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讨论了长沙市城乡交错带五种典型林分类型(枫香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纯林)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地均属于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缺乏。五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一桤木混交林〉樟树林〉枫香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2.
基于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内梅罗(Nemoro)综合指数法,讨论了长沙市城乡交错带五种典型林分类型(枫香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纯林)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各林分林地均为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中等,有效钾含量缺乏.五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樟树林>枫香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较好的造林模式,以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类型幼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中各树种生长量存在差异,其中混交林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在4种林分类型中生长最好;混交林在绝大多数林分土壤物理性质方面与杉木纯林存在显著差异,各混交林之间土壤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保持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最好,其次为杉木、栾树、麻栎混交林,再次为杉木、栾树、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Excel软件及SPSS软件对侧柏黄荆混交林、侧柏纯林及黄荆纯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蓄水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及土壤侵蚀模数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物理性状指标及土壤蓄水性能指标不同,差异性显著,且不同林分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蓄水性能的改良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侧柏黄荆混交林黄荆纯林侧柏纯林。2)不同林分下的土壤渗透速度及渗透系数不同,差异性显著,且土壤渗透速度与土壤容重呈现显著性负相关,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性正相关,且不同林分对土壤渗透性能的改良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侧柏黄荆混交林黄荆纯林侧柏纯林。3)不同林分下的土壤侵蚀模数不同差异性显著,且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渗透速度呈现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下的土壤侵蚀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侧柏黄荆混交林黄荆纯林侧柏纯林。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沿海基岩质海岸防护林主要林分类型土壤抗冲性和理化性质进行测定,6种林分类型各土层抗冲指数都高于无林地,对于同一林分类型而言,0~20 cm土层的抗冲性指数均高于>20~40 cm土层,差距在1.30~0.07;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抗冲指数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显著相关,与土壤总空隙度成极显著相关,并建立了土壤抗冲指数与这3个因子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抗冲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可分为4类,北江荛花檵木混交林为抗冲性能最强类,化香纯林为抗冲性能较强类,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湿地松纯林、枫香纯林归为抗冲性能一般类,无林地为土壤渗透性较弱类。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颗粒组成、微团聚体含量、分散系数、孔隙组成、容重、通气度、土壤持水量、贮水量、排水能力等指标,研究杉木枫香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以枫香纯林最好,混交林以杉木枫香为2:1、3:1较好,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杉木闽粤栲混交林林分的总持水量、土壤渗透速度、林分地表抗冲刷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这些说明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截持雨水,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和侵蚀,增强土壤抗蚀性,提高水文效益,从而提高林分的固土保水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湘西女儿寨流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结构特征研究和健康评价的结果表明:荒草灌丛容重最高,人工林土壤容重高于天然林及混交林;对土壤孔隙状况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林分类型优于荒草灌丛类型,天然林优于人工林,0~20 cm土层优于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以油桐人工林、杜仲人工林最高,马尾松天然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其次,而润楠次生林、荒草灌丛、杉木人工林较低;各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值大小排序为:毛竹杉木混交林>马尾松天然林>荒草灌丛、润楠次生林>杜仲人工林>油桐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土壤结构健康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结构以荒草灌丛最差,油桐人工林最好,其余类型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女儿寨流域及我国类似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怀化市鹤城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1块20 m×20 m标准地,进行树种组成结构分析,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开展直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地内乔木层阔叶树以檫木、枫香、木荷为主,针叶树以杉木、马尾松、柏木为主。林木总蓄积量比重值位于前5位的树种是:杉木、枫香、马尾松、楠木、檫木,分别占总蓄积量的18.52%、18.36%、18.13%、12.88%、12.70%。(2)林分直径结构分析表明,树木直径分布曲线均呈不规则单山峰状曲线,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反映直径分布,并进行x2检验,效果比较理想。(3)各标准地林分的混交度均值都大于0.7,各优势树种的平均混交度比较高,按从大到小排序为马尾松杉木木荷檫木苦槠白栎枫香楠木柏木。  相似文献   

12.
枫香人工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对7年生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级立地枫香的生长明显好于Ⅲ、Ⅳ级地;不同坡位、坡向对枫香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枫香的生长量大小依次是下坡>中坡>上坡,阴坡>半阴坡>阳坡;枫香适宜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混交林生长量均大于杉木、马尾松纯林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中,典型区营林10–20年的人工混交林有纯林化、衰败退化的演化趋势。本文以长江上游地区川中丘陵的人工林典型土壤为例,并以长江上游未受人为不良干扰的贡嘎山天然林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人工林退化的土壤结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结果表明:人工林土壤结构质量远不如天然林土壤。指出长江上游人工林土壤结构质量的退化,是人工林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工林土壤结构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缺乏保护和科学管理。主要防治对策是:封禁生态修复和采取恢复枯枝落叶层、施有机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20a生杉木、桤木混交林丰产效果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桤木自然保存率低于杉木;杉木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材积分别大于桤木4.44和28.1。混交林下生物量是纯林的2.41倍,且植被种类、覆盖率及高度都显著大于纯林。混交林提高了土壤的透水和透气性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杉木、桤木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有明显的差异,两树种混交对利用自然阳光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相似文献   

16.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土壤有机质碳和腐殖质碳的变化进行研究表明: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碳和腐殖质碳的储量,0~20 cm土层增加的幅度大于20~40 cm土层。从腐殖质的组成来看,混交林土壤无论是胡敏酸、富啡酸还是土壤腐殖化度都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胡敏酸与富啡酸比值(HA/FA)也大于纯林。从而表明了混交林土壤腐殖物质的品质变佳,土壤熟化度增大,土壤供肥保肥的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东江流域阔叶混交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枫香 樟树、楠木 尖叶杜英、椆木 海南红豆、格木 海南红豆、火力楠 阴香、樟树 马占相思、枫香 米者排 降香黄檀等阔叶混交幼林林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林2年后不同混交林地的pH值均有所下降,而土壤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有效P含量呈现增长趋势;全P、全K和有效K含量在一些混交林地增加,在另一些混交林地下降。大多数混交林对P和K的需求量大,造成土壤全P和K含量的减少,需要施P肥和K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机质与全N、有效N、有效P,全N与有效N,全K与有效K均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在马尾松残次林下套种红锥、米老排、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7个乡土阔叶树种,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5年后林分已近郁闭,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以套种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混交林的土壤渗透系数、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水分入渗和涵养水源效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系数和含水量比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31.8%~45.1%和40.2%~55.1%;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降低6.1%~8.9%,总孔隙度提高5.3%-7.8%,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6.6%~20.8%、9.5%-11.5%和12.7%~15.2%;总体而言,以套种枫香、红锥和南酸枣的生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In proces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ypical region of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the mixed plantations at the ages of 10-20 present a trend to be pure forests and degeneration. Soil samples including stratified soil and total soil were taken from 4 typical profiles in the mixed plantation ofAlnus cremastogyne and Cupressus funebris in Yanting County in central Sichuan, China. Soil indices of the plant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atural forest in Gongga Mountain in the same reg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tructural quality of soil in plan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atural forests. The degradation of structural quality of soil in plantation was one of key factors for plantation degeneration, The degradation causes of structural quality of soil were analyzed. Aanthtopogenic disturbance and absence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re the main reason for degradation of structural quality of soil in plantation.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e.g. foresl reservation,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litter horizon rebuilding as well as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quality of soil in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20.
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同林龄楠木+杉木、鹅掌楸+杉木混交林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造林9年后,鹅掌楸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楠木,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差异不大,但胸径和材积显著小于纯林;2种混交林的经济产出均高于纯林,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