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啶虫脒防治危害杨树的膜肩网蝽,施药后第3天虫口减退率达85.5%,第12天虫口减退率达到99.1%,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应用抑太保防治马尾松毛虫4-5龄幼虫,24h后害虫开始死亡,第4天达到死亡高峰,第1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平均达84%以上;防治药剂费用3.0元/hm^2,具有见效快、防治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2005-2009年利用4种药剂对3种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地防治3种害虫。其中20%克百威、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使红松大蚜的虫口减退率高达96%以上;施药后3d虫口减退率均达100%。1.2%苦参碱、10%吡虫啉和20%克百威的0.1%药液对红松枝缝球蚜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以上。10%吡虫啉1%药液防治红木蠹象成虫,防治效果71%。  相似文献   

4.
为在黄褐天幕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生产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开展好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以公路绿化林内山桃上发生的黄褐天幕毛虫为试验防治对象,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 000倍液、8 000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倍液、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和1%苦参碱水剂1 500倍液等4种生物农药,研究了4种生物农药对3龄前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施药1 d后即效果显著,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虽然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但施药7 d后除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虫口减退率未达到90%以外,其他3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施药10 d后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全部高于高效氯氰菊酯,且均在90%以上,其中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苜核·苏云菌悬浮剂2种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超过95%,防治效果高出高效氯氰菊酯近7个百分点。除虫口减退率较高,生物农药对天敌影响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和最佳防治龄期,开展了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在120 m L/hm~2和150 m L/hm~2用药剂量下,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 d分别为96.5%和100%;3龄幼虫施药后4 d分别为97.5%和99.0%;4龄和5龄幼虫施药后6 d分别为77.8%、83.1%和99.8%、77.9%,施药后7 d均达100%;施药后8 d投放5龄幼虫,7 d后虫口减退率仍在80%左右。在90 m L/hm~2用药剂量下,施药后7 d,仅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达到100%,3龄幼虫虫口减退率为68.6%,4龄和5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只有40%左右。航空喷雾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为120~150 m L/hm~2,持效期可达15 d,最佳防治龄期为2~3龄。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春尺蠖,首先通过对墨玉县春尺蠖发生期进行监测,在掌握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的基础上,在墨玉县胡杨林内进行了飞机防治试验。经虫情调查,从4月13日开始二龄幼虫数量逐渐增加,14日二龄幼虫占总虫口数的58%,为最佳防治时期;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春尺蠖,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98.4%,平均为93.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高效、快速、稳定、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药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桉树害虫油桐尺蛾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桉树害虫油桐尺蛾幼虫进行林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剂生物药剂0.6%阿维菌素水剂4 000倍液、16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97%;使用混合化学药剂A3B3C3、A2B2C3和A1B3C3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4%以上;使用混合生物药剂a1b1c2、a1b3c3和a1b1c1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0%~96%;使用烟雾剂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37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2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125 kg喷雾防治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8.
油桐尺蠖危害桉树用灭幼脲Ⅲ号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桐尺蠖是近年来发现危害桉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大面积发生时,整片桉树叶子被吃光,林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为了控制害虫发生,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本试验采用新一代仿生农药灭细幼脲Ⅲ号作为防治试验药剂。从小区套笼试验,到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油桐尺蠖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采用500-1000倍液防治四以下幼虫,施药后24小时可中毒,一周内可达到死亡高峰,二周内减退率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9.
树干涂抹法防治枣龟蜡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吡虫啉微乳剂、10%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原液3种高效农药,树干涂抹防治枣龟蜡蚧。结果显示:药剂稀释1倍效果最好,树干涂抹吡虫啉药后20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乙酰甲胺磷药后13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阿维菌素在药后20d虫口减退率为86.3%,表明乙酰甲胺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3种药剂防治白杨透翅蛾初孵幼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350g·L-1吡虫啉悬浮剂、30%甲维毒死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3种药剂,每种药剂设2个浓度梯度,喷洒树干对白杨透翅蛾低龄幼虫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0d,6种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3个药剂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7.29%。350g·L-1吡虫啉悬浮剂500倍液、30%甲维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可用于白杨透翅蛾低龄幼虫防治。  相似文献   

