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选用9份鲜食糯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出36份杂交组合,对所获得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及产量与其主要产量性状的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从36个糯玉米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得出,3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杂交组合W6×W9产量最高,为9 738.15 kg/hm~2,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9.50%,另外2个组合为W8×W9、W4×W6,均比对照京科糯2000增产7.25%;通过回归与通径分析可知,穗行数对糯玉米鲜食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百粒重、出籽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略小于穗行数,说明要想选育较高产量糯玉米杂交种,重点是强化对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者拟分析Ga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并进行评价.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3个经遗传改良的Ga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与8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Ga糯玉米自交系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其中,CM32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杂优利用潜力.Ga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利用,有助于糯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6个Lancaster自交系PH4CV及其改良系为母本,5个其它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对PH4CV及其改良系进行遗传研究。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30个杂交组合总平均优势84.45%,平均优势范围41.49%-134.73%,其中杂种优势最强组合为T-3×PH5AD,为134.73%,杂种优势最弱的组合为T-2×Mo17,为41.49%。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母本中T-3、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为7.26,T-5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低,为-9.80;父本中PH5AD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为7.10,PHB1M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最低,为-6.21。30个杂交组合中共有18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T-5×PHB1M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8.71,T-5×S122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小,为-9.24。分析表明PH4CV及其改良系一般配合力较高,易于组配出单株产量较高的杂交种。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不仅受遗传引起还会由环境引起。  相似文献   

4.
以药剂诱导孤雌生殖获得8个稳定自交系和沈玉21父母本为材料,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组配的16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03009、04066、104089是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高产组合103009/沈玉21♀、104066/沈玉21♀、103009/沈玉21♂等6个。研究表明,利用药剂诱导孤雌生殖育种技术可以快速选育出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优异的自交系,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6个玉米自交系,按照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15个组合,并对它们的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部性状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和配合力的估算,结果表明,自交系鲁原92和478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表现为综合性状较好,用它们作亲本组配杂交种,易得到较广泛的优势;而齐319和178自交系在穗重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高,用它们作亲本会出现穗重突出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597-1599
以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为母本,以穗部性状差异比较大的30个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F1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出籽率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分析08H67-2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以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为亲本组配杂交种时,其对杂交种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从大到小为:穗粗产量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了解其遗传特性,可为有目的地利用该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和以其为基础材料选育新的自交系提供依据,以提高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四川省常用的10个骨干自交系的育种潜势,为未来改良与利用这些骨干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10个骨干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714、RP125以及R08具有较高单株产量GCA,育种利用价值较大;具有较高单株产量SCA的组合分别是714×723、R08×723、CD30F×RP125,可以运用上述组配方式进行自交系改良与杂交种组配。结论和讨论: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玉米育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导自交系改良、构建杂优模式与组配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瓜叶绿素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中国南瓜的9个自交系及其组配的1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丙酮浸泡法提取叶绿素,对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方差、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南瓜自交系闻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南瓜自交系467-1、112-2、042-1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而杂交组合360-3×042-1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和明显的超中和超亲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改良玉米Suwan和Tuxpeno种质,并为早代测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法,以Suwan-Lancaster、Tuxpeno-Reid改良系及测验种等14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组配成49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组合鉴定研究玉米自交系产量与穗长、百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两大类群改良系间产量特殊配合力较大,相互杂交能够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两改良系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占总体基因型方差比例均大于60%。