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杀菌剂防治香蕉黑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验药剂30%爱苗乳油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荆800倍液和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效果较好,在叶片和果实上的防效均达70%以上.30%爱苗乳油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两处理的防效在80%以上;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在70%以下.生产上防治香蕉黑星病时,选用上述药剂进行轮换喷雾并结合套袋保果技术,可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土壤消毒剂,采用含药培养基法测定了棉隆、1,3-二氯丙烯、异硫氰酸烯丙酯、环氧丙烷、戊二醛、三氯异氰尿酸和氯溴异氰尿酸7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ce race 4,简称Foc4)的室内毒力,且研究了抑菌作用最强的2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菌在土壤中消长动态的影响和香蕉苗的盆栽防病效果。结果表明,7种土壤消毒剂对Foc 4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且抑菌率随各土壤消毒剂浓度降低而减小。其中,在200μg/mL时,戊二醛和棉隆对Foc4菌和100%,EC50分别为52.50μg/mL和66.15μg/mL。在香蕉枯萎病菌土壤消长动态中,戊二醛的抑菌作用比棉隆更显著,土壤含菌量消减更快;当土壤含菌量达到稳定后,戊二醛处理的土壤含菌量为0.020×106CFU/g土,而棉隆处理的土壤含菌量为0.024×106CFU/g土。在盆栽防效方面,每株香蕉苗灌注40 mL浓度为2 000μg/mL的戊二醛时,防效最佳,达89.91%;而每株香蕉苗灌注20 mL浓度为500μg/mL的棉隆时,防效为79.41%。首次筛选出戊二醛作为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香蕉炭疽病是香蕉果实存储和长途运输过程中造成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用450 g/L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结果表明19 d后,450 g/L咪鲜胺水乳剂900倍液、1350倍液、1800倍液防效分别为69.2%、63.9%、52.3%,对照药剂45%施保克水乳剂1350倍液防效为63.6%,均比空白对照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嘧菌酯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性的新型杀菌剂25%嘧菌酯悬浮剂,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与应用技术进行探讨。2004~2005年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效果优良,该药剂833倍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39%和85.1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1500倍的防效。25%嘧菌酯悬浮剂使用上推荐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施药浓度为1250~833倍,每隔10 d喷药1次,连喷3次,最好能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异菌脲悬浮剂(有效浓度255g/L)对香蕉冠腐病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发现:2000、1500和1000mg/L异菌脲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mg/L;在药剂处理8d(果实开始发病)时,最高防效可达96.39%;在药剂处理20d(药剂处理果实处于口食阶段)时,最高防效可达89.69%,明显降低了贮运期间香蕉冠腐病的发病率。经处理的蕉果外观美,风味好,值得在香蕉贮运保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适宜药剂,选用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氟环唑悬浮剂共4种杀菌剂,运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开展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处理防效最好,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为84.54%;其次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3.37%;250 g/L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1.65%;50%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防效最差,为71.35%。由此说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雾法测定不同剂量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开展香蕉黑星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剂量的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药后7d的防效为64.84%~76.28%;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高浓度和中浓度的防效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低浓度的防效与对照药剂无差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高、中浓度处理基本能控制香蕉黑星病的发生,在发病较重时候可以使用高浓度处理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效,试验药剂可以在香蕉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0-2011年进行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1000~2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3次施药后l0d防效为75.25%~87.43%,其1 000倍液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微乳剂l 500倍的防效,其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1 500倍处理相近,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新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使用浓度为100001 500倍.  相似文献   

9.
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24%腈苯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田间使用24%睛苯唑悬浮剂800~1200倍液的防效与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因此推荐24%腈苯唑悬浮剂作为备选药剂与其他防治药剂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推荐剂量为24%腈苯唑悬浮剂960-1200倍.  相似文献   

10.
6种杀菌剂对香蕉采后炭疽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东  陈雪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67-8568
[目的]测定6种杀菌剂对香蕉炭疽菌的抑制率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香蕉炭疽菌的平板抑制率;同时配制终浓度为5、10、50、100、200mg/L施保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在PSA平板中,施保克、施保功对香蕉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可达到100%,好生灵的抑制效果最差。施保功浓度梯度防治效果检验中,施保功浓度为200mg/L时,防治效果就可达到100%。[结论]施保功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使用浓度为100-200mg/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型诱导剂丁二醇诱导匍匐翦股颖对褐斑病(Rhizoctonia solani)的抗病性.结果表明:50~150μmol/L丁二醇均对匍匐翦股颖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100μmol/L丁二醇处理的诱导效果最好,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3.33降至31.33,发病率由100%下降到43.33%,防治效果高达75%,且与农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茎叶中提取其挥发性次生物质,测定了香菜提取物在室内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香菜提取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拒食作用增加,药后72 h,香菜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拒食作用在稀释倍数为50、100、200、400倍时,拒食率均达到100.0%,稀释800倍时对菜青虫拒食作用相对较弱,拒食率为66.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lage鄄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0.05~0.7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0.3mmol/LBTH为最佳处理浓度,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d以上。BTH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系统性。BTH对炭疽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思茅松树皮为原料,以亚硫酸为降度试剂,探讨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降度试剂用量等对思茅松原花青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降度试剂用量均对花青素提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阊100min,料液比1:10,亚硫酸用量22%,共提取3次;在该提取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7.52%,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为3.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锦灯笼的快繁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锦灯笼茎尖为外植体,NAA浓度分别为0.1、0.3、0.5mg/L,研究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AA对锦灯笼诱导成活率的影响不同,以处理③(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成活率达93.3%;其次为处理②(Ms+NAA0.3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诱导率为63.3%;处理①(Ms+NAA0.1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的诱导率最低,仅43.3%。[结论]处理③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药用植物展毛野牡丹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得出展毛野牡丹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分生芽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NAA 0.05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中附加IBA0.5 mg.L-1,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绿藻低聚糖生物杀菌剂Ⅱ及4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各供试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与小麦增产均有一定作用,其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佳,达到80.69%;生物杀菌剂中5%绿藻低聚糖Ⅱ(400倍,中剂量)的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到57.98%;5%绿藻低聚糖生物杀菌剂Ⅱ(300倍,高剂量)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到达7 057.04 kg/hm~2,增产率19.24%。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对日本薯蓣进行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HgCl2消毒8 min效果最好,茎段成活率达88%;在MS培养基中,0.5 mg/L 6-BA和1.5 mg/L NAA配合使用时日本薯蓣茎尖的成活率高达100%且生长状况良好;MS+1.5 mg/L6-BA+0.5 mg/LNAA对茎段芽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MS+2.0mg/L KT+0.02 mg/L NAA可很好地诱导生根和促进生长,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85.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