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硝酸钾用量对早熟禾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促进黑龙江大庆地区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健壮生长的施肥方式,比较了施用KNO3复合肥0(对照)、116.50、138.20、161.30kg/hm2后早熟禾在不同时期的鲜重、含水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早熟禾鲜重随着KNO3施用量增加而增加,161.30kg/hm2处理整个试验期间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植株含水量6、10月份116.50~161.30kg/hm2处理高于对照,7、8月161.30kg/hm2显著高于对照;整个试验期间,161.30kg/hm2处理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161.30kg/hm2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早熟禾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培法对镉(Cd)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叶片细胞膜损伤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0 mg/L相对低浓度Cd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b比值则持续升高;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持平或略高于对照。在120 mg/L相对高浓度Cd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对照比,于处理后7 d出现大幅度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于7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释放规律的影响,采用称量控水法对迷迭香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设置轻度、中度、重度干旱水平、复水和对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迷迭香VOCs释放总量减少,但种类增加;轻度、中度、重度处理VOCs总量分别是对照的99.6%,69.4%,43.2%。迷迭香VOCs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6.0%以上;各干旱处理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对照比分别增加了14.4%,17.01%,23.7%,其中单萜类相对含量呈增加显著;干旱胁迫明显诱导C6绿叶性挥发物和醛类化合物的释放。复水处理萜烯类百分含量和单萜类百分含量比重度处理稍有下降,仍显著高于对照、轻度和中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甲醇、甲醛和甲酸3种C1化合物对植物生理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这3种C1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分别用5 mmol· L-1甲醇、甲醛、甲酸溶液均匀喷洒于温室条件下盆栽培养的拟南芥叶片上,以喷蒸馏水的植物为对照,每周喷1次,4周后分析施用这3种C1化合物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促进拟南芥生长,而甲醛和甲酸抑制其生长,甲醛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甲醇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花青素含量但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醛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甲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但大幅度降低了叶绿素b含量从而使叶绿素a/b的比值比对照高2倍;3种C1化合物处理都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含量,甲醇处理尤为明显,只有甲醛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H2O2及羰基化蛋白质含量,产生氧化胁迫.对基因表达谱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被甲醇诱导,而甲醛抑制它们的表达但诱导很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甲酸对大多数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这没有显著影响;3种C1化合物对大多数C1代谢相关基因没有显著影响,但都抑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顶花板凳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叶绿素含量以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板凳果在低温处理后,叶片卷曲,颜色呈深绿色。随着低温的持续,板凳果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S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低温处理96 h时,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钙离子浓度在处理48 h时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b含量为较大特征向量,系数分别为0.991,0.985,0.983,0.967,0.956和0.907,其与顶花板凳果抗寒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以烟用烤房内生产豌豆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对豌豆苗长、重量积累、色素含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提高豌豆苗长、鲜重和干重、色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蓝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a、V_C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红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b、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蓝红混合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V_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喷水频度下,蓝光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苗长及显著增加豌豆苗茎叶鲜重、总鲜重、总干重。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叶片中不同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蓝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红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蓝红混合光照处理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蓝光照射处理V_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高于红光照射。豌豆苗中色素总量与V_C含量、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豌豆苗生产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改善豌豆苗生长发育状况和达到提升豌豆苗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法,以加入锌(10 mg/L)的营养液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0.05、0.1、0.2、0.5 mg/L)钼对锌处理下茴香植株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对锌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锌处理后,随钼浓度增加,茴香植株株高均显著降低,地上部及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各处理的根冠比差异均不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呈增加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再增加趋势,以0.1 mg/L钼浓度最低,显著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丙二醛相反,POD活性有逐渐升高趋势,而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钼处理的全氮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以0.1 mg/L钼浓度处理最低,均显著低于对照.