自主恢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景观异质性分析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着手分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其本质是对森林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促进,是森林经营学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具有充分利用异质时空,提高森林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增强系统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从而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ndscape ecolog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in recent decades and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from resource managers and scientists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Reviews of landscape ec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whereas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receive relatively fewer review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advance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and then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forest park designs, urban greenspace plan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eco-hydrology. Finally, the probl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such as inadequate synthesis and integration, lack of basic research o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basic data shortage and model usage problem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suggest a future direc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楠溪江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初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楠溪江风景区景观资源特点、森林植物景观现状及其地带性植被类型因素,提出楠溪江流域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分源头区块、中下游区块、村镇(四旁)区块和恢复人文景观及地方特色森林景观4块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