11.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是昆山地区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及混剂进行田间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9.03%,与毒死蜱等体积混合的吡虫啉溶液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2.54%,这2种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药剂和用药方式对中华松梢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进行防治试验,施药15 d后比较虫口减退率。方差分析:不同防治地点对防治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各种药剂处理间差异显著,40%杀扑磷1 000、2 000、3 000倍液超低容量弥雾弥雾和氯胺磷30%乳油1倍液打孔注药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因此采用40%杀扑磷超低容量弥雾是大面积防治中华松梢蚧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直升机喷药防治天然胡杨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春尺蠖;使用直升机喷洒森得保可湿性粉剂和1.2%苦参碱·烟碱乳油两种生物杀虫剂,防治面积合计300hm2;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0%,使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9.57%,结果表明:直升机防治胡杨林春尺蠖效果显著,两种杀虫剂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飞行作业参数为,每架次作业面积66.67hm2,每秒作业面积0.12hm2,每架次作业时间546.47s,每秒喷洒量366g,每小时飞行5架次,每架直升机每天飞防面积2666.67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林果害虫涂抹剂1次用药达到防治枣树虫害的效果,采用林果涂抹剂、20%吡虫啉微乳剂、30%乙酰甲胺磷喷施进行了枣树主要食叶害虫枣尺蠖、龟蜡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枣尺蠖涂抹林果涂抹剂10d后虫口减退率为96.9%,叶面喷施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吡虫啉微乳剂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8.6%和97.8%;防治枣龟蜡蚧涂抹林果涂抹剂20d后虫口减退率为98.8%,喷施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其虫口减退率仅为12.3%和3.4%。  相似文献   

15.
利用40%氧乐果乳油、10%吡虫啉水乳剂、40%毒死蜱乳油、40%杀扑磷乳油对危害杨树的膜肩网蝽进行树干打孔注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乐果防效最好,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6%,防效达97.58%;10 d虫口减退率99.04%,防效达99.16%,明显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16.
2017—2018年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采用人工和航空施用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药效试验,同时进行药剂适口性和人工最佳施药量筛选试验。结果显示:野外施药后6 d,高原鼠兔对药剂消耗率为91.10%;人工施药后10 d,试验地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62.81%~86.79%,校正捕获率减退率为67.40%~83.16%;航空施药后10 d,试验地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为56.38%;未发现非靶标动物中毒死亡。高原鼠兔对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适口性良好,在门源地区人工防治高原鼠兔洞口施药量以10~15 g为宜。  相似文献   

17.
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放蜂后3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为65.56%,优于其他处理。将该肿腿蜂再次按5种放蜂比例直接释放在林间,在放蜂后30,45,60天分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8∶1放蜂比例的处理,在第6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97%,效果最佳。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合在新疆防治苹小吉丁,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飞机喷施森得保可湿性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配比Bt 阿维菌素 DPCPV 混合制剂与森得保可湿性粉剂进行飞机喷施防治马尾松毛虫对比试验,施药后1,3,10,30 d 后调查虫口减退率,30 d后各种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7%以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施药后1~10 d森得保试剂的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常用的Bt 阿维菌素 CPV混合制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开展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NPV)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分别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mL~(-1)悬浮剂、10亿PIB·g~(-1)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对美国白蛾一代和二代幼虫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在防治一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10亿PIB·mL~(-1)MbNPV悬浮剂250倍液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最好,虫口减退率最高,11 d时均达到100%。在防治二代美国白蛾的试验中,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试验药剂MbNPV,而两种试验药剂MbNPV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油桐鹰尺蠖Biston suppressaria (Guenée) 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桉树林分中大 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菌株生长与产孢 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高效防治该虫的生物资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 绿僵菌菌株间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显著,MaZPTR-01 菌株15 d 的菌落直径为6.5 cm,显著较其它 菌株大;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培养15 d 产孢量最高,分别为1.33×108 孢子· cm-2 和1.28×108 孢 子· cm-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僵虫率均较其它菌株高,接种后15 d 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 94.5%、92.7%,僵虫率分别为75%、61.7%;这2 个菌株的致死中时(LT50)显著比其它菌株短,分别为 4.34 和4.52 d。绿僵菌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性 状,可作为该虫的生物防治资源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