锌处理后,随钼浓度增加,茴香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锌含量均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且锌主要累积在地下部.地上部锌含量以0.1 mg/L钼浓度最低,显著低于对照;地下部锌含量以0.5 mg/L钼浓度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因此,增加钼浓度对锌处理下茴香植株株高有抑制作用,0.1 mg/L钼浓度处理能显著提高茴香植株的生物量累积;锌处理后,适量的钼处理能显著降低茴香地上部对锌的吸收累积,显著提高茴香地下部对锌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8.
阿特拉津胁迫对菖蒲的生理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阿特拉津对菖蒲的毒性效应,本文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阿特拉津浓度和培养时间在抑菌和不抑菌条件下对菖蒲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丙二醛含量(MDA)、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抑菌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叶绿素a/b值无显著变化;MD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培养第5周,≤2 mg·L~(-1)处理的MDA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SOD和POD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和处理浓度增加均无显著变化;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0.5 mg·L~(-1)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 mg·L~(-1)处理培养1~4周显著低于对照,第5周时恢复至对照水平。抑菌条件下,培养第1周叶绿素含量和Fv/Fm均显著低于不抑菌处理,培养4~5周时,≥1 mg·L~(-1)处理Fv/Fm亦显著低于不抑菌处理;整个试验期间≥2 mg·L~(-1)处理Fv/Fm均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可见,菖蒲对阿特拉津胁迫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水培系统中的微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特拉津胁迫对菖蒲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遮光(遮光率64.75%、86.87%分别记为一层处理、两层处理)对10个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番茄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一层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与对照相比变化不一致;两层处理变化规律一致,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与对照相比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遮光处理后,番茄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干物质含量降低,并且随着遮光程度的加大,二者的降低幅度加大,可溶性糖含量、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10、20、50、100g/L的丁草胺和莠去津处理细砂,以喷清水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种子的发芽率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药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用10、50、100、150、200mg/L丁草胺和莠去津喷施3叶期的西葫芦幼苗,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和莠去津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用100mg/L丁草胺和莠去津喷施西葫芦幼苗,2~10d后发现,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了4种处理下桉树释放的挥发物组成和相对含量,以及萜烯类化合物时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桉树植株释放出的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诱导后,桉树挥发物的种类与健康植株相比较有显著的增加,且相对含量有明显变化。虫害与机械损伤处理诱导释放出的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但与喷施茉莉酸甲酯处理的相比较,有10种挥发物是相同的,且相对含量基本相近。不同诱导处理后,大部分萜烯类化合物在诱导后1-3 d大量释放,5-7 d后释放量逐渐减少。由此可见,不同诱导方式对桉树释放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萜烯类化合物的时序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影响平菇家庭栽培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学生宿舍角落和阳台空地,在平菇发菌期与出菇期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持湿度,以“四季龙和灰美2号”2个平菇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2个不同配方的栽培料袋栽培,比较各保湿措施下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测定各处理下出菇的鲜重、干重,计算含水量及生物学效率,筛选最佳的平菇家庭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发菌期在菌袋报纸封口处喷水并覆盖薄膜可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湿度,料袋封口方式以套环报纸封口其菌丝生长情况好,出菇整齐;出菇期采用菌袋顶部套袋喷水的方式可有效解决空气相对湿度不足的问题;处理4(灰美2号+配方二)的平菇鲜重产量为0.154kg,显著高于处理2(四季龙+配方二)和处理1(四季龙+配方一),与处理3(灰美2号+配方一)无显著差异;干重最高的是处理3为0.018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1、2、4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其中处理4的含水量最高为90.91%;二茬菇的鲜重、干重及含水量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处理2的鲜重和干重均最高;处理1和处理3的干重、鲜重及含水量相同;总生物学效率最高的是处理4为93.60%,与处理2、3无显著差异,处理1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平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2004、2005年在四川凉山烟科所通过盆栽试验,用遮阳网在烟草不同生育期(生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营造不同的光照强度(自然光、减弱50%光强和减弱75%光强),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弱光胁迫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增加了株高、节距和叶面积,降低了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和干鲜比,增加了叶片平衡含水率和含梗率,降低了叶片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叶片密度,增加了叶片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的来看,每个生育期弱光胁迫对烟草的生长和品质都会有很大影响,在生育中后期弱光胁迫的影响要比在生育前期的影响要大,且弱光胁迫程度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营养液更换频率对水培小白菜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栽培过程中监测营养液的pH 