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4个玉米自交系49个[7(个)×7(个)]杂交组合的收获期含水量、株高、穗长、产量等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A5和B2两个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优,可以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A5、B5、B4等自交系收获期含水量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较大,可以组配收获期含水量低的适宜机收籽粒的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期含水量、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在后代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早代选择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为高效创制高产甜玉米自交系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TD01~TD20)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T2)]进行杂交组配,采用完全随机组设计对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进行田间试验,以SW1011和Fancy 111为对照品种。测定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利用Line×Tester模型在AGD-R软件中进行中亲优势度(Hm)、杂种优势度(Hb)和一般配合力(GCA)分析。【结果】紫色种皮由父本遗传,在40个杂交组合中占优势,所有测定的性状表现为中亲优势和杂种优势。大多数亲本系鲜穗收获期的Hm、Hb和GCA表现为负值,说明这些亲本系具有组配早熟杂交种的潜力。除收获期和穗粗外,其余调查性状表现出多个显性效应,证明了非加性遗传效应的重要性。具有较高GCA的杂交组合为TH05(T1×TD05)、TH31(T2×TD11)、TH20(T1×TD20)、TH33(T2×TD13)、TH34(T2×TD14)、TH16(T1×TD16)、TH08(T1×TD08)和TH25(T2×TD05)。【结论】紫色甜玉米与黄色甜玉米自交系或白色甜玉米自交系杂交,紫色性状具有显性效应,筛选出的8个品质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可作为培育越南商品化紫甜玉米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刘正  李雪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25-7927
[目的]为筛选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供试品种的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正向和负向效应。穗长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NS226〉HAS-2〉鲁1056〉EGM-1〉系1523〉硒4455,穗粗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EGM-1〉KS4455〉HA8-2〉NS226〉鲁1056〉系1523,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EGM-1〉鲁1056〉NS226〉HA8-2〉系1523〉KS4455,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为:HA8-2〉EGM-1〉系1523〉鲁1056〉NS226〉K54455。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变异范围分别为:-2.040~1.968、-0.268~0.406、-4.158~3.933和-19.2~59.9。杂交组合NS226×HA8-2、KS4455×EGM-1、系1523×HAS-2的产量分别为7740、7398和7602kg/hm^2。[结论]不同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不同性状的配合力不同。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更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对其品质、南方锈病发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10个被测系的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T2的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南方锈病病情等级、穗位系数、株高、穗位高和品质GCA效应最优,其在春播中分别为7.93、10.55、10.56、11.82、-33.37、-13.51、24.45、4.82和2.92,在秋播中分别为21.75、24.21、10.56、11.82、-23.36、-9.39、14.19、3.23和2.17,各性状在春播和秋播中均表现相对稳定,利用该自交系配制优质、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他自交系不同性状GCA效应表现各异;杂交组合W150×T2的每穗粒重、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和品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在春播中分别排名第1、2和4位,在秋播中分别排名第1、7和1位,杂交组合BN2RH×T2春播分别排第6、3和1位,秋播时分别排名第4、1和4位.[结论]被测系T2在品质、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均表现较优,具有较高的育种潜力,其他被测系需根据本地的生态特性和育种目标进行遗传改良;W150×T2和BN2RH×T2为苗头组合,表现出高产、优质和抗南方锈病的特点,可进一步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解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良自交系,开展育种潜力评价.[方法]测定120份甜、糯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花期、株高、穗位高)、产量性状(鲜苞穗重、鲜穗重、鲜粒重等)及品质性状(皮渣率、糖度、粗蛋白、粗淀粉、脂肪含量等).选择产量、糖度、皮渣率最优的前50%自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为糯玉米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8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布在玉米全基因组上的71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150对SSR引物中有71对在糯玉米自交系中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11个数目不等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为0.249~0.876;糯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2,均值为0.178,4个自交系可划分为8个组别;玉米10个连锁群上71个SSR位点的2 485个组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共检测出21个SSR座位与10个产量、农艺性状显著相关。[结论]该试验阐明了所选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为有目的的组配糯玉米杂交种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个自选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其玉米籽粒产量等9个数量性状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忻831、忻662、忻923、忻915的利用价值较高,可能成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出籽率、行粒数可以早代选择;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产量、秃尖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4个玉米自交系作为父本、5个玉米自交系作为母本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合P5xP8、P4xP9、P2xP7种子活力和配合力好,可进一步鉴定;组合P3xP8、P3xP7、P4xP6、P2~P8种子活力及配合力相对较好,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广8优165’和‘宜优673’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双亲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比较试验。研究发现,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易裂颖品种的裂颖率,利于在遭遇不利天气时择机抢收和规避机械混杂,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增加制种效益。研究证明,赶粉结束后提前割除父本可提升种子质量,增产又增收,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8个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4的要求,配成28个单交组合进行试验。分析了产量、穗长、穗粗等6个主要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自交系(素1×吉840)2222,8112,M丹1512的穗部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表现较优的组合是8112×M丹1522,云143×M丹1522,云1-7×M丹1512等。通过变量分析,用(素1×吉840)2222,云147,云1-2和云1-7组配有望获得高产组合,用M丹1512 ,M丹1522有望获得大穗组合。  相似文献   

20.
用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完全双利杂交的36个组合对玉米自交系结实性和籽粒产量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交系结实性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_1的结实性与其亲本系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08)。自交系籽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F_1的籽粒产量与亲本系结实性呈正相关(r=0.534),但未达显著水平。F_1的籽粒产量与结实性的相关也不显著(r=0.0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