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1、化学防治若虫高峰期选喷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25%蛛八蚧乳油800~1000倍液,或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25%蚧杀800倍液混用,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控制武安市辖区内部分林区油松大蚜危害,设置了12组不同配比的药液和1个空白树对照,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45%毒死蜱乳油600~1 000倍液+20%吡虫啉3 000倍液喷布+2袋国光施它活营养液或者用(5%啶虫脒+35%毒死蜱)300~500倍液+2袋国光施它活营养液输液防治效果好;用50%乐果乳油5~10倍液+2袋国光施它活营养液输液防治效果较好,其他试验方法处理结果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黄璞 《现代农业科技》2015,(6):122-123,130
选用4种化学药剂对樟脊冠网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5%吡虫啉乳油要优于1.2%苦烟乳油,且喷雾施药方式优于喷烟施药方式。综合经济与生态因素,以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拉缘蝽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缘蝽是危害卵叶小蜡的主要害虫之一,拉缘蝽在福建1a发生2代,世代重叠 以成虫在卵叶小蜡上越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1代的4、5龄若虫、成虫和第2代1龄若虫共同为害,是为害高峰期 防治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90%敌百虫晶体、20%杀灭菊酯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且4种农药对拉缘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农药混合试验表明,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90%敌百虫晶体以1∶1000倍液混合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尾号为1378的用户问:梨树枝上有很多蚧虫,危害处有红色圆斑,皮层暴裂,甚至枯死,该怎么办?专家解答:发生梨圆蚧后要采取以下方法防治。①药剂防治。在开始产仔的6~7天开始喷药,可选择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1000~2000倍液,6天后再喷1次。②生物防治。利用该虫的天敌红点唇瓢  相似文献   

6.
5种杀虫剂防治双季槐桑白蚧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双季槐桑白蚧的理想常规农药,选用5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10种浓度处理对双季槐桑白蚧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对双季槐桑白蚧的防效相对最高,为92.2%;其次,3%苯氧威乳油(1 000倍液)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 000倍液)防效较好,分别为88.5%、88.4%;当地常用药剂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只有68.9%,明显低于上述药剂。这就表明选择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5 000倍液和3%苯氧威乳油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双季槐桑白蚧,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柳圆叶甲主要以成虫、幼虫为害杨、柳、榛等叶片,常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是延边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下的落叶层下或土缝内越冬,幼虫共5龄,在植物生长季节里,该虫各虫态同时存在,成虫、幼虫均危害。对该虫的防治可在秋季至来年春季,清除林内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或在幼虫低龄期,可用40%氧乐果乳油600倍液、2.5%敌杀死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对其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编读互动     
正来电来涵广西读者(手机号:133xxxx5836)来电咨询:我们当地种有大量的桉树,请问桉树主要有哪些虫害?该如何防治?答:桉树虫害和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白裙赭夜蛾。主要危害柠檬桉,春、夏季干旱节常诱发此虫大发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稀释5000~10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稀释5000~10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稀释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150克敌杀死原液与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生物学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毒蛾(Orgyia antiquae)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危害白刺的害虫,该虫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共有6个龄期。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平均为5 d左右,蛹期平均为12 d,成虫寿命约6 d,完成1代约50 d。幼虫期防治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蝴蝶兰蚧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的药剂配方、防治时期和防治周期。试验结果表明:亩旺特500倍+阿立卡1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无药害,虫口死亡率和防治效果均达到100%;其次是氧乐果,平均防效达到97%。为了避免单一药剂对蚧壳虫产生抗性,建议每10~15d选用阿立卡、亩旺特、氧乐果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火棘上黑刺粉虱室内外观察研究发现,黑刺粉虱在河南新乡1年发生4代,以若虫、伪蛹在寄主叶片背面越冬。该虫主要危害火棘叶片,受害严重时诱发霉烟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40%氧化乐果EC、啶虫杀+增效剂、20%灭多威EC对其防效均在87%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用40%氧化乐果乳油、45%马拉硫磷乳油、2.5%天王星乳油3种药剂喷雾防治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fraxinus Tang.)雌成虫。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和2.5%天王星500~2000倍液防治白蜡绵粉蚧雌成虫,其防效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3.
25%高氯·辛微乳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0 0倍液防治菜青虫 ,药后 7d防效达 94 %以上。与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相当 ,优于常规农药辛硫磷。  相似文献   