值以及EC 值变化情况研究营养液的3 种更换频率,10 d,F10, 20 d,F20,30 d,F30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10 相比F20,F30 处理在叶片数、株高及叶绿素含 量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和干重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维生素C 的含量升高硝酸盐的含量 显著降低,且F30 处理好于F20 处理生产上选择30 d更换1次营养液,不降低小白菜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永川烟草的田间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结果]各处理农艺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时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以16 500和18 180株/hm2密度处理较高,不同处理均表现为打顶期旺长期成熟期。22 725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差,18 180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高。[结论]总体比较,以种植密度18 180株/hm2较适宜烤烟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盆栽模式下,岩棉材料及其不同埋设方式对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和植物栽培的实用效果。  方法  以番茄Lycopersicone sculentum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植根下部埋设块状岩棉(BR)、环根周埋设片状岩棉(FR)和埋设惰性不吸水材料(ck) 3个处理,模拟水分胁迫下的植株生长;监测土表下5 cm处土壤含水量、番茄生育期内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  结果  等量灌水条件下,土壤容积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BR、FR、ck,岩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同一生长期内岩棉处理(BR和FR)番茄株高、地茎、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根长和干质量等指标均高于ck;不同岩棉埋设方式对同期植物的生长指标影响不显著,结果末期BR处理根长显著高于FR处理(P<0.05),同期番茄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和相对含水量等从大到小依次为BR、FR、ck,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ck、FR、BR。  结论  岩棉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盆栽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缓解水分胁迫对盆栽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不利影响,其中植根下部埋设块状岩棉(BR)对缓解水分胁迫、促进植物根系定植效果更佳。图3表1参31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浓度对茴香植株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氮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氮含量为标准1N,设计1/8N、1/4N、1/2N、1N和2N处理,研究不同氮浓度对茴香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茴香株高、分枝数、花序数、节数、地上部鲜重、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和单株精油产量等指标均表现为先不断增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并且最高值均为1N处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茴香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和色素含量呈不断增高趋势,全碳含量、可溶性糖、C/N比、精油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彼此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含量和蛋白氮含量与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碳氮比彼此呈极显著负相关;精油含量与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单株精油产量分别与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精油共鉴定出23种成分,不同氮浓度处理的茴香精油成分种类没有差别,但其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油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为63.89%-79.28%,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为5.65%-18.28%,第三主要成分莳萝芹菜脑相对含量2.26%-12.61%。【结论】不同氮浓度不但影响茴香的生长发育,还影响茴香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的含量、产量和成分组成比例;适宜的氮浓度(1N)可以实现茴香初生代谢产物累积(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精油产量)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原生百里香(Thymus vulgaris)、柠檬金边百里香(Thymus citriodorus)和阔叶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茎叶精油的含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介于1.50~4.82 mL·kg?1之间,其中,以阔叶百里香的精油含油率最高。在这3种精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23种萜烯类,13种醇类,7种酯类,4种酚类,3种酮类,5种烷烃类,2种醚类,2种醛类。在原生百里香和阔叶百里香的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35种化合物,其中,百里香酚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7.45%和40.17%),归类为百里香酚型;柠檬金边百里香精油含有29种化合物,其中,顺式香叶醇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6.01%),归类为香叶醇型,具有浓郁的柠檬香气。不同种百里香精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可为泉州地区百里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花椒窄吉丁寄主植物花椒健康株与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无论是花椒健康株还是受害株,各部位的挥发物组分都存在差异,总体以萜烯类化合物居多,其中以反式-β-罗勒烯、石竹烯、α-罗勒烯、荜澄茄油烯、α-蒎烯、律草烯、月桂烯、β-蒎烯、枞油烯为主;健康株与受害株挥发物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健康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分别鉴定出56种、51种、38种组分,共75种物质;受害株叶片、嫩枝和韧皮部挥发物分别鉴定出36种、49种、38种组分,共92种物质;乙酸芳樟酯在受害株各部位都有发现,可巴烯只发现在受害株嫩枝和韧皮部中,这2种物质未在健康株中发现;桧烯在受害株叶片和嫩枝中的含量较健康株有所上升,律草烯则有所下降,石竹烯在受害株各部位的含量较健康株下降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花椒窄吉丁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