14.
15.
四种药剂防治枣树截形叶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是新疆枣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选用20;双甲脒乳油、40;战红乳油、40;毒死蜱乳油、10;三乐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每种药剂设3个浓度,对枣树截形叶螨进行防治试验,5 d后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12种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均达到91;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选用20;双甲脒乳油2 000倍液、40;战红乳油2 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 500倍液、10;三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枣树红蜘蛛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1.2万hm2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Motschulsky)的危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每年有3次以上的高峰期分别为4~5、7~8月和10月、12月至翌年3月为发生、危害的最低期;东部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最重,其次是西部及中南部;海拔高度和气候与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危害率、危害指数越低,雨热同季、高温高湿比较有利于种群繁殖与发生危害。防治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杀虫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5%的马拉硫磷(跳丙)乳油1 000倍较好,在抽蕾初期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后期则效果降低或无效。  相似文献   

17.
蓟马是大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明确大蒜田蓟马的发生规律并筛选高效药剂,本文对不同播期大蒜葱蓟马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评价几种常用药剂对大蒜田蓟马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蓟马在秋播大蒜田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0月下旬至11上旬和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春播大蒜田仅有一个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葱蓟马的毒性最高,LC50为0.3512 mg/L,甲维盐、阿维菌素和啶虫脒毒性次之,螺虫乙酯对葱蓟马的毒性最低,LC50为17.2876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甲维盐乳油对大蒜田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乙基多杀菌素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佳。因此推荐大蒜田蓟马发生盛期,采用地上喷雾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和1%甲维盐乳油1000倍能够达到对蓟马较好的防治效果,并适时与新烟碱药剂混用以避免害虫抗药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寒地稻区几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防效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寒地稻区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挑选适合防治稻瘟病的药剂;选用40%富士一号乳油、25%使百克乳油、三碘水剂、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杀菌成可溶性粉剂、水稻瘟毒净六种药剂,采用室内稻瘟病菌生长抑制法和田间防效相结合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0%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800倍,25%使百克乳油1200倍、800倍,50%杀菌成可溶性粉剂1200倍、600倍,水稻瘟毒净1500倍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稻瘟病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药效试验,40%富士一号乳油防效为56.1%;70.4%,25%使百克乳油防效为38.7%;48.1%;因此40%富士一号乳油和25%使百克乳油是防治稻瘟病可供选择的良好药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谷几种药剂喷雾、灌根防治苹果绵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苹果绵蚜的高效低毒无公害药剂,有效控制苹果绵蚜.[方法]选择七种药剂采用田间灌根、喷雾方法对苹果绵蚜 Ribosome lanigerum (Hausmann)进行防治试验.[结果]40; 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2.4;阿巴丁乳油10 000倍液和3.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田间喷雾15 d后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96.16;和80;.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液春季灌根防效达95;和91;.[结论]比较春季和秋季两次灌根时间,以春季灌根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调查、防治试验和灾害控制,明确了该虫在北京市成灾的主要原因有4点,即吸浆虫是外来入侵的新害虫,生活、为害隐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和防治不及时。筛选出防治吸浆虫地下虫态和成虫的最佳药剂,每公顷施48%毒死蜱EC3L、或40%辛硫磷EC5.25L,制成毒土,于小麦拔节期撒施,防治效果达77.1%以上;用10%吡虫啉WP300g,或4.5%高效氯氰菊酯EC600ml,或10%吡虫啉WP150g加80%敌敌畏EC750ml,或40%氧化乐果EC1.5L,于小麦70%抽穗时喷施,对防治吸浆虫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在85%~94.3%之间。通过4年的实践,提出吸浆虫新发区的控害措施,①即做好宣传培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②确定防治对策,抓好三个结合,③开展集中管理,统一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